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杜充:解散民兵掘開黃河,他幹過多少壞事?

杜充:解散民兵掘開黃河,他幹過多少壞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宗澤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1128年的7月,一個臨終的老人,悲憤地吟誦着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屬英雄淚滿襟!”掙扎着,連呼三聲“過河”!然後緩緩合上了不甘的雙眼。

他叫宗澤,東京留守宗澤,他死了,他死的太不甘心了!

北方,不遠的北方,尚有千萬大宋子民在等待王師,還百萬義軍在等待召喚,明明收復失地,並不困難,可偏偏,近在咫尺的黃河,就是過不去!

一切,都只因背後的趙官家,不許他過河。而這,或許就是英雄的無奈。

杜充:解散民兵掘開黃河,他幹過多少壞事?

一、宗澤的繼承者

但,無論又多麼不甘,屬於宗澤的時代都過去了,華麗、絢爛而悲壯的永遠謝幕了。

那麼,誰來接替宗澤,成爲新的東京留守呢?所有人都把目光投給了一個人——宗穎。他姓宗,他正是宗澤的兒子,而且他是真正的“將門虎子”。他的身份、他的威望,都直指新的東京留守。彼時,年輕的岳飛等人,都以爲會跟着小宗公子,建功立業、再創輝煌。

可惜,不久之後,趙官家的任命來了,宣佈了新的東京留守——杜充。這個杜充,我們必須給他下幾個定語:聽話的杜充、無能的杜充、懦弱的杜充、投機者杜充、叛徒杜充!

簡單看下他的履歷:他曾是北京大名府留守,而他在任時最“光輝”的業績,就是對從燕雲十六州逃難而來的所謂“敵國”人,大殺特殺,由此得到了一個杜“屠夫”的渾號!

就這麼個玩意兒,說出來的話卻非常的義正辭嚴,比如這句:“帥臣不得坐運帷幄,當以冒矢石爲事”,意思就是他不但“懂謀略”,而且還能“衝鋒陷陣”,這哪是杜充啊?這分明就是韓信再世。

可能是平時吹的牛皮太爆炸,而彼時剛剛繼位的宋高宗還是個政治白癡(當然,後來也好不太多),再加上奸相旺伯彥、黃潛善的運作,反正,在不願承認宗穎的前提下,他們派來了“聽話而能打”的杜充。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大概也就是這樣吧。

杜充:解散民兵掘開黃河,他幹過多少壞事? 第2張

二、破壞者杜充

好吧,宗澤死了,杜充來了,儘管他名聲很臭,但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突破!

可是,不久之後,他就再一次用行動告訴大家:他杜充只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破壞者。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民兵,當然這不僅是他的意思,也是“上面”的意思:趙官家很不喜歡這種實力龐大的民間力量。

但問題是,他們是宗澤召集起來的,當年的宗澤,正是以民族大義感召、收攏他們,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二話不說,就歸攏到了宗澤的麾下,數量多達百萬,這比女真總人口都多!利用好了這些人的力量,直搗黃龍都差不多!他們雖然不是你趙官家的嫡系,可他們是中華民族鐵骨錚錚的好兒女!

但是,杜充來了,他們就成了賊寇!而杜充對付賊寇的手段,就是——趕和殺。短短几個月時間,杜充就把聚集在東京城的義軍,排斥得一乾二淨,更切斷了對河北義軍的供應和聯繫,任由他們被金軍各個擊破。北京大名府和五馬山寨,全都在此時被攻佔。

可以這麼說,宗澤利用個人威望與民族感情,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抗金聯盟,被杜充幾下子就毀了!

論及這事,後人這麼感嘆:“宗澤在則盜可使爲兵,杜充用則兵皆爲盜矣”。這句評論夠狠了吧?是不是覺得這杜充已經惡貫滿盈、罪惡滔天了?

不,噁心事還在後面!

三、掘開黃河

杜充的“砍殺自己人”的賣力表演,不但後方的趙九弟叫好,連黃河北岸的金人都叫好!等到金人徹底掃蕩完了佔領區,徹底穩定了後方之後,女真騎兵又來了,他們的終極目標是——趙構,但首先要面對的,卻是東京。

此時的東京城早已不是兩年前百萬雄師囤聚的東京城了,此時的杜充,手下只有幾萬人,想用這點兵力防守東京城,杜充想都沒想過。

而此前,女真騎兵已經有了擄掠東京的經驗,他們這次再來,想當然的認爲是“故地重遊”。

不過女真人還是想錯了,當他們接近東京城的時候,沒體驗到熟悉的炮石弓箭,反而看到一條滾滾濁流,女真騎兵想到的是,打馬就跑,避開洪水。

面對女真騎兵,杜充腦子裏想到唯一的迎敵之策,就是掘開黃河!

黃河水,確實淹死了幾個來不及逃跑的鐵浮屠,可是決口下游的百姓卻遭了秧:

面對洶涌不盡的洪水,躲避不及的下游民衆,只能在絕望之中哀嚎。人間慘劇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一帶的百姓,直接淹死的就有20多萬,而飢寒交迫、瘟疫流行等原因,間接死亡的,數字高達百萬!無家可歸的難民則高達千萬!

杜充,把自己雙手沾染的血腥,又一次提升到了新高度!

而他的罪惡,遠不止如此!

四、黃河奪淮

這一次黃河決堤之後,滾滾洪流向東經過滑縣、濮陽、東明縣之間,再向東過鄄城、鉅野、嘉祥、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強奪淮河河道,注入大海。

對,你沒看錯,黃河改道了,它不光改道了,它還奪了淮河的河道!

那年月,黃河水量遠大於淮河,除了水量之外,還有黃河的泥沙量!巨量的泥沙,不斷堆高河道,甚至直接截斷了淮河的河道。這就意味着,淮河不光敵不過黃河,而且,它連與黃河共用河道都做不到!

無法東向入海的淮河,只能在兩淮流域遊蕩,如同失去家園的遊子……

可是,淮河河道,也無法容納黃河,黃河的水量和泥沙量,不久就破壞了淮河河道。

黃河、淮河,曾經養育中華兒女的兩條母親河,在北宋最繁華富饒的兩淮地區肆虐。兩淮盡澤國,生民爲魚鱉!

再後來,黃河與淮河之間的這條臨時通道一會兒通一會兒堵,最終徹底摧毀了人類經營千年修築的堤壩和水運交通網。

這裏曾經水源豐富、土壤肥沃,是宋帝國最重要的魚米之鄉,一年兩熟是常態,可此後,這裏卻成了荒涼死寂的黃泛區:土壤大面積鹽鹼化,貧瘠的土壤無法給作物供應養分,別說一年兩熟,三年兩熟、五年三熟有時候都做不到,即便是一熟,收成也只有原本的三成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自從杜充掘開黃河之後,就一溜煙的南撤,徹底放棄了中原故地,而這意味着——兩淮地區成了宋金雙方的主戰場。此後的幾十年間,宋、金不停大戰,這片大地再無安寧,它不但沒有得到及時修復,反而更加地汨汨淌血。

富饒之鄉,幾乎成了不毛之地!戰火燃熾,大地殘破,兩淮凋零,從此蘇北一帶由盛而衰。

五、奇葩杜充

破壞抗金戰略部署、不戰而逃、決堤害民,按理說,無論哪一條罪狀都該杜充死上一百次吧?

可偏偏,杜充不但沒死,而且還升了官——官拜右相!這職位是趙構親自給的,而且理由還相當的高大上:“徇國忘家,得烈丈大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比守兩京,備經百戰,夷夏聞名而褫氣,兵民矢死而一心。”

誒,看到這評語,我也是想淡定都不行了!想來,這決堤工程的責任,或許也不都是杜充的吧。

這種火箭式提升,讓杜充不太適應,他將繼續“勇挑重任”,兼江淮宣撫使,鎮守建康。讀史至此,我實在是對趙構的用人水準“佩服地五體投地”。

這樣的人能守住江淮地區嗎?當然不能,不但不能,他還果斷的選擇了——投降。

得知杜充投降,宋高宗終於承認是自己瞎了眼:“朕待杜充,讓他從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稱得上厚恩了,因什麼緣故反叛?”

六、永久的災難

我們回頭來看兩淮地區仍在上演的災難,黃河奪淮帶來的災難沒有停止,它也不會停止,它將從宋延續到元、明、清,時間跨度——700多年。

誠然,作爲全世界最難治理的河流,黃河曾經不止一次改道,奪淮氾濫也曾經有過,但那大都是天災,不可抗力的天災。

可是,回望這一次的黃河奪淮,卻是百分百的人禍。它的執行者是杜充,它表面的起因是靖康之恥。但,是誰造就了靖康之恥?又是誰造就了毫無人性,像怪獸一樣的杜充呢?這或許,纔是我們應該埋頭深思的所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