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景帝爲什麼容不下功臣周亞夫?

漢景帝爲什麼容不下功臣周亞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景帝爲什麼容不下功臣周亞夫?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漢景帝時期最有名的事件,非“七國之亂”不可。這是中央與地方諸侯國不可調和的產物,也正是這次七國之亂,讓中央完全改變了諸侯國尾大不掉的態勢。爲後世漢武帝“推恩令”的頒佈,徹底解決諸侯國的問題打下了基礎。

周亞夫,漢初開國功臣周勃之子,因非是長子,無法繼承周勃的爵位,本也可作爲功臣之後,無憂無慮度過一生。可老天就給了他一個發達的機會,他的哥哥周勝之因罪被判死刑,後漢文帝將周亞夫封爲條侯。

這些都是因父封茵,周亞夫真正能夠被皇帝賞識並重用,在於其軍事才能。文帝六年,匈奴進犯,文帝巡查了霸上、棘門、細柳三處軍營,唯獨周亞夫的細柳營軍紀嚴明,深得文帝賞識,文帝回長安後封周亞夫爲中尉。文帝駕崩前還將周亞夫推薦給景帝,

“關鍵時刻可以用之,可信”。

後來七國之亂的平定,果然證實了文帝的識人高明之處。

我們都知道,“七國之亂”能夠平定,最大的功臣非大將軍周亞夫莫屬。按理整個漢朝都是很少清洗功臣的,作爲漢景帝的力挽狂瀾之臣,爲何就讓漢景帝容不下呢?

首先,性格耿直,太講規矩

當年文帝巡視細柳營時,即使文帝出面也得通報才能進軍營,衛兵說

“軍中聞將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詔”。

在那個以禮爲上的時代,國家的一切都是皇帝的,小小的軍營都敢把國家老大擋住。雖然皇帝大度不予追究,但也給自己留下了個把柄。

第二,得罪竇太后的心尖尖——樑王

周亞夫能夠平定七國之亂,樑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阻礙並延緩了吳楚大軍的進攻鋒芒。當樑國無力支撐時,朝廷曾答應樑王增援請求,但周亞夫從全國戰事考慮,並沒有立即發兵救援。至此被樑王誤以爲周亞夫要置他於死地,故而記恨上週亞夫,在竇太后身邊吹風自然不可避免。

第三,得罪兩宮

竇太后也許是爲了緩和“婆媳矛盾”,竟建議景帝加封王皇后的兄長王信爲侯,景帝自然是心裏不太同意,因爲沒有先例,故而藉口與周亞夫商量。周亞夫發揮了直男的特性,搬出高祖誓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給懟了回去。此事結果必然得罪兩宮。

第四,得罪景帝

1)景帝時期,匈奴有五位小王投降,景帝從國家長遠戰略考量,想封五人爲侯。周亞夫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再一次發揮直男特性,

“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

這次景帝沒有聽從,仍然將五人封侯。2)漢景帝病重期間,交待太子母親慄姬要善待他留下的皇子和後宮們,慄姬卻顯得非常不耐煩,還趁機打擊報復往日不對付的嬪妃,並且也不認真照顧景帝。令她沒想到的是景帝后來好了,景帝想到這些就非常氣憤,不僅廢了慄姬,還準備把太子廢了。結果我們的這位周丞相再次以廢太子會動搖國本爲由懟了回去,令景帝是大爲的不滿。

其實看到這裏,我們很容易發現,周亞夫拒絕的都是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可見他做事都是從國家層面出發,一切按部就班地依法治國。

可即使因公得罪了掌權者,頂多也就是被撤職,不再啓用罷了。怎麼就會被景帝“整死”呢?

漢景帝爲什麼容不下功臣周亞夫?

這就要說到景帝的身體和太子的年幼了。

周亞夫從丞相位置撤下後賦閒在家,有次景帝爲了讓太子去熟悉軍營,特批周亞夫隨從。當週亞夫與太子來到軍營時,也許是出於對周亞夫的尊敬,士兵們非常熱情,周亞夫也沒有收斂自己,反而洋洋自得,對着太子像學生似得講解軍隊內容。

太子隨後將巡視軍營發生的事告知景帝,這就引起了景帝的警惕,因爲景帝身體不好,太子如果此時接位,皇位是否能夠穩固?

於是景帝計劃試探,就以賜宴爲名召周亞夫進宮,並故意不給餐具。周亞夫隨即對着身邊的侍從大喊大叫,景帝聽到後問:“此不足君所乎?”後把周亞夫趕出宴席,並感嘆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這次試探賜宴,景帝判斷周亞夫不能依照君主的意思辦事,給你肉吃你還想要餐具,老是遇事不滿意,怎麼能被新君所用並輔佐。

恰巧此時,有人舉報周亞夫購買大量兵器,意欲謀反。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景帝立馬派出欽差去質問周亞夫是否要造反,周亞夫答曰是陪葬,然而古代對於違制是非常忌諱的,特別是私自購買兵器,你生前不造反,難道想死後去造反嗎?於是景帝命令廷尉署拿下問話。因不願在廷尉署受辱,周亞夫到廷尉後絕食五日身亡。

周亞夫對於國家是忠誠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衆的。生前得罪了不少掌權者那是過程,私自購買陪葬盾甲那是誘因,根本原因是景帝爲了給太子營造和平的朝堂環境。

周亞夫的直男性格,治理軍隊尚屬可以,但放在朝堂那就是致命的,不懂得變通,爲人沒有城府。皇帝不怕你有能力,也不怕你沒有能力,就怕你有能力,又不聽話,就隨時會威脅到他的皇權。老皇帝也許能容忍,但新君能否駕馭得了呢?

因此,周亞夫的死,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君權時代的必然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