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以勇猛著稱的哥舒翰,爲何輸給了安祿山?

以勇猛著稱的哥舒翰,爲何輸給了安祿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哥舒翰是唐玄宗時期的名將,他在西北多次打敗吐蕃的軍隊,並且還奪取了吐蕃的軍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爲河西節度使、西平郡王。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安祿山發動叛亂,唐軍失利的情況下,唐玄宗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哥舒翰,並且任命哥舒翰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讓他率領大軍開赴戰場第一線——潼關,與安祿山決戰。

然而一向勇猛著稱的哥舒翰,卻在與安祿山的戰鬥中輸給了安祿山,並且丟失了潼關這樣的戰略要,導致唐朝的處境更加危急。那麼哥舒翰爲什麼會輸給安祿山呢?是因爲他的軍事水平不如安祿山嗎?

以勇猛著稱的哥舒翰,爲何輸給了安祿山?

一:哥舒翰軍隊魚龍混雜,士氣低下

根據《舊唐書》記載,這次哥舒翰出征是帶了二十萬的士兵,數量可謂是非常地龐大,有河隴、朔方兩地的邊防兵,也有少數民族的蕃兵,還有原來潼關守將高仙芝的舊部。在這支部隊裏有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剛剛經歷挫敗的敗兵,還有剛剛招募的新兵。

這樣一支魚龍混雜的部隊整合在一起,要想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是極考驗主帥的統御能力的。那麼哥舒翰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嗎?

以勇猛著稱的哥舒翰,爲何輸給了安祿山? 第2張

以前的哥舒翰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是此時的哥舒翰已經得了中風,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都大不如前。所以軍中的一切事務,哥舒翰都交給行軍司馬田良丘來處理。田良丘知道自己的水平比哥舒翰差得遠了,他也害怕犯錯誤,所以乾脆就把騎兵交給王思禮管理,步兵交給李承光管理。

王思禮跟李承光這兩個人平日裏就不對付,如今讓他們一個管步兵、一個管騎兵,更是合不來。所以每當有命令下來的時候,二人之間互相使絆子。

我們可以看到在哥舒翰的軍營中,主帥是不管事的,管事的將軍之間又互相有矛盾,士兵又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並且士氣低下,試問這樣的軍隊又有什麼戰鬥力呢?

二:將相不和,內部環境不穩

安祿山雖然造反了,但是安祿山繼父的兒子安思順卻不認可安祿山,在安祿山有造反的跡象的時候,安思順就在唐玄宗面前舉報安祿山造反。所以等到安祿山真的造反了,身在長安城的安思順也沒有遭到牽連。

但是哥舒翰一直就討厭安思順,如今哥舒翰大權在握,他就讓人僞造了一封安祿山寫給安思順的書信,並且哥舒翰假裝在潼關抓住了送信的人。

經過哥舒翰的這一系列操作,安思順就算沒有造反的心,唐玄宗也不再相信安思順了,於是乎安思順跟他弟弟安元貞被立即處死,他們的家人也被流放到嶺南地區。

楊國忠看到哥舒翰這麼對待安思順,頓感後背一涼。畢竟安祿山是打着“誅殺楊國忠”的旗號造反的,安思順作爲安祿山的親戚都被哥舒翰處死了,那楊國忠作爲引起天下大亂的導火索是不是也會遭到哥舒翰清算呢?

果然哥舒翰的手下王思禮就勸哥舒翰除掉楊國忠,但是哥舒翰覺得如果誅殺楊國忠的話,自己也就跟安祿山沒有區別了,就否定了王思禮的想法。

但是二人謀劃的消息還是傳到了楊國忠的耳中,爲了自保,楊國忠就向唐玄宗建議招募新兵保衛長安,唐玄宗同意了他的想法。於是乎楊國忠先是招了三千精兵,隨後又招募了一萬人屯於灞上,由楊國忠的心腹杜乾運統領。

這支隊伍表面上是保護長安用的,其實是楊國忠用來對付哥舒翰的。哥舒翰得知這個消息後,直接對唐玄宗建議,反正長安的隊伍也是對付安祿山叛軍,不如讓他們都來潼關,直接合兵對付安祿山。唐玄宗也同意了哥舒翰的建議,於是這支部隊就全部歸了哥舒翰,至於杜乾運也被哥舒翰用計策處死。

唐帝國的宰相想着對付將軍,將軍想着對付宰相,而不是同仇敵愾共同抵禦外敵。

三:唐玄宗跟楊國忠催促哥舒翰出兵

在哥舒翰駐守潼關的時候,李光弼跟郭子儀多次大敗史思明的軍隊,顏真卿也在河北大搞抵抗運動。並且潼關在哥舒翰的駐守之下,安祿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安祿山在這種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都萌生了撤軍的想法。所以說,只要哥舒翰再堅守下去,安祿山遲早會失敗。

但是唐玄宗聽到各地傳來的捷報,內心十分高興,同事楊國忠也不斷煽風點火,說安祿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只要哥舒翰跟安祿山發動總攻,安祿山肯定被消滅。

於是唐玄宗就下達哥舒翰進攻的命令,哥舒翰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唐玄宗以“賊方無備”等理由催促哥舒翰出兵,並且不斷派使者來下達命令。

史書上記載,唐玄宗派出去的使者都能看到前一個使者的身影,可見唐玄宗多麼想打這一場仗。

四:哥舒翰無心發動總攻

哥舒翰雖然多次拒絕唐玄宗,但他知道他的前任高仙芝。封常清就因爲長期駐守,才被唐玄宗處死的,如果他哥舒翰繼續抗命的話,下場肯定也是被唐玄宗誅殺,於是哥舒翰只能硬着頭皮跟安祿山決戰。

這場戰役的過程也不需要過多介紹了,這種將士之間不團結,沒有士氣,主帥不想出徵又跟宰相有矛盾,自然不是安祿山的對手,於是哥舒翰大敗而歸,二十萬大軍也只剩下了八千人,真叫一個慘烈啊。

之後哥舒翰也被安祿山抓住,成了安祿山的俘虜,到了公元757年,哥舒翰被安慶緒殺害。

哥舒翰作爲一代名將,在與安祿山的戰鬥中,一敗塗地,最終丟失了自己名將的身份。後來杜甫也寫下了一首《潼關吏》評價哥舒翰,他是這麼寫的:“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