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登基稱帝后爲何再也沒有生下一子?原因是什麼

朱棣登基稱帝后爲何再也沒有生下一子?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子多福一直是中國古代人最重要的事情,尤其王公貴族,繁衍子孫後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責任。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電視劇《山河月明》的熱播,讓明成祖朱棣的一生再次成爲熱門話題。但是朱棣奪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後,再沒生下一兒半女,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朱棣登基稱帝后爲何再也沒有生下一子?原因是什麼

一、后妃子女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帶領他的所謂“靖難軍”攻入南京城,奪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成爲了永樂皇帝。

稱帝后的朱棣,冊立正妻徐氏爲皇后,徐皇后在做了五年的皇后之後,於永樂五年(1407)七月病逝。

朱棣一生有四個兒子,即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簡王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此外,他還有五個閨女。這四子五女,都是朱棣奪位前出生的。

據說,在徐皇后死後,朱棣想續娶她的妹妹徐妙錦,但是徐妙錦與哥哥徐輝祖一樣,都是支持建文帝、反對朱棣奪位的反對派,對朱棣奪取皇位的行爲十分仇視,又怎肯嫁給這個姐夫呢?

朱棣威脅說:朕是天子,你不嫁給朕,還想嫁給什麼樣的丈夫?徐妙錦自此以後便出家當尼姑了,一輩子不嫁人。

朱棣像他爹朱元璋一樣,在徐皇后死後不再冊立皇后,宮中一切事務由一個王氏貴妃主持。據說,這位王貴妃與當年的婆婆馬皇后一樣,十分賢德,安慰着愈發蒼老和性情越來越暴躁的朱棣,沒少爲羣臣在丈夫面前說好話,使許多大臣免受懲處,太子朱高熾也對她十分敬重。王貴妃死於永樂十八年(1420),朱棣十分傷心。

朱棣奪位後,曾冊立靖難功臣張玉的女兒爲貴妃,權氏爲賢妃,任氏爲順妃,王氏爲昭容,李氏爲昭儀,呂氏爲婕妤,崔氏爲美人,等等。其中,除了張氏、王氏之外,其餘的妃嬪都是從朝鮮王朝納娶的。

由此可見,朱棣的後宮妃嬪也並不算太少。

二、後宮醜事

朱棣登基稱帝后爲何再也沒有生下一子?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在這些妃嬪中,明成祖朱棣十分寵愛來自朝鮮王朝的賢妃權氏。永樂八年(1410),他發動第一次親征漠北的戰爭,把其他的妃嬪都留在了京師南京城,唯獨帶了權氏去。

可惜的是,由於長時間的征戰,跋山涉水,征途苦累,加之烽煙瀰漫環境惡劣,危險常常不期而至,令人膽戰心驚,貌美如花又嬌嫩體弱的權氏實在是經受不起,病死在回京的路上,最後葬在了山東。

權氏死後,朱棣十分悲痛。偏在此時,後宮中有人就此做文章,將事情給鬧大了。

一個宮女因爲個人恩怨,誣陷一個呂姓的宮女,對朱棣說權氏賢妃不是病死的,是呂氏暗地裏給毒死的。朱棣正在爲美人之死悲痛之時,聞訊勃然大怒,不僅殺死了呂氏宮女,還將與此事有牽連的宦官、宮女賜死數百人,興起了大獄。

但這事兒並沒有就此結束。

不久,一個與呂姓宮女關係要好的、同樣姓呂的宮女,還有一個姓魚的宮女,與宦官偷偷摸摸有了私情,被人告密到了朱棣那。按理說,宮女、宦官對食成菜戶結好的事兒歷朝歷代都有,並不稀奇,但是一旦告到皇帝那就成了個事兒,尤其是朱棣正在神經敏感之時。他下令抓捕呂氏、魚氏宮女,但是二人聞訊後,唯恐受到嚴懲,就畏罪自殺了。

當事人已死,按說此事兒也就算了結了,但是朱棣偏不,他下令嚴刑拷打與此事有關的人,一個婢女受刑不過,被屈打成招,承認了呂氏、魚氏等人有弒君的惡念。

意圖弒君,這還了得!朱棣得知後,下令將與此事有牽連的人全部抓捕,宮裏的人相互攀咬,一下子牽涉到二千多人,被全部殺害,縱使是太子朱高熾出面求情也沒用。

在處死宮女、宦官時,朱棣親自到場觀刑,以解心頭之恨。但是,場上發生的一幕卻打臉了,讓朱棣徹底瘋狂了。

有的宮女見朱棣來了,覺得反正也是一死,索性豁出去了,將宮中的醜事抖摟了出來,對着朱棣大罵:“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意思是:是你自己陽衰,不頂用,所以我們才與年少寺人有私,這事兒能怨我們嗎?

三、原因分析

朱棣登基稱帝后爲何再也沒有生下一子?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當時的宮人,有許多來自朝鮮王朝,所以在《李朝實錄》中保存了這些材料,這些內容在明朝的官方正史、即使是私人筆記中也是萬萬不會出現,也沒人敢記載的。

朱棣晚年宮中的生活不幸福,在這裏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他晚年身體多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自身的生理能力,儘管後宮妃嬪成羣,但是又有什麼用?後宮的女人青春年少,卻無法得到正常的生理滿足,出現了令他不能接受的事兒,釀成了悲劇大獄。

朱棣何嘗不想像他爹朱元璋那樣多子多女呢!可是,因爲身體原因,已經不能夠了,縱使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也對此沒有辦法。由此,他的子女都是在奪位前生下的,做皇帝后一個子女也沒能生育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生理上的缺陷,會影響到人的心理。既然在宮中失去了男人的自信,他索性遠離被女人圍繞的後宮,多出去走走。這或許也是明成祖多次親征漠北的一個原因吧。揮師北伐,這種在戰場上拼殺的生活,比起令他頭痛的後宮生活,更能讓他感受到人生的快慰、生活的樂趣。正因如此,儘管他最後三次親征漠北,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進行,而實際上都是無功而返,還遭到了羣臣的極力反對,但他仍然堅持。即使在平時,他也很少居住在京師南京城,而是住在他當初封藩的北平;明朝遷都北京後,他又常年在外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