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郭開在秦國和趙國之間起了怎樣的作用?他最後因何而死?

郭開在秦國和趙國之間起了怎樣的作用?他最後因何而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郭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趙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大強國,尤其是在趙武靈王變法,趙惠文王的勵精圖治之後,趙國成了唯一能正面對抗秦國的存在;秦國得“商鞅變法”? 之利,不僅綜合國力強大,而且還涌現出了一大批名將,除了白起和王翦這兩位家喻戶曉的絕世名將外,還有內史騰、王賁、李信、蒙恬等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名將。

那趙國呢?趙國在趙惠文王時期,任用賢臣治國,國力也是迅速上升,彌補了趙武靈王改革的弊端,而且還有廉頗、趙奢、樂乘、趙牧等名將,從陣容上來說,雖不如秦國,但也差不了多少了,進取不足但防守有餘,多次打敗秦國入侵,讓秦國損失慘重。雖然在趙孝成王時遭受長平之敗,損失了四十五萬精銳,但在之後的邯鄲之戰時,合諸侯之力,打敗秦國,讓秦軍損失二十餘萬,並順勢奪取了秦國大量土地。

郭開在秦國和趙國之間起了怎樣的作用?他最後因何而死?

可以說,這兩次戰役加起來,雙方打了個平手;雙方損失兵卒差不多,趙國折損了大量軍官,尤其是中低層軍官,而秦國丟失了大量領土,唯有楚國、魏國、韓國等得利了。但趙國底蘊尚存,名將還有廉頗、樂乘和趙牧,所以秦國想滅掉趙國仍是不太可能。就算是秦國有王翦這麼一尊“戰神”,仍是力不足。

但秦國征伐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戰力無雙,智謀更是關鍵;秦國的“反間計”那是用的爐火純青,在“長平之戰”時,秦國就是用“反間計”,讓趙孝成王臨陣換帥,用趙括換掉了廉頗。所以秦國故技重施,用重金和高官厚祿收買了趙國寵臣郭開;這郭開在歷史上雖是個小人物,但在秦趙之間,卻是個關鍵人物。

爲何這麼說呢?因爲廉頗就是被他弄走的。廉頗一生戰功赫赫,雖不敵秦國,但在山東六國之中,也是罕逢敵手,在趙惠文王時期,就曾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廉頗班師回朝,官拜上卿(上卿爲當時高級爵位);在“長平之戰”後,廉頗更是用心作戰,爲趙國開疆拓土數十城。

郭開在秦國和趙國之間起了怎樣的作用?他最後因何而死? 第2張

但趙孝成王去世後,其子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廉頗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並不信任和重用他。趙國因爲多次被秦軍圍困,趙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再被趙國任用。

於是,趙悼襄王派遣使者去帶着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大梁去慰問廉頗,看廉頗還是否可用。廉頗的仇人郭開卻唯恐廉頗再得勢,暗中賄賂使者,讓他說廉頗的壞話。結果就是趙悼襄王認爲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也就沒再得到爲國報效的機會,最終在楚國的壽春抑鬱而終。

但陷害廉頗只是郭開的一個小功勞,他做的無非就是“推波助瀾”而已;郭開真正的“大功勞”是陷害李牧,李牧被後世譽爲“軍陣之神”,是趙國最後的“中流砥柱”,說他是以一己之力護趙國周全,那是毫不爲過,北御匈奴,西抵秦國,在與秦國的“肥之戰”和“番吾之戰”中,讓秦國損失慘重,連王翦都不敢和他對陣,可見李牧有多強。

結果又是這個郭開出馬,郭開在趙國邯鄲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爲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司馬尚則被廢棄不用。

郭開在秦國和趙國之間起了怎樣的作用?他最後因何而死? 第3張

李牧被殺後,王翦乘勢急攻,大敗趙軍,並順勢滅了趙國。那趙國滅亡後,郭開結局如何呢?秦始皇還是很講誠信的,拜郭開爲上卿,以表郭開對秦國的功勞;但郭開做了那麼多年趙國寵臣,而且還收了秦國那麼多賄賂,家財可不少,郭開捨不得,於是就準備回邯鄲,將家產盡數搬到咸陽來享福。

也不知道是郭開的家產過於豐厚,惹得盜賊眼紅,還是秦始皇派人假扮盜賊,更或者是趙國的愛國人士假扮盜賊,反正郭開就是在搬家途中,被盜賊所殺,全家都被屠戮;這或許就是賣國求榮之人的最終結局吧,古往今來,降臣還好,最多就是名聲不太好聽,但主動賣國求榮的,沒一個有好的下場;以古人爲鑑,千萬莫當賣國的小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