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尉遲敬德曾改過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尉遲敬德曾改過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尉遲敬德本名尉遲融 (《新唐書》作尉遲恭),字敬德,朔州鄯陽縣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壽陽縣),鮮卑族。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跟着小編一起探尋。

1971年,尉遲恭墓被髮掘,墓誌銘重現天日,經過清洗之後發現,在名與字的地方,石碑上存在明顯塗改,改後文字與周圍字體不大一樣,但清晰的記載着“融,字敬德”,即墓誌上他的姓名叫尉遲融,而不是叫尉遲恭。

《舊唐書》只記載“尉遲敬德”,從未提及尉遲恭。《尉遲敬德碑》與《新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尉遲敬德名恭,字敬德。”《舊唐書》是五代時編撰,《新唐書》是北宋時編撰,兩本史書存在搞錯尉遲敬德名字的可能,但《尉遲敬德碑》是許敬宗(592年—672年)撰寫,而許敬宗與尉遲敬德處於同一時代,不可能搞錯尉遲敬德的名字,因此從史料上看尉遲敬德名字就是“恭”。

墓誌碑由家人埋入地下,伴隨死者長眠,因此尉遲敬德至親必然要做最後的審覈把關,不可能搞錯先人的名字。

這就讓人費解了,史書記載的是“尉遲恭”,至親認爲的是“尉遲融”,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兩者應該都沒有錯,只是尉遲敬德晚年改名,一直沒有向外公佈,而之所以更改名字,與尉遲敬德晚年悽慘的遭遇密切相關。

仕途江河日下

尉遲敬德曾改過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敬德立下大功,事後李世民給予重賞,《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論功,敬德與長孫無忌爲第一……貞觀元年(627年),拜右武候大將軍,賜爵吳國公,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四人並食實封千三百戶。”

之後,貞觀元年長孫無忌“拜尚書右僕射”,房玄齡“代蕭瑀爲中書令”,貞觀二年杜如晦“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三人都是宰相之職,但尉遲敬德卻一直是右武候大將軍。所謂右武候大將軍,隋朝十二衛大將軍之一,置一員,正三品,與左武候大將軍同掌車駕出營衛,分領府兵,地位上無疑低於宰相。

於是,尉遲敬德內心不爽,“負其功,每見無忌、玄齡、如晦等短長,必面折廷辯,由是與執政不平”,尉遲敬德喜歡揭發別人的短處,負功自傲,每當發現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過失,必然不講情面直言指責,因此與宰相不和。在貞觀三年,李世民就將尉遲敬德調出長安,出任襄州都督,貞觀六年(632年)累遷爲同州刺史。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相比,尉遲敬德已經嚴重掉隊,由中樞權貴慢慢成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地方官員。

仕途不順,讓尉遲敬德心態失衡,在李世民面前發生了一次暴力衝突事件。尉遲敬德遷升爲同州刺史這一年,李世民大擺酒宴,尉遲敬德回京赴宴,發現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面,尉遲敬德當時憤怒地說“你有什麼功勞,配坐在我的上席?”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釋。尉遲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點兒打瞎,這讓李世民非常不高興,便停止了宴席。之後,李世民嚴厲地對尉遲敬德說,“你做高官之後不斷觸犯國法,我才明白韓信、彭越遭到殺戮,不是漢高祖的過失,治理國家要求賞罰分明,你要嚴格要求自己,別做後悔莫及之事。”尉遲敬德由此感到害怕,才約束自己的行爲。

貞觀十三年(639年),尉遲敬德調任爲鄜州(治洛交,今陝西富縣)都督,這一年有人誣告他謀反。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有人說你謀反,何也?”尉遲敬德憤怒地說:“臣確實謀反!臣跟隨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鋒箭頭的痕跡。如今天下已經安定,便開始懷疑我要謀反嗎?”因而脫下衣服放在地上,展示身上的瘡疤。李世民見此流淚說“朕不疑卿”。之後,尉遲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

貞觀十七年(643年),尉遲敬德辭官回家養老,但李世民並未徹底批准,還是授予尉遲敬德開府儀同三司,讓他每月初一、十五進宮朝拜。這一年,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上,尉遲恭位列第七,遠低於長孫無忌等人。

從這些事件中可見,尉遲敬德一直自認功勳卓著,對官職低下憤憤不平。但在李世民的“威脅與打壓”之下,尉遲敬德也無可奈何,只能生悶氣,最後看破紅塵,在不到60歲時就直接辭官退休。

或許由於尉遲敬德政途過於坎坷,已經看破官途,於是他退休後沉迷道學,不問政事不與他人往來,《舊唐書》記載:“篤信仙方,飛鍊金石,服食雲母粉,穿築池臺,崇飾羅綺,嘗奏清商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尉遲敬德改名

尉遲敬德曾改過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2張

回顧尉遲敬德後半生可知:在玄武門之變後達到巔峯,隨後仕途江河日下,坎坷不平,讓尉遲敬德憤憤不平,但在李世民分析劉邦爲何殺韓信、彭越時,讓他開始擔心害怕,讓尉遲敬德收斂了很多,這是李世民的第一次敲打;639年有人誣告他謀反,李世民當面讓他申訴,表面是信任,實則是第二次敲打,四年之後尉遲敬德“表乞骸骨”,辭官回家沉迷道學。那麼,“尉遲融”此名與這一段人生經歷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一,“尉遲融”名字與道家有關

根據唐朝習慣,信道之後往往會更改名字。武則天時期,她的叔叔之子武攸緒“恬淡寡欲,好《易》《莊周》書。少變姓名”。唐朝晚期,著名才女魚玄機,本名叫魚幼薇,866年(鹹通七年)在咸宜觀出家之後,改名爲魚玄機。因此,尉遲融這個名字,可能就是這一時期更改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從道家學說來看,融字有長久之意,以融爲名,表達對永生的追求,符合道家的終極追求;同時,道家本就崇尚沖虛融和,且從《道德經》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來看,“容乃公”可以讀成“融乃恭”。

二,“尉遲融”反映了他的心態

對於“知常容,容乃公”這句話,魏晉道學家王弼解讀爲“無所不包通也。無所不包通,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即“包通”就會感到坦蕩公平。

玄武門之變後,尉遲敬德仕途坎坷,一度讓他感到委屈,認爲李世民處置不公平。但宦海半生驀然回首之後,尉遲敬德或看破官途,發現應該坦蕩面對,自己憤憤不平毫無必要,或發現自認的委屈,實則錯在自己.........總之“知常容,容乃公”這句話切中了他的內心,於是纔在晚年更改名字。

更名爲何沒有報備

按照唐朝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員,每次更名都要報備,《唐會要》記載:“京常參官及外官五品已上,每有除拜,中書門下皆立簿書,謂之‘具員’。”尉遲敬德的同事程咬金,後來更名爲程知節,就上報宰相與皇帝,所以新舊唐書上都記載了“程知節”。尉遲敬德辭官之後,李世民還授予他開府儀同三司,貞觀十九年(645年)征討高句麗時,李世民還拜尉遲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爲左一馬軍總管”,說明他名義上還是官員,因此按理尉遲敬德更名還要報備。那麼,尉遲敬德更名之後,爲何沒有去報備呢?

尉遲敬德曾改過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3張

646年,凌煙閣功臣中,排在第十六位的張亮,擔任相州都督,而相州的州治鄴城是南北朝時期東魏、北齊國都,義子公孫節對他說了一句讖語:“弓長之主當別都。”弓長即爲張。後來,張亮問術士程公穎“您從前說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麼說得這麼神?”程公穎知道張亮之意,就稱他臥如龍形,必能大貴。張亮又對公孫節兄長公孫常說:“我有一個小妾,算命先生說她一定能成爲王姬。”公孫常稱在讖書中有張亮的名字,張亮大喜。之後,有人告發張亮暗中蓄養義子500人,這讓李世民大爲震驚,程公穎與公孫常都指證張亮謀反,於是就將張亮處死。

張亮有無謀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但想必尉遲敬德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因爲他曾被誣告謀反,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比附張亮。更爲重要的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如果將尉遲融姓名上報,那麼可能會被人解讀爲“融乃恭,恭乃王”而大做文章,因此尉遲敬德或許因此而不敢上報更名。

由於種種顧忌,尉遲敬德更名而沒有報備,公開的姓名還是尉遲恭,因而史書一直沒有記載“尉遲融”這個名字。對他家人來說,尉遲恭是曾用名,尉遲融是現用名,但不敢公開尉遲融這個名字,於是墓碑上使用尉遲恭,墓誌銘上使用尉遲融。又由於擔心被人知道,所以墓誌銘上先刻寫的是尉遲恭,之後至親親手將其改爲“融,字敬德”,於是纔會出現塗改以及與周圍字體不一的現象。

曾經口直心快、性格直爽的尉遲敬德,在宦海數十年之後,變得謹小慎微了起來,乃至到死都不敢公開晚年所用的姓名,家人只能用這種偷偷摸摸的辦法,記錄尉遲敬德這一姓名史,不免讓人唏噓。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