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朱棣和紫禁城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紫禁城作爲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無疑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北京紫禁城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佔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自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落成之後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的朝廷辦公地點和皇室生活起居之所見證了自明成祖朱棣到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24代帝王的興衰榮辱。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北京中軸線正位於紫禁城正中位置,在中軸線上按“前朝後寢”的古制佈置着帝王發號施令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辛亥革命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例》:溥儀及其皇室宗親仍得以居住在紫禁城內。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驅逐出宮。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改稱故宮並對外開放。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2張

1961年國務院頒佈故宮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如今北京故宮與俄羅斯克裏姆林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並稱世界五大宮殿。紫禁城工程從永樂四年動工到永樂十八年竣工前後修築了14年。在此期間一共徵用了23萬工匠、上百萬的民夫以及大量士兵投入到營建工程中。朱棣爲什麼要傾盡財力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呢?當然我們可以說皇帝需要與自己的地位相匹配的宮殿。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3張

就是咱們平民百姓還想把自己住房弄得大點漂亮點,何況皇帝修建宮殿還不只是單純爲了個人享受,更重要的是體現自己的政治權威,因爲只有把宮殿建得富麗堂皇才能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然而朱棣並不是明朝的開國皇帝,那麼他爲什麼還要花大力氣營建北京紫禁城如此浩大的工程呢?直接用他老爸留下的宮殿不好嗎?問題恰恰就在於他用不上他爹留下的宮殿。早在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已下令在南京營建宮殿建築,到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南京城的宮殿建築工程基本完工。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4張

這一歷時26年的工程比朱棣所營建的北京紫禁城更爲浩大:朱元璋所營建南京故宮佔地面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羣,被稱爲“世界第一宮殿”。南京故宮的地面積超過了今天我們看到的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如果保存至今的話南京故宮纔是世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羣。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於元末羣雄並起之時從自己的老家淮西一步步發展壯大,南京附近的州縣是其取天下的基本盤,因此在當時以此地作爲揮師北伐的後方基地不失爲明智之舉。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5張

然而當公元1368年徐達奉朱元璋之命驅逐了元順帝后南京就不再適合作爲一個泱泱大國的都城了。在此之前南京還從沒成爲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定都於此的都是偏安江南的短命王朝。這時從西北的嘉峪關到關東的白山黑水都成爲了大明王朝的疆土,如果明朝選擇定都於此其實是對北方邊防極其不利的。看到這點的朱元璋很早就在考慮遷都一事。朱元璋理想中的都城是長安、洛陽,因爲他也希望將自己的大明王朝建設成比肩漢唐的盛世。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6張

然而當他派人實地考察了長安、洛陽的情況後發現:在經過一次次的戰亂後殘破的長安、洛陽已不再適合作爲一個大國的都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朱元璋留在了南京,但這終究只是一種權宜之計。朱元璋甚至一度想要遷都到自己的故鄉濠州鍾離:朱元璋稱帝后就把這裏升格爲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朱元璋派人回鄉重修祖墳,還在老家建起了富麗堂皇的宮殿。整個有明一代鳳陽都被定爲中都,然而這其實不過只是體現了朱元璋“富貴還鄉”理想而已,至於真要遷都鳳陽其實是不現實的。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7張

其實除了作爲漢唐故都的長安、洛陽之外朱元璋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元朝的大都(今天的北京)。事實上這時的北京其實比長安、洛陽更具有戰略價值。爲什麼自唐代以後再無朝代定都於長安、洛陽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隨着安史之亂後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使長安、洛陽日益衰敗。可既然經濟重心是往南遷移的,爲何不索性遷都江南呢?中國古代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如果定都於江南對北方邊防而言幾乎意味着毀滅性的災難。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8張

既然不能把都城建在江南,那就必然會出現政治軍事中心和經濟文化中心一北一南的格局。但偏偏建都又必須考慮經濟問題:至少得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京城龐大的人口吧,這時大運河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事實上宋以後歷朝歷代的都城無不建在運河邊,就是爲了方便轉運江南的糧草稅賦以便供養京師。換句話說自宋以後中國的都城由長安沿着運河線轉移到了今天的北京。然而運河沿線的城市何其多也,北京何以脫穎而出呢?這是由歷史的發展形勢所決定的。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9張

在唐代以前無論是武王伐紂、秦滅六國,還是劉邦以漢中爲根據地取得天下或是隋唐依靠關隴貴族集團統一中國,在數千年間關中一直是統治者的根本重地。然而從宋代開始以關中爲基礎進而東出一統天下的東西格局爲主基調的中國歷史轉變爲南北格局:南面的漢族政權面對的最大威脅是北部的遊牧民族,在這樣的格局之下位於渤海之濱、燕山之麓的北京的戰略地位日益突顯:趙宋因失去燕雲而偏安南方;遼、金因佔據此地而具有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10張

北京位於長城與運河交匯之處,同時又位於渤海之濱、燕山之麓。這種獨特的地緣形式使其成爲南方的農耕民族與北方的遊牧民族雙方爭奪的主戰場,從而使其戰略地位變得日益突出起來。不過在朱元璋的遷都備選名單中並不包括北京——這是因爲北京在此之前由遼、金、元三個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了四百餘年。在朱元璋及其政治班底看來:這是一塊高度胡化的土地。這時的北京已和中原文明出現了一些隔閡,加之戰亂的破壞還顯得有欠繁華富裕。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11張

以朱元璋爲核心的明朝開國集團多起自江淮一帶,北京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地域,定都於此多少感覺不踏實。朱元璋不考慮遷都北京,而長安、洛陽又不再適合建都,所以朱元璋只好暫時留在南京。朱元璋終其一生也沒能解決的遷都問題卻在他死後因爲明朝朱姓皇族內部的一場權力之爭而得以解決。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位由原太子朱標的嫡長子、朱元璋冊立的皇太孫朱允炆繼承。朱允炆剛一登基就意識到自己那幫年富力強又手握一方軍政大權的皇叔們壓根就沒瞧得上自己。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12張

在這種形勢下朱允炆和自己的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祕密商議削藩,這就加深了以朱允炆爲核心的明朝中央朝廷同地方藩王之間的矛盾。1399年七月朱棣設計擒殺了朱允炆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命令自己的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隨即以”清君側“爲名發起了靖難之役。1402年六月朱棣的大軍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戰火中不知所蹤。1402年7月17日朱棣在假意拒絕臣下連續多次的反覆勸進後宣佈即皇帝位。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13張

作爲燕王的朱棣在登基稱帝之前的封地就在當時被改稱北平的北京城。北平作爲朱棣的起家之地而經營多年,朱棣繼位後一直有心遷都於此。同時北平地處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過渡地帶一直是明朝的邊防重鎮,朱棣擔心若定都南京會使後世子孫沉迷於江南的繁華富庶而忘卻北方的邊防安全,從而不利於明朝的整體國防建設。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就下詔改北平爲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開始奉旨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正式營建北京宮殿。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皇室起居之地 朱棣當初爲何要修建紫禁城 第14張

永樂九年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修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陳瑄等開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廢的運河重新暢通。永樂十九年(1421年)改京師爲南京,北京爲京師。十二月北京郊廟宮殿完成。次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至此明朝完成了遷都北京的全部工作。朱棣在北京營建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北京故宮(當時稱紫禁城),與此同時還修建了天壇、太廟等如今的北京地標性建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