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柴榮登基後,在經濟、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柴榮登基後,在經濟、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柴榮,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養子,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外戚繼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廣順三年(953年),入朝任開封府尹,進封晉王。顯德元年(954年),柴榮繼位爲帝。在此時期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建樹,號稱英主,初步奠定了後來北宋的勢力。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

  主要成就

  經濟

柴榮關心民間疾苦,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改革措施,如均定田賦、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及興修水利等舉措,使得地方生產逐漸得到恢復:

均定田賦

顯德二年(955年)三月,下詔:“應逃戶莊田,並許人請射承佃,供納租稅”,對逃戶迴歸的年限有詳細的規定。促使逃戶及早迴歸和荒棄莊田的開墾利用,大大有利於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顯德五年(958年),他讀唐人元稹所上的《均田表》後,大受啓發,於是命人按表製成《均田圖》賜給諸道節度使、刺史,隨後又派“遣左散騎常侍艾穎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連歷代受優待免納租稅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權,照平民例納租賦。在淮南之戰結束後,下詔將淮南諸州鄉軍“並放歸農”。

擴建開封

柴榮剛即位時,開封城內道路逼仄,擁擠不堪。顯德二年(955年)四月,柴榮頒佈了建築開封外城的詔書,“宜令所司於京城四面,別築羅城,先立標誌”,進而闡明瞭擴大城市用地的打算,至顯德三年(956年)正月,徵發開封府及近畿的曹、滑、鄭州丁夫十餘萬開始建築。在舊城之外新建羅城,相當於原來的四倍。

在擴建的同時,也給了百姓很大的自由,即等新城規劃好,各類公共設施都選址完之後,百姓可以在剩下的土地上自行建造。顯德三年(956年)六月,又下詔就道路寬度和綠化、建築退線都列出了要求。此外,柴榮還對開封的水系景觀進行了營造,允許市民在河邊種植綠樹,建設標誌性建築。這些舉措,使得開封的面目一新。

柴榮登基後,在經濟、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限制佛教

爲了增加勞動力和兵源,柴榮於顯德二年(955年)五月下詔限制寺院的發展,還嚴格規定出家爲僧尼的條件。當年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僅保留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還俗僧尼多達六萬一千二百人,收效顯著。

興修水利

顯德元年(954年)十一月,黃河在鄆州界決口,“數州之地,洪流爲患”。柴榮徵發丁夫六萬人,派宰相李谷監築河堤,歷經三十日而完工。

顯德六年(959年)二月,徵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河;發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濟,以連通青、鄆的水運之路。又疏浚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使得“導河流達於淮,於是江淮舟楫始通”。六月,黃河在鄭州原武縣(今河南原陽)決口,宣徽南院使吳廷祚徵發丁夫二萬人築堤。

疏浚漕運水路,固然有軍事意義,但對水利灌溉和經濟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漕運、鑄錢等

此外,柴榮在漕運和鑄錢等方面也作了一些變革[3],如顯德二年(955年)九月,下詔禁天下銅器,議立監鑄錢,規定除“縣官法物,軍器次寺觀鐘磬鈸鐸之類所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值。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處死,不及者論刑有差”。次年十月,詔:“漳河以北都縣,並許鹽貨通商,逐處有鹹鹵之地,一任戶煎煉。”

這些舉措,減輕了後周國家的負擔,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爲結束割據局面奠定了基礎。

柴榮登基後,在經濟、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第2張

文教

教育

柴榮爲糾正科舉考試中出現的弊端,在顯德二年(955年)下詔決定親自閱覽新舉進士的詩賦、論文與策文。

顯德四年(957年)十月,規定製科爲三種科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經學優深可謂師法科、詳閒吏理達於教化科。

顯德五年(958年)三月,令翰林學士李昉對被貢者進行復試。次年二月,下詔:“禮部貢院今後及第舉人,逐科等第定人數姓名,並所試文學奏文,候敕下發榜。”

禮樂

在文化上,柴榮延聘文學之士,於顯德五年(958年)命翰林學士竇儼參定雅樂,集文學之士,撰《大周通禮》、《大周正樂》;顯德六年(959年)正月,王樸詳定“雅樂十二律旋相爲宮之法”,又校訂律準;又搜求佚書,雕刻古籍,大興文教。

書史

顯德四年(957年),命兵部尚書張昭編修周太祖及後梁、後唐末帝的實錄,至次年撰成《周太祖實錄》三十卷。

柴榮重視國家的藏書和文化建設。曾多次親臨史館視察藏書情況,見藏書太少,便下詔採取激勵政策,欽定凡獻書之人,均給以優賜。聚而又校,選常參官三十人,對所藏圖書進行校讎、刊正、抄寫,並令在書卷末署校書名銜。爲後周國家藏書奠定了基礎。

曆法

除此之外,柴榮還對曆法進行了修訂:顯德二年(955年),命端明殿學士王樸校定曆法,王樸於是“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經之學,設通、經、統三法,以歲軌離交朔望周變率策之數,步日月五星”,撰成新曆,被命名爲《顯德欽天曆》。

柴榮登基後,在經濟、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第3張

外交

南唐

淮南之戰爆發時,南唐元宗李璟致書柴榮,“稱唐皇帝奉書於大周皇帝”,以兄相稱;待到戰敗後,自去帝號,改稱“江南國主”,“奉周正朔”。柴榮爲表誠意,也相繼釋放被俘的南唐文武將臣、士卒。此後,柴榮於顯德五年(958年)九月及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分賜南唐牲畜、錢絹等物。

同時,名義上臣屬南唐的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也在淮南戰後派衙將蔡仲贇等扮作商人,取道湖北,向柴榮表示歸附誠意。顯德六年(959年),又遣使奉表貢獻,柴榮賜詔嘉納。留從效爲表誠意,還要求在京師建置官邸,但柴榮顧及南唐的顏面,因而未允。

後蜀

柴榮在位期間,攻取被後蜀佔據的西北四州,此後將蜀地降卒數千人放回。顯德二年(955年)十月,後蜀後主孟昶亦曾試圖與後周方面接觸,但柴榮因孟昶在國書中自稱“大蜀皇帝”,有分庭抗禮之意,故而不作回覆。

吳越

吳越國一向臣服於中原王朝。柴榮即位之初,加吳越國王錢弘俶爲天下兵馬都元帥。淮南之戰期間,吳越應後周要求,出兵攻擊南唐。柴榮於顯德五年(958年)九月及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分賜吳越牲畜、錢絹等物。

高麗

顯德二年(955年)十月,高麗國王王昭遣使進貢。十一月,柴榮遣使加封王昭爲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

柴榮爲統一全國,需要大量的銅,因而在顯德五年(958年)再遣使攜帶數千匹帛前往高麗交換銅,王昭也在翌年遣使獻銅五萬斤。顯德六年(959年)正月,王昭再遣使進貢方物。

回鶻

顯德二年(955年)五月,甘州回鶻遣使進貢。

女真

顯德六年(959年)正月,生活於松花江、黑龍江下游的女真部族“遣使貢獻”。

占城

顯德五年(958年)九月,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三世(中國史書記爲“釋利因德漫”)遣使進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