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秦第一名將,爲何在歷史上存在感不高?

大秦第一名將,爲何在歷史上存在感不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秦第一名將,爲何在歷史上存在感不高?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也是如此,關鍵幾步走對了,國力便會蒸蒸日上,一旦走錯後果將不堪設想,會走上魏國先強後弱的老路。

商鞅變法肯定算是秦國的崛起基礎,但變法不是目的,變強纔是,如果沒有戰略生存空間,變法圖強的目標就無法實現,秦國最大的生存空間在蜀地。

正是有了廣大的蜀地和豐富的物產,秦國從此才能在國力上傲視六國,可以說滅蜀之戰,纔是秦國國運的轉折點,而帥軍滅蜀的正是秦國的一代名將司馬錯。

大秦第一名將,爲何在歷史上存在感不高?

(01)力戰張儀

司馬錯是司馬遷的八世祖,他是秦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戰國策》裏專門收錄了一篇文章,就是司馬錯論伐蜀。

這是秦國的國運之戰,直接關係到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能不能把內部的高效率,轉化爲外部地盤和實力。

但是蜀國發生內亂,蜀國和巴國打了起來,蜀就是現在的四川,巴就是現在的重慶,這兩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政權,到了秦惠王時代,兩個國家打了起來,秦國準備趁此機會出兵。

大秦第一名將,爲何在歷史上存在感不高? 第2張

而恰巧此時韓國有點不老實了,派兵攻打秦國,這可是在公元前316年,離秦國統一還有一百年時間,韓國也不是那麼弱小,這一下子就爆發了,到底是先伐韓還是先伐蜀的爭論。

司馬錯主張先伐蜀,而反對的一方主張先伐韓,發對方在當時也是名滿天下非常厲害的人物,張儀。

張儀在戰國時代屬於縱橫家,對戰國國際局勢非常熟悉,對一件事情的利弊,能夠分析得非常清楚,張儀的主張也往往能夠得到秦王的認可,但是這一次他的對手是司馬錯,秦國曆史上絕對頂尖的戰略家和將軍。

張儀的主張很像擒賊先秦王的感覺,那就是力主先戰韓國,通過穩住魏國和楚國的政策,直接打擊周王室和韓國,佔了王室的九鼎,這樣就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居高臨下完成霸業。

這個主意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之後,實力已經開始變強,如果能夠拿到周王室的王鼎,釘在中原俯視羣雄,那成就霸業看起來指日可待呀。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司馬錯一出場就立馬讓張儀的主張顯得很危險,司馬錯先是說出了成就王業的三個條件,即地廣物豐,兵強民富,博德廣施。

但秦國目前地小民貧,尚不具備成就王業的條件,還是應該從小的地方入手,不易進攻韓國,而且蜀地有亂,這個時候師出有名,儘管那個時代早就禮樂崩壞了,但是你貿然出名總得有個理由,讓蜀地臣服,讓諸國沒有反對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進攻韓國和周王室,肯定會引發其他各個諸侯國的聯手進攻,這一點是目前秦國根本無法承受的,先攻擊地處偏僻的蜀國不會一起其他諸侯國的警覺。

最終秦王採用了司馬錯的主張,從日後的情況看,幸好秦王採用了司馬錯的主張,因爲此後就算是秦國有了富庶的蜀地,依然是難以很快消滅聯合起來的六國軍隊。

可想而知,如果採用張儀這種大而無當的策略,將會給秦國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張儀動動嘴皮子就行了,但司馬錯不但有戰略眼光,而且還有能力帶兵滅蜀,這才叫文武雙全。

(02)滅蜀平蜀治蜀

公元前316年司馬錯領兵攻擊蜀國,從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國,與蜀國軍隊在葭萌(今四川廣元)交戰,蜀王兵敗逃到武陽。

同年十月,秦軍滅亡蜀國 ,將蜀王貶號爲蜀侯,而任命陳莊出任蜀國相國, 秦國吞併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蜀國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因爲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好了,物產豐富,而其易守難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個如此好的地方,在加上易守難攻,所以蜀地是最容易出割據政權的地方。

歷史上中央朝廷派去攻蜀的官員很多都做了割據政權,陳莊被任命爲蜀地相國之後,很快就背叛秦國,司馬錯受命協助平定蜀地之亂,甘茂誅殺陳莊。

秦昭襄王六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亂,反叛秦國,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司馬錯誅殺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 ,蜀地之亂平定。

這是蜀地第一次納入秦國版圖,此後這種類似的事情會有很多,大一統之後的中國,蜀地一直都是作爲割據和反叛的最好場所,好山好水加易守難攻,總會輕易改變人的思想,想自立爲王,長期佔據這個好地方。

秦國得到蜀地之後,不但是對楚國形成了包圍之勢,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可以持續地對秦國進行輸出,從此秦國東征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援,而且秦人也沒了後顧之憂,這對於秦國統一天下,可以說在戰略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從此秦國邁入了,戰國時代超級大國的行列。

(03)白起的黃金搭檔

司馬錯一生都在爲秦國征戰,除了把蜀地納入版圖之外,在秦昭王時代,一直在爲秦國開疆拓土。

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人可似乎嶄露頭角,他就是白起,可以說早起的白起,就是跟着司馬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公元前295年,司馬錯當時擔任國尉,率領軍隊攻打魏國的襄城,奪取大小城池61座,公元前291年攻打韓國,奪取韓國的鄧地。

公元前286年,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的河內,秦軍打敗魏軍,魏國獻出安邑給秦國以求和,安邑可不是普通的城池,他可是魏國的起家之地,也是魏國原來的首都,佔領安邑之後,秦國的死地魏國,可以說對秦國已經沒有威脅了,從吳起時代的吊打秦國,到現在的被秦國吊打,司馬錯完成了秦國國力的徹底逆轉。

此後司馬錯還出兵楚國,奪取了大片土地,在白起成名之前,司馬錯就是秦國最厲害的將軍,爲秦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奇怪的是,提到秦國的將領,人們似乎很難想到司馬錯,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爲司馬錯的伐蜀實在是太有名了。

司馬錯論伐蜀,這文章實在是太有名氣了,給人一種司馬錯完全就是個戰略家的感覺,對時局的分析和把握,完全不輸諸葛亮,這在歷代人們心中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白起則純粹是將軍,一生征戰無數,爲秦國殺敵一百萬,實現了一個將軍能夠達到的最高榮譽,而且最後被迫自殺,最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哀思。

所以白起作爲戰神的名氣就特別大,反倒是奠定了秦國版圖重要一環的司馬錯作爲將軍這一面的名氣就沒那麼大了,文武雙全的一個人,當他的文跟武一樣的時候,可能戰功就沒那麼受人重視了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