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于謙是明朝第一忠臣,他最後爲何會被明英宗所殺?

于謙是明朝第一忠臣,他最後爲何會被明英宗所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謙,字廷益,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劇時經常會有一印象,主角永遠是好人,與之作對的永遠都是壞人。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意識到主角未必是好人,而且與好人做對的可能未必是壞人。

事實上,當我們看多了歷史以後會發現,很多時候都是如此。一個好人被壞人害死不是悲劇,悲劇的是,一個好人害死了另一個好人。

在明朝,就發生過這樣一起真實案例,一個還算不錯的皇帝,差點葬送了國家。而在這危難時刻,一位大臣力挽狂瀾,創下了奇蹟。但是,這位傳奇大臣卻又被還算不錯的皇帝給殺掉,成爲歷史最大的悲劇。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發生在明英宗時期,說到這個皇帝,多數人都會感覺憤怒和恥辱。因爲是此人葬送了明朝北方所有精銳,也正是此人殺死了明朝第一忠臣于謙。

但是根據史書記載來看,這位皇帝其實名聲還算不錯,而且還是一個比較好的皇帝。因爲根據史書記載,此人在執政前期開創了一段比較開明的政治,在執政後期也使得國民生產得到穩定增長,此人還被稱爲明君。

當然,這位皇帝也犯下了兩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一個是親信太監王振導致明朝差點亡國,另一個則是殺了於忠臣于謙。

可能很多人對於這段歷史會迷糊,爲什麼一個好人會讓人如此討厭,爲何于謙那麼好的一個大臣會死在此人手中?對此我們就不得不打開歷史來細究一下。

據史書記載,在明英宗執政以前,于謙就已經登場。當時還是漢王朱高煦造反失敗時期,由於這位王爺氣場太大了,以至於周圍的人都不敢去定他的罪,唯獨一個小小的言官敢站出來指責,不僅言之鑿鑿,而且更是聲威赫赫,把這位王爺指責的俯地認罪。

之後明英宗已經上臺,這位皇帝一開始就表現得非常勇敢,他一直想要成爲像明成祖那樣的人物,而且還在想方設法去掌握朝廷大權。老實說,這一時期的明英宗無可厚非,他通過大太監王振逐步收攏權力,最終實現了真正的中央集權,這位小皇帝表現的的確還不錯。

不過問題也來了,因爲他依賴太監掌握權力,所以在對待大臣的態度上,更加傾向於用太監來壓迫朝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太監王振甚囂塵上爲所欲爲。

當時文官集團被剝奪了權利,所以根本無法與太監對抗,但就是在這種萬馬齊喑的時代裏,于謙又一次挺身而出,他不僅拒絕給這個大太監行賄受賄,而且還寫了一首詩諷刺王振。其中最爲經典的一句就是: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是明朝第一忠臣,他最後爲何會被明英宗所殺?

當時的大太監無比震怒,因爲當時的她得到皇帝的支持,並且把文官集團打得服服帖帖,但偏偏於謙卻敢和他作對。於是王振要殺雞儆猴,準備將其在獄中折磨到死的想法。

可惜,于謙的人望太高了,於危難之際,與沉默之時挺身而出,得到了文官集團的高度認可。又因爲他在山西地區執政有爲,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甚至連地方上的王爺們也非常喜歡他。於是文官集團施壓,百姓集體請願,甚至連諸侯王都橫加干預,最終逼得大太監王振在最風光的時候不得不吃這個暗虧。

然而,于謙雖然取得了這一次勝利,但他卻無法影響朝廷的走向。很快年輕有爲的小皇帝朱祁鎮決心要帶領20萬大軍北征。

當時于謙無比震怒,因爲在他看來,針對北方的戰爭應該慎之又慎,然而朱祁鎮卻如此草率,幾十萬大軍只用了三天的準備就直接出發,如此舉動無異於找死。

于謙數次勸諫小皇帝,但換來的只是皇帝的冷哼聲,最終皇帝帶着滿朝文武走向了可怕的土木堡,沒過多久就傳來明朝精銳全軍覆沒,滿朝文武幾乎死絕的消息。

當時整個朝廷無比恐慌,所有人都想着要遷都,甚至當時連皇帝都沒了。就在這種人心惶惶之際,又是于謙挺身而出,他安撫衆人惶恐的情緒,解決了朝廷打架事件,並且推舉出了新的皇帝朱祁鈺。

歷史永遠記住了這個時刻,于謙用他那大有爲的擔當安穩了朝局,並且隨後引領大家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這一刻,于謙成爲了大明的救時宰相,是明朝當之無愧的靈魂。

然而,于謙的輝煌卻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他扶植的這個新皇帝脾氣越來越差,身體越來越差,而且還沒有後代。不過區區幾年的時間,那個不聽勸被敵人俘虜的皇帝又回來了,並且此人發動了奪門事變重新成爲了皇帝。

到明英宗重新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俯瞰着王座之下的于謙,當時這位皇帝的內心是得意的,是暢快的,爲了報復于謙,爲了洗刷曾經的屈辱,明英宗下令殺死了于謙。

這道命令是殘酷的,無數百姓痛哭,但是官員們卻沒有人出來阻止,于謙勇敢地走向了刑場,沒過多久就死在了他守護了那麼久的土地上。

于謙是明朝第一忠臣,他最後爲何會被明英宗所殺? 第2張

在這一天裏,錦衣衛去抄了他的家,結果這位明朝的宰相家裏沒有多餘的錢財,唯一一個被鎖上的房子裏,只有皇帝賜給他的賞賜物,其他的居然連個首飾都沒有。大明宰相廉潔至此,錦衣衛爲之落淚。聽聞此事,沒過多久行刑的劊子手也含淚自盡,因爲他覺得自己的罪孽無法容忍。

與此同時,在大臣沉默之際,後宮的太后得知了此事,也因此憤怒不滿,甚至絕食數日。

每當人們回顧這段歷史,都會由衷感到心痛,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彷彿天生就註定的是來拯救明朝的,但他又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任何東西,如同他的石灰吟一般。

事實上,明英宗後來也後悔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殺了于謙。但是對於當時的他而言,復仇的快感,讓他忽略了一切,他也許是痛恨于謙當年,否認他皇帝的位置,也許是痛恨北京保衛戰于謙用大炮對準他的恐懼。

但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英宗雖然是明君,但卻永遠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污點,而於謙雖然被冤殺,但是卻永遠活在大家的心目中。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