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達後代的兩支公爵,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徐達後代的兩支公爵,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徐達作爲朱元璋最爲倚重的大將,爲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攻克元朝大都後更是收復了漢人丟失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他的赫赫威名爲世人所熟知,被朱元璋加封爲公爵(開國六公爵之一),在死後更是極盡殊榮,被追封爲中山王。而他的後代也不遑多讓,徐達的後代中有兩支公爵,一支是長子徐輝祖繼承的魏國公公爵,另一支則是第四子徐增壽的定國公公爵。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徐達後代的兩支公爵,最後分別什麼結局?

長子的魏國公自然是繼承來的,而幼子的定國公則是怎麼回事呢?這是自己掙來的,不過不太光彩。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之前,徐增壽就暗地裏幫助朱棣,建文帝懷疑朱棣要謀反,就問徐增壽怎麼看,徐說:“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後來燕王卻反了,徐增壽又密告京中部署,做了一回奸細,最終被建文帝處死。朱棣攻破南京後感念徐增壽的功勞,加封他爲定國公,令他的兒子繼承爵位。而徐達長子徐輝祖則是建文帝的支持者,明成祖登基後一度廢掉他的爵位,後來感念徐達功勞,才允許其後人繼承魏國公爵位,至此徐達後人正式達成了“一門兩公”的殊榮。

魏國公和定國公享國都很長久,兩個爵位一直傳到明朝滅亡之時,而且伴隨着明朝兩京的淪陷而依次滅國。首先斷絕的是定國公,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殉國,京城大亂,而此時定國公已經傳到了第九代徐允禎,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一,因爲李自成打算東征吳三桂,爲了穩定後方“取勳戚大臣皆殺之,。。。內閣陳演、定國徐允禎等”,隨着徐允禎被殺,定國公也不復存在。

而另一支魏國公則要延遲一年多,魏國公一直留在南京,在朱棣遷都後南京成了閒散之地,直到崇禎殉國。崇禎死後南京得大臣們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是爲弘光帝,南京又重新成爲了政治中心,而此時魏國公已經傳到了第十一代徐文爵,因魏國公在南京,故並未受到李自成的影響,但是魏國公逃過了李自成卻沒有逃過清兵。1645年五月清軍兵臨南京城,弘光帝逃跑,忻城伯趙之龍身爲守備南京勳臣卻大開南京城門,率文武大臣於南京郊外跪迎清軍主帥豫親王多鐸,而魏國公徐文爵也赫然在列,“趙之龍先剃頭,魏國、安遠、永康、靈璧、臨淮以漸次剃迄”,後徐文爵被清朝貶爲庶民。

徐達,一代英豪,生前死後都極爲尊榮,而他的後代在歷經建文、永樂之變後仍然能夠保住魏國公爵位,且又新得定國公爵,一門兩公爵,實屬難得,而魏國和定國兩支都傳到明末,更是難得,只是勳臣的命運和國家命運相關,明朝滅亡了,依附明朝的魏國和定國兩支也都未能倖免,定國公被李自成所殺,亂世之中玉石俱焚,而魏國公則投降清朝被貶爲庶民,名節有虧,下場卻也不算太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