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孝祥的人生經歷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張孝祥的人生經歷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孝祥,字安國,號於湖居士,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張孝祥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張孝祥的祖籍在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他是唐朝著名詩人張籍的七世孫,父親叫張祁,曾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等職。

靖康之變發生後,宋朝的官員和百姓大舉南下避難,張家也不例外。張祁帶領家人移居到了明州鄞縣(今浙江鄞縣)。紹興二年(1132年),張孝祥出生在鄞縣方廣寺的僧房中。

張孝祥在鄞縣生活了十三年。張孝祥的伯父張邵因不肯屈膝金朝被拘禁在北方,父親張祁官職低微,張家在鄞縣也沒有田產,因此張孝祥是在貧苦中長大的。

紹興十四年(1144年),張祁舉家返回安徽,但並沒有回到故鄉歷陽,而是居住在蕪湖。由於蕪湖、於湖二縣的名字在唐朝指後經常混淆,因此張孝祥所自號的“於湖居士”裏的於湖,實際指的就是蕪湖。

張孝祥的人生經歷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張孝祥從小就聰明過人,《宋史》裏說他“讀書一過目不忘”,《宣城張氏信譜傳》說他“幼敏悟,書再閱成誦,文章俊逸,頃刻千言,出人意表”。他的卓絕的才華,被時人稱讚不已,比如王十朋評價他說:“天上張公子,少年觀國光。”

張孝祥的性格豪邁不羈,氣質瀟灑倜儻,從少年時代起,就令人折服。張拭說他:“談笑翰墨,如風無蹤。”楊萬里說他:“當其得意,詩酒淋漓,醉墨縱橫,思飄月外。”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三歲的張孝祥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這一年的禮部省試,考官御史中丞魏師遜和禮部侍郎湯思退都是秦檜的親信,所以秦檜的孫子秦壎如願地被列爲第一名。

接着是殿試,高宗皇帝讀了秦壎的文章,搖了搖頭,讀到張孝祥的文章時,覺得他的文章立意高明,書法也十分出色,就親自把張孝祥提爲第一,把秦壎降爲第三。

高中狀元的張孝祥開始登上了南宋的政治舞臺。張孝祥站在了朝中主戰派的一面,很快就得罪了以秦檜爲首的主和派。

狀元及第不久,張孝祥就上言爲岳飛鳴冤。還有一次,在朝堂上,秦檜的黨羽曹泳爲他的女兒向張孝祥提親,張孝祥沒有答應。這一下,主和派決定拿他開刀。不久,秦檜指使黨羽誣告張孝祥的父親張祁殺嫂謀反,把張祁投入監獄,百般拷打,張孝祥也受到了牽連。幸好,第二年秦檜病死,張孝祥得以擺脫災難

張孝祥的人生經歷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第2張

隨後,張孝祥被朝廷授予祕書省正字之職。他的升遷很快,從祕書郎,著作郎,一直到中書舍人。中書舍人爲皇帝執筆代言,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張孝祥可以說是平步青雲。難免地,他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妒,受到了彈劾,丟掉了官職。

罷官以後,孝祥回蕪湖閒居。在此期間,金主完顏亮帶兵南侵,想要滅亡南宋。雖然沒有官職在身,但張孝祥依然密切關注着戰局的變化,他提出了抗金計策,致書李顯宗,王權等軍事將領,講述自己的抗金戰略。

張孝祥的好友,和他同年考中進士的虞允文在採石磯大敗金兵,迫使金主完顏亮移師揚州。完顏亮最終被部下叛將所殺,南宋朝廷取了戰爭的勝利。聽到這個消息,張孝祥當即作了一首《水調歌頭· 聞採石磯戰勝》: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何人爲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然犀處,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勳業故優遊。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他在詞中大呼:“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表達了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做一番事業的心情。

張孝祥的人生經歷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第3張

采石之戰後,張孝祥奔赴建康,謁見南宋主戰重臣張浚。在酒宴上,他即席賦了一首《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騭,若爲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這首詞慷慨激昂,充分表達了詞人的無限悲憤之情,更有力地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據南宋無名氏《朝野遺記》記載:“歌闋,魏公(張浚)爲罷席而入。”可見其感人之深。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張孝祥被重新起用,朝廷派他去撫州做地方官。孝宗即位後,他又被派到平江府。南宋遭遇符離之敗後,張浚推薦張孝祥,說他“可負事任”,所以提升他爲中書舍人,不久又調任直學士院,兼都督府參贊軍事,領建康留守。

因爲軍事上的失利,朝廷內部議和的聲音再度擡頭,但張孝祥依舊堅持着收復中原的理想,多次向皇帝上奏陳述自己的主張。張浚去世後,主戰派完全失敗,張孝祥也再次遭受打擊。主和派湯思退指使人彈劾他,張孝祥罷職,被排斥出了朝廷。

乾道元年(1165年),張孝祥復官靜江府。此後歷任知潭州,知荊南,荊湖北路安撫使等職位。但是,朝廷上下都缺乏收復失地的鬥志和進取心,張孝祥徹底地失望了。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張孝祥請求回鄉侍親,獲得了朝廷的批准,他返回蕪湖歸隱。

張孝祥幾經起落,終究沒能實現理想抱負,黯然離開了官場。但他的政治主張一直沒有改變,他認爲只要能不懈奮鬥,就能收復中原,一味求和苟安是不可取的。

在爲官期間,張孝祥懷着“惻袒愛民之誠心”,政績卓著。比如在撫州時,他曾單槍匹馬和亂兵對峙,乾淨利落地平定兵亂;在平江時,他懲治奸商,賑濟災民;在建康時,他治理水患,招撫流民;在潭州時,他關注農事,善待百姓;即便是在最終的荊州任上,他只呆了短短几個月,卻舊盡忠職守,整修軍塞,築堤防洪,建倉儲糧。總之,他每到一處,都有惠政,也能受到當地百姓的敬重。

張孝祥回到蕪湖後,沒有多久就得急病去世了,終年只有三十八歲。周密在《齊東野語》裏記載:“以當暑送虞雍公(虞允文),飲蕪湖舟中,中暑卒。”一代愛國詞人英年早逝,讓後人嘆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