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密:明清兩朝紫禁城中皇宮警衛到底有多少?

解密:明清兩朝紫禁城中皇宮警衛到底有多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重兵把守,宮禁機構不容置疑

說到宮禁機構不能不說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軍事兼民政的組織形式,有滿、蒙、漢之分。清入關以後爲了穩定北京以治全國,又把八旗兵分爲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駐防八旗分駐全國各地,禁旅八旗(又叫京營八旗)駐紮京師。禁旅八旗又分爲郎衛和兵衛。

"郎衛",即皇帝的近身警衛,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等,其組成主要是滿、蒙八旗中選拔的精銳人員。充當領侍衛內大臣或御前大臣的都是皇帝從勳戚大臣中選拔出來的。侍衛中的御前侍衛是皇帝的貼身警衛,由御前大臣負責,人員是從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挑選出的才武出衆者,共有官兵約600人。另外還有藍翎侍衛、宗室侍衛數百人,以及從滿、蒙上三旗中挑選出來的侍衛親軍1400餘人。

"兵衛"是皇帝的衛戍部隊,包括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步軍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等,負責皇帝的宿衛、清蹕以及宮禁的傳籌和禁門的啓閉等事。兵衛由滿、蒙、漢八旗官兵組成,各營設統領、都統或總統大臣、管理大臣,其中的護軍營是紫禁城的主要守衛部隊,由統領掌管,職責是防守紫禁城各門、掌管門鑰、夜間巡邏傳籌、皇帝朝會筵宴的警護等,護軍都是從滿、蒙八旗中挑選年輕力壯、技藝嫺熟的兵丁,共約15000多人。在景運門還設值班大臣等3人總領宮廷門禁事務。

另外,在宮廷的禁衛組織中世代爲皇家奴僕、隸屬於內務府的包衣羣體,是一支深受皇帝信賴的特殊力量。其中包括三旗包衣護軍、驍騎、前鋒三營,共有官兵7000餘人,由內務府大臣管轄,主要職責是守衛宮門和稽查出入,宮內由其守衛的宮門共有12處。其他擔負宮廷禁衛任務的還有官兵人數達1800餘人的前鋒營;負責守衛京師和皇帝出巡扈從,掌管槍炮等火器共有官兵7800多人的火器營;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官兵人數多達10000餘名的神機營;還有掌管着京城九門鑰匙,負責紫禁城外整個京城的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輦轂(京城)"的步軍營(步軍統領衙門),統率着八旗步兵和京城綠營的馬、步兵共53000萬餘人。

解密:明清兩朝紫禁城中皇宮警衛到底有多少?

高薪養廉,警衛人員盡忠職守

紫禁城的警衛不但人數驚人、裝備精良,待遇也很優厚,就拿警衛軍官的級別來講就令"十年寒窗、九載熬油"的書生們瞠目。領侍衛內大臣武職正一品,職級與文職的內閣大學士相同,系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最高品級;八旗都統、步軍統領從一品,同於文職各部院尚書、大臣、御史銜;前鋒統領、八旗護軍統領等正二品,與文職的內務府總管和地方的總督同級;散秩大臣、副將都是從二品,跟文職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和地方的巡撫平級;一個宮廷三等侍衛也是正五品,相當於文職的中央各部院司長品級;就連城門吏也是正七品,一個金榜題名的外任進士也不過如此。而且,所有禁衛機構都對皇帝一人負責,不隸屬於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

不過有一點需要指出:在皇帝侍衛中,有一部分是通過科舉考試錄取的。例如光緒六年(1880)十月初四日有這樣一道上諭:"奉旨:殿試(武科)一甲第一名(武狀元)黃培鬆着授爲頭等侍衛;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着授爲二等侍衛……餘擬三等侍衛十五名,藍翎侍衛三十名。"但這種科班出身的侍衛畢竟人數很少,且是在後來纔出現的。

清代紫禁城不僅警衛陣容龐大,宮禁制度也非常之多,要求也非常嚴格,這些制度無疑對加強宮庭禁衛和皇帝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紫禁城的警衛值班制度當時叫"宿衛制度",是禁城一項重要的安全措施。它規定宮廷內外該值班的地方應由哪些人值班,各多少人,如何分值,由誰負責等等。乾清門是前殿後宮的分界點,與皇帝臨朝的乾清宮和起居的養心殿近在咫尺,在其左邊的景運門,設有專司警衛任務的值班大臣、司鑰長、主事、護軍校等值班人員共40人;與景運門遙相呼應、緊靠軍機處(中央最高權力機關)的隆宗門,有護軍官兵34人在此值守。此外,在禁城內各宮、各門、各庫、各隅都安排有數量不等的護軍官兵值守。城門內的蹬道、城門口的柵欄等處也有護軍把守,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都是重點值守的地方。禁城內上三旗侍衛被分爲六班,每班又分兩翼,日夜輪守;紫禁城外圍由下五旗護軍負責,每旗兩天,日夜守護。所有這些禁衛人員均由景運門值班統領負責管理和稽查。

門禁制度,預警、防範的第一關

相對於城牆及宮內的守衛而言,城門的守衛是一個薄弱環節,因爲宮內衣食日用、常朝事務、引見進貢、工程修繕等等都得通過門口這一關,這時門禁制度就顯得尤爲重要。一般王公大臣等在朝當班的官員按品級出入規定的宮門,並按其等第嚴格限制入宮時隨從僕役的人數,應走到宮裏的什麼地方停止。午門右掖門只有王公才能通行,午門左掖門准許在朝各衙門官吏通行。但不論是官員還是辦事人員凡從禁門通行者,均將本人姓名及所屬旗分、佐領及內管領的名字等造冊登記,送到景運門備案,還要在經由之門存放名冊備份,待有關人員通行時質查。宮內太監及工匠、雜役等憑腰牌出入。如有企圖混入以及私自領入者要交刑部議處,凡是名冊上沒有姓名或不帶腰牌者不準放行。在禁城四門設有紅杖兩棒,由護軍兩人手持紅杖坐於城門之下,親王以下官員從此經過均不用起立。若不報姓名擅自闖入,無論官民用棒撻之,再交刑部議處。

解密:明清兩朝紫禁城中皇宮警衛到底有多少? 第2張

禁城之門白日查驗就非常嚴格,晚上更是仔細。宮門每天晚上都必須按時關門上鎖,宮中設有值宿的司鑰長,應鎖的宮門到時由該門的護軍參領負責上鎖,然後派護軍校將鑰匙統一交到景運門司鑰長那兒,再由司鑰長率領護軍依次驗看扃(音jiōng jué,門上的鎖具),然後司鑰長還要將鑰匙複查一番,檢查完後統一裝進匣子裏再加鎖藏好,第二天天亮的時候由各門護軍校來司鑰長那兒領取鑰匙開啓大門。城垣的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的扃分別由隆宗門、蒼震門、啓祥門、吉祥門的護軍參領驗查,查驗完畢後同樣委派護軍校將門鑰送到司鑰長那兒收存,這就是禁城的門鑰制度。

如果在夜間城門關閉後有急要事務需要出宮門怎麼辦呢合符制度有明確規定:必須持有合符方可開門放行。合符,清書中載爲銅質(現存實物也見有木質的),外塗金色,分陰陽兩扇,裏側分別鑄有嚴絲合縫的陰陽文"聖旨"兩字,平時陽文一扇藏於大內並要裝匣上鎖,陰文一扇存放在景運、隆宗、東華、西華、神武門等處。如果夜間奉旨差遣或遇有緊急軍務急需出門者,必須從大內取出陽文一半到經由之門,由該門護軍統領、參領取出陰文一半兩者合對,驗證無誤纔可以放行並須在次日奏報皇帝。

欲瞭解宮廷禁衛,傳籌制度不可不知。"傳籌"就是夜間值班護軍之間相互傳遞籌棒,以督察各汛(哨卡)值班情況,又相互傳遞平安信息的一種禁衛措施,形式類似於今日競技體育中的接力賽。紫禁城傳籌有內、外之分。紫禁城內,五籌遞傳,每天晚上自景運門發籌,西行過乾清門,出隆宗門,往北過啓祥門,往西過凝華門,再往北過中正殿後門,又往北至西北隅,往東過順貞門、吉祥門至東北隅,往南過蒼震門至東南隅,往西仍至景運門,傳籌一週總共經由十二汛。紫禁城外圍每夜傳遞八籌,自闕左門起繞城一週再回闕左門止。這樣的嚴密、繁瑣的工序,是任憑小鳥也難飛進來的。

就是這樣一座居住了皇親國戚的宏大的紫禁城,在守城士兵的嚴密看守下,縱然是在他統治漸趨腐壞的末期,也從沒有真正的被攻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