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擁有豪邁情懷的哥舒翰,爲什麼會對安祿山屈膝下跪?

擁有豪邁情懷的哥舒翰,爲什麼會對安祿山屈膝下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哥舒翰,唐朝名將,他的一生可謂譭譽參半。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譽在他爲人仗義,作戰勇猛;毀則是面對安祿山時,竟然屈膝投降,以致晚節不保。

哥舒翰的結局,令支持他的仁人志士們着實扼腕嘆息,讓李白、杜甫這些寫詩支持他的粉絲們情何以堪。這個結局與他本人的形象形成了劇烈的反差,讓人從感情上難以接受。

哥舒翰在四十歲之前,一直是個徹徹底底的紈絝公子,但隨着父親的去世,以及一位不知姓名的長安縣尉的不禮對待,他彷彿突然長大,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四十多歲的哥舒翰“慨然發憤折節,仗劍之河西。”(《舊唐書·哥舒翰傳》)在河西節度使王倕手下當了一名新兵。

從此之後,大唐對抗吐蕃的前線處處都有哥舒翰的身影,他善使長槍,用手中長槍搭在敵軍肩上,一聲爆呵,將其挑下馬來,是哥舒翰的標準動作,他的身後還有一個名叫左車的家奴,專門負責收割敵人首級。戰鬥結束,映着夕陽的餘暉,主僕二人滿載着敵軍人頭,凶神惡煞般回到營帳,戰士們無不肅然。

擁有豪邁情懷的哥舒翰,爲什麼會對安祿山屈膝下跪?

這是一種刀尖舔血的生活,一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隨時可能送命的生活,過慣了這樣生活的人,該有怎樣的豪邁情懷?他會怕死?

哥舒翰的上司王忠嗣,當時威震天下,又是唐玄宗的義子,玄宗下令讓他攻打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石堡城,但王忠嗣體恤將士生命,不想強攻,竟抗旨不尊。玄宗大怒,將其抓回長安三司會審,宰相李林甫也落井下石。

王忠嗣性命堪憂,而哥舒翰,隻身前往長安,冒着得罪皇帝,得罪宰相的風險,爲上司求情。史稱“翰叩頭隨之而前,言詞慷慨,聲淚俱下”,一路磕着頭追着憤怒的玄宗,終於救下了王忠嗣一命。

從小熟讀《左傳》的哥舒翰,對忠義仁孝感觸必深,能夠仗義到冒着生命危險營救上司,這樣的人,面對安祿山時,怎會屈膝?

哥舒翰仗義豪邁,被俘有什麼可怕,按照他的性格,當抱着殺了哥舒翰,還有後來人的心態,與安祿山對抗到底;當像文天祥一樣,留取丹心照汗青。那麼,在這樣一個人生的關鍵時刻,他爲何慫了?

綜合他的經歷來看,我認爲哥舒翰是傷了心,對朝廷絕望了。

首先是朝廷的內耗。這件事還要從王忠嗣事件說起:攻打石堡城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王忠嗣只是不想強攻,想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只需對玄宗言明,好歹也是義父義子關係,並不會生出那麼大的嫌隙。但是,壞就壞在奸相李林甫的挑唆上。

李林甫當時十分忌憚腰掛四鎮節度使大印的王忠嗣,怕他入朝爲相,搶了自己的飯碗。所以百般誣陷,奏報玄宗說,王忠嗣企圖擁立太子謀逆,才使問題嚴重化。

擁有豪邁情懷的哥舒翰,爲什麼會對安祿山屈膝下跪? 第2張

哥舒翰救下王忠嗣後,對李林甫便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當時,楊國忠崛起,與李林甫鬥得不可開交,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哥舒翰與楊國忠結成了同盟,一起誣陷李林甫與突厥叛將阿布思勾結謀反。使李林甫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之後,楊國忠又與哥舒翰一起對抗安祿山。大唐的政局,就在這樣的內耗中一步步走向了危局。

安史之亂爆發後,高仙芝與封常清沒能抵擋住漁陽突騎,哥舒翰臨危受命,鎮守潼關。此時,朝廷上下本該同仇敵愾,先幹掉安祿山這個叛徒。但此時的楊國忠仍不安分,還想着內鬥。

因爲,哥舒翰鎮守潼關的二十萬大軍,是長安拿得出來的所有力量,楊國忠擔心重兵盡在哥舒翰之手,如果他率兵西指,或者擁兵自重,脅迫朝廷,豈不是第二個安祿山!

於是,楊國忠便在後方搞起了小動作,招募了兩支兵馬,意圖防備哥舒翰。哥舒翰一聽就火了:“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掣老子的肘!”

無休不止的內耗,使哥舒翰傷了心。

其次是玄宗的戰略。爲了誘使哥舒翰出戰,敵將崔乾佑放出了煙霧彈,說他的部下只有四千老弱病殘。但是,就這麼一個連鬼都騙不了的情報,唐玄宗卻抓住不放,一天十幾道令牌,強迫哥舒翰出站。

擁有豪邁情懷的哥舒翰,爲什麼會對安祿山屈膝下跪? 第3張

誰不想平定叛亂,老皇帝難道昏了頭,以爲安祿山的漁陽突騎是紙糊的!還不能不聽,如不出戰,下場比王忠嗣更慘。於是,哥舒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慟哭出關,才發生了後來的慘敗被俘。

當哥舒翰屈膝於安祿山面前時,並不是怕了這個令人厭惡的安胖子,而是敗在了朝廷無休止的內耗中,敗在了老皇帝昏聵的決策中。

功是功,過是過。安史之亂後,大唐沒有忘記哥舒翰,仍追封他爲太尉,諡號“武愍”,表達了對他未能使國免除兵亂的不滿,很是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