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長平之戰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秦國和趙國對賭國運之戰,誰能獲勝就有一統六國的可能。最後秦國戰勝了趙國,還坑殺趙國45萬大軍,此後再也沒有一個諸侯國能和秦國正面抗爭。爲什麼長平之戰開打後,其餘五國都選擇作壁上觀而不幫助趙國呢?當然秦國也不傻,秦昭襄王肯定會在和趙國開打以前,派出使者想方設法勸阻其他諸侯國不要插手。但天下局勢已經到了如此明朗的地步,秦國只要勝出最後遭殃的還是他們自己。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的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的一場關鍵之戰,秦國雖然慘勝,但是此戰過後秦國大勢已成,六國再無可與秦國抗衡者,秦國統一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不過有點奇怪的是,秦國商鞅變法後迅速崛起,其強悍的軍事實力令關東六國恐懼不安,於是六國合縱對抗秦國成爲常態,在長平之戰前六國曾進行過三次合縱攻秦之戰,雙方互有勝負,特別是前296年的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聯軍以齊國名將匡章爲主帥大敗秦軍攻入函谷關,狠狠的教訓過秦國一次。

可是此次的長平之戰從馮亭獻上黨開始到白起坑殺四十餘萬趙軍結束,歷時近三年,齊、楚、魏、韓、燕五國始終按兵不動,不要說出兵,甚至趙國向齊國借糧都被拒絕,那麼六國幾次合縱攻秦,爲何長平之戰卻作壁上觀,任由趙國孤軍奮戰?我們就此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第2張

第一,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五國樂見其成。歷史進入戰國後,除了韓國和燕國國力弱小之外,其餘魏、齊、秦、楚、趙五國都曾強勢一時:最先的霸主是魏國,魏國衰退後,齊秦楚三國爭霸;楚國衰退後齊秦兩強鼎立;五國伐齊後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趙國軍事實力大幅提升,成爲唯一在軍事上可以抗衡秦國的強國。

長平之戰前,趙國曾兩次在和秦國硬碰硬的大戰中擊敗近乎無敵的秦軍:一次是公元前269年的閼與之戰中趙奢大敗秦軍;另外一次是稍後的幾之戰中廉頗再一次大敗秦軍,趙國兩次大勝,其強悍的軍事實力令各國刮目相看。

對於其餘五國而言,秦國可怕,但是趙國也令人不可小覷,好不容易兩強有巔峯對決的大戰,不管誰勝誰負,總歸有一國會因此元氣大傷,而且勝的一方也絕不好過,所以五國樂得坐山觀虎鬥,正是這種心態使得五國對援助趙國持消極態度。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第3張

第二,秦國是縱橫捭闔的高手,趙國外交上敗於秦國之手。在趙孝成王中了秦國離間計臨陣換帥,以趙括替換下廉頗之前,因爲趙國初戰不利,所以趙國朝野上下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主張和秦國議和,另外一種是主張遊說魏國和楚國結盟共抗秦國,結果議和之舉佔據了上風

秦國對趙國來使高規格接待,這給列國造成了一個錯覺認爲雙方大戰打不起來,遲早會談判解決,原本在猶豫之間最可能援助趙國的魏、楚兩國也因此偃旗息鼓。

另外一方面,秦國在外交上頻頻出手,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比如原本三晉(韓趙魏)在很多時候都是共同進退的,但是韓國已經被秦國打怕了,至於魏國,秦國在保持軍事震懾的同時,也不忘拉攏和誘惑魏國,特別是提出割讓垣雍之地給魏國更是讓魏國很難拒絕。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第4張

垣雍是韓魏交界之地,原屬魏國後來歸於韓國,秦國從韓國手中租得此地;垣雍對魏國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因爲垣雍地勢高,所以如果引滎澤之水水淹魏國都城大梁那是輕而易舉之事;秦國提出如果魏國不和趙國結盟,則秦國可以割讓垣雍之地給魏國,也正因爲如此所以魏國雖然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但是仍然無法拒絕秦國的利誘,自然對和趙國結盟一事也就猶豫不決了。

趙國在外交上的失分是其孤軍奮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趙孝成王捨棄一些利益本來是有很大可能可以拉攏到魏國和楚國的,可惜卻偏偏選擇了和秦國議和,還被秦國借勢成功,此消彼長之下趙國就這樣被孤立了。

第三,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五國懼怕秦國兵鋒,生恐戰後遭到報復。長平之戰前,秦國除了在趙國手中吃了點虧,面對其餘五國卻是戰無不勝,尤其是名將白起幾乎打得五國聞之膽顫(趙括也一樣怕白起,趙王換上趙括前,趙括曾說如果是白起前來他沒把握取勝,但是如果是別人他就可以戰而勝之)。

秦國在和趙國開戰之初 其他各國爲什麼會坐觀虎鬥 第5張

韓國不必說了,被秦國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當時秦國大軍就在韓國境內,國家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哪還有餘力救援趙國!楚國呢?白起在鄢郢之戰中攻破楚國都城郢和別都鄢,並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楚國不得不遷都於陳,實力再一次一落千丈。

齊國在樂毅五國伐齊後雖然得以復國但實力早已一落千丈,而且趙國是伐齊的主力軍,齊國因此也對趙國有頗多怨恨,就連趙國糧草不濟向齊國借糧都被拒絕,齊國又豈會出兵救援趙國?至於燕國除了伐齊主動牽頭雄起了一把,其餘大多數時候從來都不是主角,既然其餘四國都不出兵,燕國肯定不會當這個出頭鳥。

所以六國雖然有過多次合作和幾次合縱攻秦,恰恰卻在最需要結盟的長平之戰中其餘五國選擇了作壁上觀,坐視趙國孤軍奮戰直至戰敗;其實當時秦國五六十萬大軍孤注一擲,只要魏國和楚國做出出兵的態勢並陳兵於邊界,秦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說各國的短視和當時的局勢使得趙國最終只能獨自面對秦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