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在位十七年最後卻殉國而死 崇禎皇帝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崇禎在位十七年最後卻殉國而死 崇禎皇帝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代崇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崇禎作爲明代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崇禎皇帝在許多人眼裏大多是兢兢業業、勤勉政事的好皇帝,只不過內有東林亂權、外有滿清亂邊,這才讓崇禎皇帝無力挽救大明的傾覆。而他在位17年,已經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最後更是殉國而死,爲他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悲壯的色彩。但崇禎皇帝真的像這些人說的那樣,屬於壯志未酬、無力迴天的好皇帝嗎?我們從一件事裏就可以看出端倪。什麼事呢?殺大臣。

崇禎在位十七年最後卻殉國而死 崇禎皇帝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大臣這種生物,雖然在別人眼裏已經是走上了人生巔峯,但到底是春風得意還是如履薄冰,只有他們自己瞭解。更何況崇禎皇帝一上臺就把權勢滔天的魏忠賢給殺了,更是將大臣們震懾的大氣都不敢出。關於魏忠賢被殺,人們大致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皆大歡喜。而另一派則認爲沒了魏忠賢的壓制,東林黨那幫只會扯淡、內鬥的文人最終毀了大明帝國。

雖然魏忠賢不除,朝政就不能爲之一肅,但魏忠賢作爲閹黨的領袖,如此大張旗鼓的動刀子,大明局勢的動盪可想而知。也就是說,這件事是戰術上的正確,但戰略上卻是一種失誤。如果崇禎能把局勢很快的安定下來,那也就罷了,但顯然他沒有那個能力。正如先前所說,沒了閹黨,東林黨開始一家獨大,而崇禎又沒有辦法阻止,只能看着大明代在這幫人的嘴皮子之間漸漸衰亡。

崇禎在位十七年最後卻殉國而死 崇禎皇帝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第2張

除了魏忠賢,作爲當時抵抗後金的唯一希望,袁崇煥也被崇禎給殺了。雖然崇禎除掉袁崇煥的理由非常充足,但是以我們的眼光看,這依舊是一件戰術上正確、戰略上失誤的事情。失去了袁崇煥,整個大明代根本沒有人能夠抵擋住後金的鐵蹄,單憑這個原因,崇禎就不能除去袁崇煥,但他做了。

除了袁崇煥,熊文燦、劉策、趙光等七位總督級官員,也都慘遭殺害。雖然這裏面有官員政治鬥爭的成分在裏面,但平均兩年殺一個總督,你以爲這是殺豬呢?特別是在當時時局不穩的情況下,總督級人物對於大明代來說就是擎天之柱,你這麼換來換去、砍來砍去,大明代的天能不塌嗎?而他們犯的都是什麼罪呢?戰事不利而已。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誰敢保證每次打仗都會贏?更何況當時義軍、清軍的戰鬥機都非常高,明軍的戰鬥力最弱,敗仗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因爲打仗失敗,再加上以前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一個總督級人物說殺就殺了,以後誰還敢帶兵打仗?誰還敢爲國效力?

崇禎在位十七年最後卻殉國而死 崇禎皇帝真的是一個悲劇嗎 第3張

不僅是總督這種封疆大吏,就連殿閣大學士、首輔、次輔、六部尚書這種在政壇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朝廷大員,崇禎皇帝也是說換就換,連眼睛都不眨一下。據記載,崇禎在位17年,就更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17位刑部尚書(只是刑部),可見明代朝堂傾軋之激烈,朝局之不穩。而崇禎皇帝作爲領導者,聽之任之,頻繁更換大臣不僅造成人心不穩,還使一些政策朝令夕改,對於明代全無裨益。由此也能看出崇禎性格急躁、無統籌全局之才,不能壓制大臣傾軋等等,或許他很勤勉,但他只符合打順風局,逆風局根本帶不動,所以明代滅亡也是情理之中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