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失敗之後爲何再無翻身之地?真相是什麼

李自成失敗之後爲何再無翻身之地?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婦孺皆知的歷史著名大人物。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自成的軍隊之所以會一戰即潰,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政權,只是名義上的政權,實際上並不具備一個政權的職能,不論是李自成本人,還是其手下將領、軍隊,都沒有在滅亡明朝後適應新的身份,即使在攻破北京城後,他的軍隊仍然是以破壞爲主的流寇作爲,而沒有迅速轉化爲以建設爲主的新生政權。這種情況下,其軍隊只善於打順風仗,一旦遭遇失敗,很快便會鳥作獸散,戰敗自然演變成了潰敗。

大順沒有完全轉化爲新生政權,仍然以破壞爲主

李自成失敗之後爲何再無翻身之地?真相是什麼

縱觀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即使其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了大順政權,在擊殺孫傳庭之後也擁有了相對穩固的地盤,但實際上到其攻破北京城,滅亡明朝之後,他的大順政權仍然只是名義上的政權,並不具備一個新生政權的職能,實際上仍然是以破壞爲主的流寇。

流寇之所以難以剿滅,李自成等人之所以能對明朝造成毀滅性打擊,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負擔,完全是以破壞爲主的一支軍隊。崇禎十六年(1643年)之前,李自成的闖軍是典型的流寇,一路征戰完全以破壞爲主,是以摧毀大明的統治根基爲目的,而直到其創建了大順政權,甚至於攻破北京滅亡明朝之後,其軍隊仍然沒有改變這一做法,這從其進入北京之後的所作所爲就能看出來。

一個新生政權的建立,除了需要強大的軍隊和穩固的地盤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特點便在於,這個政權的存在將會以破壞爲主轉變爲以建設爲主,只有如此纔會使得這個政權迅速穩定下來,劉邦和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成功,而李自成之所以失敗,根源便在於此。

如果政權沒有徹底穩固下來,那麼它就根本沒有長期征戰的資本,一戰即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之所以將其仍然稱之爲流寇,根源也在於此處,以破壞爲主的軍隊可以迅速擴充兵力,但在戰敗之後也極容易潰散。縱觀歷朝歷代的義軍,它們總是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擴張兵力,但在遭遇戰敗之後軍隊數量又會迅速縮水的原因便在於此,流寇是完全沒有能力維持大量軍隊運轉的;同理,流寇的恢復能力實在有限,戰敗之後很難重振軍威。

李自成等人沒有完全適應新的角色,經年累月的戰爭耗盡了最後的民心

這個應該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沒有迅速轉化爲新生政權的根源。大順政權雖然得以建立,但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其手下的將領、謀士,乃至是普通士兵,都沒有迅速適應這個新的身份,其政權內部的運行模式與過去並無二致。

李自成失敗之後爲何再無翻身之地?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這一點集中體現在李自成的軍隊進入北京城後的所作所爲,最初階段軍隊還能夠接受約束,但很快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就變成了亂兵,對北京城是一頓禍害。歸根結底,就是他們並沒有將自己當做天下的主人,仍然處在一個破壞者、掠奪者的姿態。

同時,李自成的義軍之所以能最終滅亡明朝,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民心,無論是在起義階段的開倉放糧,還是之後提出的“均田免賦”口號,都是爲了收攏民心。然而在進入北京城後,由於李自成在滅亡明朝之後,並沒有迅速適應新的身份,沒有使自己的政權從破壞轉入重建,普通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轉,這使得民心不再爲其所擁有。

在得不到民心支持的情況下,李自成戰敗之後,即使想要站住腳,重新積聚力量再戰,也幾乎沒有可能,他只能選擇一路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