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史上唯一嫁給三位皇帝的女子!在正史記載中,歷嫁三位皇帝的女子,唯南北朝時期爾朱英娥一人。

然而,三任丈夫帶給她的不是榮耀、幸福、真愛,而是一幕幕幽怨悲憤、爾虞我詐和世態炎涼。在爭權奪利的博弈裏,在血腥恐怖的政變中,在虛情假意的屋檐下,爾朱英娥如同一葉扁舟,一顆棋子,一個象徵,被隨意安插在歷史的某個截面。如果說,王朝更替,后妃的災難往往隨夫君一起降臨。這些后妃成爲他人之妻後,道不盡無窮的心酸和淚水,那麼一身侍三帝的爾朱英娥則是不幸女人中最不幸的一位女人。

在正史記載中,歷嫁三位皇帝的女子,爾朱英娥一人。從孝明帝元詡的偏妃,到孝莊帝元子攸的皇后,再到神武帝高歡的別室,在爭權奪利的博弈裏,在血腥恐怖的政變中,她倔強的生命,也最終隨着高歡的離去而悲壯隕落。

爾朱英娥,生年不詳,北秀容(今山西朔縣)人,北魏權臣爾朱榮之女。北魏遷都洛陽後,整個王朝在歌舞昇平中迅速腐化下來,軍隊的戰鬥力也大大衰減。爲了鎮壓邊境的六鎮叛亂,孝明帝不得不依靠驍勇強悍的爾朱榮。叛亂平息後,孝明帝爲了表示寵遇,不僅爲爾朱榮加官進爵,而且將爾朱英娥納入後宮,成爲一名偏妃。雖然有幸成爲皇帝的女人,但孝明帝除了和母親胡太后爭權,就是和他最寵愛的潘妃喝酒,別的女人很少能夠得到寵愛。幾年的孤苦寂寞,讓正處於花季妙齡的爾朱英娥,一天天成爲鬱鬱寡歡的深宮怨婦。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北魏武泰元年(528),孝明帝密令爾朱榮領兵進京助他奪權,胡太后聞訊後將其毒死,並逼迫爾朱英娥等衆妃出家爲尼。旋即,爾朱榮以討伐胡太后爲名發動“河陰之變”,將胡太后等兩千餘人投入黃河淹死,擁立元子攸爲皇帝,即孝莊帝。爾朱榮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爲了監視孝莊帝,控制北魏王朝,進而謀求自立,他命女兒蓄髮還俗,並逼迫孝莊帝將爾朱英娥立爲皇后。起初,孝莊帝考慮到爾朱英娥曾是孝明帝的妃子,按輩分是自己的堂嬸,心裏極不情願。爾朱榮便授意旁人引經據典,力勸皇帝要認清形勢,孝莊帝只得就範。

從受氣的妃子搖身變成正牌皇后,爾朱英娥一時風光無限。爾朱英娥本來就性格爽直,如今有了父親爲她撐腰,脾氣變得更加暴躁,動輒給孝莊帝臉色看,夫妻關係一直不太好。孝莊帝是一條血性十足的漢子,雖然表面上對爾朱榮、爾朱英娥唯唯諾諾,聽之任之,但無時無刻不想搬掉壓在他頭上的這兩座大山。後來,爾朱英娥懷孕了,而孝莊帝剷除爾朱榮的計劃也隨之誕生,即以爾朱英娥和她肚裏的孩子爲誘餌,騙爾朱榮進宮,然後伺機殺掉。爾朱英娥,從爾朱榮安插在女婿身邊的一顆棋子,轉型成爲孝莊帝剷除岳父的一張王牌。

北魏永安三年(530),爾朱英娥懷孕九個月時,孝莊帝派人向爾朱榮道喜,謊稱皇后生下皇子,請他進宮慶賀。爾朱榮聽後大喜過望,不顧親信的勸告和提醒,毫無防備地帶人奔入皇宮。見到孝莊帝,未等爾朱榮開口,孝莊帝手下兩人便提刀殺了過來。爾朱榮馬上驚起,直奔御座想挾持孝莊帝抵抗。早就“橫刀膝下”的孝莊帝用刀順勢直刺其腹,一代梟雄應聲斃命,隨行人員皆被殺。翻身後,孝莊帝對爾朱英娥還算心慈手軟,畢竟皇后肚子裏的孩子是他的親骨肉。遭此變故,爾朱英娥的傲氣蕩然無存,換來的則是朝不保夕的恐懼。

孩子出生後,孝莊帝很興奮,“大赦天下,文武百僚泛二級”,爾朱英娥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然而,僅過了兩個月,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率兵殺進洛陽,要爲爾朱榮報仇。由於“事出倉卒,禁衛不守”,孝莊帝被擒,皇子被殺。幾天後,孝莊帝也被縊死。痛失愛子和夫君,爾朱英娥肝腸寸斷,精神恍惚。不久,高歡控制了北魏局勢。爲了平衡各方面利益,高歡納了很多高門女子爲別室,其中就有爾朱英娥。高歡雖然未曾稱帝,但他卻是北魏王朝的實際掌權者,又是北齊王朝的草創者,而且死後被追尊爲“神武皇帝”,堪稱一代帝王。

高歡對爾朱英娥非常恭敬和尊重,史載“神武納爲別室,敬重逾於婁妃,見必束帶,自稱下官。”高歡對爾朱英娥如此,可見她在高歡心目中的分量。當然,分量歸分量,愛情是愛情,這是兩碼事。夫妻之間的生活氣氛搞得如此莊重厲穆,只能證明一件事,這兩個人並不是正兒八經過日子。對於高歡來說,爾朱英娥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用價值。前朝皇帝的老婆都成了他的女人了,北魏乃至後來的東魏王朝誰還能比他大?受夠了前兩任丈夫傀儡似的窩囊氣,爾朱英娥對高歡的男子漢氣概相當滿意,併爲高歡生下了高浟和高凝兩個兒子。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2張

後來,爾朱英娥厭倦了這種虛情假意,索性再次出家爲尼。高歡出資爲她建了一座寺廟,“後爲尼,神武爲起佛寺”。東魏武定五年(547),高歡染病去世,身在佛門的爾朱英娥早已看破紅塵,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悲傷。高洋建立北齊後,封高浟彭城景思王,爾朱英娥也被封爲彭城太妃。過去的都過去了,該了的都了了,爾朱英娥原以爲能伴隨青燈古佛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不料高洋“狂酒,將無禮”。如果爾朱英娥是個柔弱女子倒也罷了,可她偏偏是一個“引長弓斜射飛烏,一發而中”的武林高手,所以死活不從,“遂遇禍”。

北齊天保七年(556),爾朱英娥爲了捍衛貞潔,竟死在了高洋的刀下。從深宮幽怨到頤指氣使,從寄人籬下到以死抗爭,生命中的喜樂煩憂,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爾朱英娥甘苦自知。爾朱英娥的命運,隨着家族的興衰而轉折,隨着丈夫的更換而起伏。她一生三次嫁人,經歷了初婚的抑鬱、再婚的悲喜和三婚的淡泊;她一生身處三朝,見證了北魏的覆亡、東魏的沉淪和北齊的崛起。她的遭際,在歷史的變遷中,在歲月的沖刷下,被記載於史的不過寥寥數語。然而,她有幸嫁給三位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爾朱英娥如何三次嫁皇帝

第一次婚姻——嫁給北魏孝明帝

爾朱英娥最初嫁給北魏孝明帝做妃子,封爲“嬪”。婆母靈太后專橫,對妃嬪們很壓制,因此她一直沒有生育。孝明帝母子權力衝突很嚴重,武泰元年(528年),靈太后竟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年僅19歲的孝明帝,然後立孝明帝剛剛出生的幼女元姑娘爲皇帝,不久又改立臨洮王世子三歲的元釗爲帝,並命令孝明帝的妃嬪們全部做了尼姑。靈太后的做法引起野心勃勃的大軍閥爾朱榮(爾朱英娥父親)的不滿。不久,爾朱榮製造了“河陰之變”,將胡太后、剛剛繼位年僅3歲的幼主元釗投入黃河淹死,又殺死二千多名皇族和大臣,由此控制了北魏的朝廷。

第二次婚姻——孝莊帝

爾朱榮一直圖謀稱帝自立,但怕衆人不服,就擁立元子攸爲帝,把大女兒爾朱英娥從尼姑庵接出,立爲孝莊帝的皇后。爾朱英娥個性強直,依靠父親的威勢,對丈夫很不客氣,一旦丈夫對嬪妃們過於親近時她就呵斥說:“天子由我家置立,今便如此,我父本日即自作,今亦複決?”

永安三年(530年),爾朱英娥懷孕將產。孝莊帝不甘心做傀儡皇帝,借爾朱英娥生子之機,殺死了入宮探望外孫的爾朱榮,爾朱榮的長子爾朱菩提(爾朱英娥的弟弟)等30人隨之入宮,也都被伏兵所殺。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3張

後來,爾朱榮的從侄、即爾朱英娥的族兄汾陽刺史爾朱兆和爾朱世隆共謀,推戴太原太守兼併州事長廣王元曄即位,隨後闖入宮中污辱妃嬪、虜掠財物,並將爾朱英娥的新生兒子搶來,當面摔死在牀下。她的丈夫24歲的孝莊帝元子攸被送晉陽拘禁。不久爾朱兆就將他縊殺,同時又殺死河間王元寬及其妻子(爾朱英娥的妹妹)。爾朱英娥被軟禁宮中。

第三次婚姻——北齊高歡

此後不久,新興的軍閥高歡擊敗爾朱氏,殺爾朱世隆和新皇帝元恭,爾朱兆兵敗自殺。孤苦伶仃、被困後宮的爾朱英娥則被高歡俘虜,納爲側室。高歡很寵愛她,並且對她敬重超過正妻婁昭君,見必束帶請安,自稱“下官”,逐漸打動了爾朱英娥的心,爾朱英娥和高歡生下二子高攸、高凝,頗得高歡喜愛。高歡欲改立她爲正妃、高攸爲世子。因司馬子如勸諫而作罷。

爾朱英娥的兩個幼弟爾朱文暢、爾朱文略因爲姐姐而得到高歡照顧,爾朱文暢成年後成爲東魏儀同兼肆州刺史。545年正月間,爾朱文暢與丞相司馬任胄、都督鄭仲禮等合謀,計劃乘正月十五夜觀“打簇戲”之機暗殺高歡,進而立爾朱文暢爲皇帝,事發,都被處死。高歡看在爾朱英娥的份上,繼續厚待她僅存的弟弟爾朱文略。並且遺令恕其十死。北齊時期,爾朱文略恃此益橫,終因與平秦王拿一個漂亮的婢女和一匹千里馬打賭輸掉後殘酷地“殺馬及婢,以二銀器盛婢頭馬肉”,而被處死正法。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4張

北齊時高攸封彭城王,爾朱英娥也被封爲彭城太妃。高歡的兒子高洋即北齊皇帝位以後,統治後期酗酒狂暴。天保七年(556年)竟要佔有爾朱英娥,爾朱英娥抵死不從,被高洋一刀殺死。

其實,歷史上一女嫁多夫的列子也不少,比如春秋時期的“紅顏禍水”夏姬,唐朝一代女皇武則天,清朝赫赫有名的孝莊皇太后等等。下面小編爲你盤點一下歷史上多次改嫁的女名人們!

歷史上多次改嫁的女人排行榜

1、夏姬——改嫁九次,當了十次寡婦的古代極品

 古代極品寡婦:中國的春秋時期,有一個美麗絕倫的女人,她有着傾國傾城的美貌,凡是見到她的男人,都被她的容顏所折服。她的一生“三爲王后,七爲夫人”,卻都以受守寡告終,因爲她,一個國家覆滅了,連英雄蓋世的一代霸主楚莊王,也差點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響了春秋時期的歷史進程……

姬來自鄭國,早年嫁給了陳國的一位叫御叔的男人,生了兒子,叫夏徵舒。御叔很早就死去了,可是夏姬的青春猶在,這就要寡婦門前是非多了!陳國的君主看上她了:我們國家還有這麼個寶貝呢?與此同時,儀行父和孔寧兩個公卿級的人物也看上她了。反正丈夫也死了,在家裏閒着也是閒着,一個也是轟着,兩個也是趕着,夏姬照單全收,一律來者不拒。

他們三個就沒日沒夜地往夏姬家競賽似的跑。晚上到夏姬家去,白天在朝中,每個人手裏邊都有夏姬私贈的內衣,還拿着相互顯擺:你看你有,我也有。這按史書說法,就是“公卿宣淫”,是不正經的。

當時有個叫泄冶的大臣站出來指責他們,於是孔寧、儀行父就合起夥來把泄冶給殺掉了。這一下就沒了攔擋了,他們就變本加厲成天地往夏姬家跑。有一次,三人又來到夏家喝酒。三杯酒下了肚子,就不說人話了。陳靈公指着夏徵舒說:你瞧,他長得像你。他指的是儀行父和孔寧中的一個。那二人也不吃虧,反過來說:我們瞧他怎麼長得又像你?

他們在這兒合夥不說人話,就惹惱了夏徵舒。夏徵舒不是小孩子了,聽到三人評說自己的相貌,就要有所行動了。這場宴會結束的時候,陳靈公、孔寧、儀行父歪歪斜斜往外走,走到門口的時候,正對着馬棚,突然發現,夏徵舒已經擺好強弓大弩正等着他們呢!三人還沒反應過來,夏徵舒就射了一箭,一下就把陳靈公射個正着,陳靈公當場就死了。孔寧和儀行父一看君主被射死了,酒都醒了,撒腿就跑。夏徵舒再射第二箭時,已經連人影都沒有了。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5張

夏徵舒弒殺了風流君主後,居然一不做二不休地繼位稱君!反正儀行父、孔寧不是說他長得像陳靈公嗎,那夏徵舒想,保不齊我就是陳靈公的私生子,雖說是龜兒子,可龜兒子也是兒子,我就乾脆做了君主吧!

消息傳出去之後,楚莊王馬上派兵進入陳國,不費吹灰之力就滅掉陳國。之後,楚莊王忽然想要見見這位夏姬,主要是好奇,這個女人能亡一個國家,到底怎麼回事?這一瞧,不得了啊,他頓時沒了魂了!那點兒君主的高傲自尊、男人那點兒不得了,自以爲是,自命不凡,全都被打垮了。一時間他就像過了電一樣,渾身都麻了!心裏想,陳靈公死在這個人身上,也挺值的!於是楚莊王就提出來,這個女人真是從來沒見過的、匪夷所思的美,我要娶她!楚莊王也魂不守舍,中了夏姬的邪了。但因爲大臣申公巫臣極力反對,只好作罷。

這時候,楚國大司馬子反,也站出來說:君主不是不娶夏姬了嗎?那就該輪到我了,我娶她!他也看上這女人了!申公巫臣又站出來勸阻說:這個女人可不祥,你看她搞死多少人了,最早那個叫子蠻,然後是御叔,然後是陳靈公、孔寧、儀行父,哪個得了好了?子反一聽這話,堅挺的慾望登時就縮了。

楚莊王把夏姬賞賜給一個叫連尹襄老的人,這也是楚國的一個貴族。後來,襄老也在邲之戰中被人射死了。連尹襄老有個兒子叫黑腰,黑腰看着這個後媽,也控制不住自己,他們倆之間,就又不清不楚了。

這時又有一個人站出來要娶夏姬,就是申公巫臣本人!他說:娶夏姬這個女人不道義,不道義,我認了。娶她是要短命的,短命我也認了!總而言之,他是瞎子害眼——豁出去了!他讓夏姬藉着給連尹襄老收屍的理由從楚國來到了鄭國,因爲申公巫臣一時沒有機會離開楚國,二人就在空中“結了婚。等到多年以後,楚莊王死了,他纔有機會離開楚國跟夏姬團圓,成爲她的新一任丈夫。

消息傳到楚國,一下子讓一個人氣炸了肺,這個人就是子反。好你個申公巫臣,你不讓這個娶,不讓那個娶,原來你給自己留着呢!於是,子反就聯合了子重,殺了申公巫臣家族的人,還私分了申公巫臣家族的財產。申公巫臣心中憤恨不已,就向晉國建議聯合正在崛起的吳國,對楚國形成夾擊之勢!自此以後,吳國的軍事技術突飛猛進,軍力迅速強大。他們開始伐楚、伐取巢、徐這些歸順了楚國的小邦,東南一帶的蠻夷人羣開始歸依吳國,吳國不斷在楚國的東南騷擾襲擊楚國,子重在一次與吳打仗戰敗後,突發急病身亡!

這就是一個女人帶來的歷史變化。其一,楚國從此有了嚴重的後顧之憂。不得不向晉國提出”彌兵“的要求。春秋的歷史由此轉入後期階段。其二,從此以後,霸主的爭奪多了角色,那就是吳國和越國。晉國可以在楚國身後培植力量,楚國人也可以有樣學樣,在吳國的身後培植越國!歷史就這樣一報還一報地向前滾動變化着。

2、楊貴妃:18歲嫁給李帽後改嫁李隆基

楊貴妃名玉環,出生在名門,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不但識文斷字,誦經讀典,而且通曉音律,能歌善舞,18歲就嫁給了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郎才女貌,日子倒也過得滋潤。不料平地生波,半路地來了個第三者。這個第三者就是操着國家前途和萬民生殺大權的公公玄宗李隆基,且不要說楊玉環無可奈何,就連老公壽王李瑁,心裏疼得滴血,也只是乾着急沒有辦法。今人竟有撰文讚揚楊貴妃“爲追求愛情敢於衝破世俗觀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詩人李商隱在《驪山有感》中毫不避諱,刺諷曰:“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此詩直接把公公與兒媳在驪山洗澡這樣的醜事抖落出來,赤裸裸地揭開了玄宗利用皇權豪奪兒媳爲妻的“亂倫”行徑,和壽王尷尬的處境。

公公搶走兒子的媳婦,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唐代雖然開放,也不至於開放到連倫理綱常也不要了。李隆基倒也有“辦法”,先讓楊玉環出家進入道觀,號太真。經過這麼一過渡,然後再接進宮,冊封爲貴妃。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6張

李隆基奪走楊玉環,時年61歲,楊美女27歲,兩人年齡相差34歲。隨後,楊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當上兵部尚書,兩個哥哥當上殿中少監和附馬都尉,三個姐姐依次封爲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就連遊手好閒的堂兄楊釗都當上了宰相,又賜名曰“國忠”。“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從此,“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楊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大詩人杜牧路過華清宮,不由得想起這個故事,批評玄宗:“致遠物以悅婦人,窮人之力,絕人之命,有所不顧”,並寫詩諷曰:“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玄宗與楊貴妃墜入愛河不能自拔,天天“緩歌漫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不料樂極生悲,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眼看着“乾兒子”安祿山的叛軍攻破了潼關要隘,唐玄宗只好倉惶西逃,到了興平縣的馬嵬驛時,李隆基的御林軍發生兵變,要求唐玄宗殺了楊國忠。楊國忠死得很慘,屍體被肢解了,頭還掛在驛門上。士兵們還不甘休,還要殺了楊貴妃,否則不放心。這恐怕是御林軍司令陳玄禮的主意,怕的是楊貴妃爾後報復。唐玄宗在兩難之中肯定選擇軍隊,就讓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承擔了戰亂的責任,給這出悲劇的女主角、傾國傾城的美女的生命畫上了休止符,給大大小小、有名無名的文人提供了創作的素材。

“安史之亂”平息後,唐玄宗從四川迴歸,要親自去馬嵬安葬貴妃,經勸阻才改派他人把楊貴妃安葬在馬嵬坡上,帶回身上一個香囊,玄宗見物生情,“朝夕視之而欷噓焉”。金代詩人高有隣寫詩諷曰:“事去君王無奈何,荒墳三尺馬嵬坡;歸去枉爲香囊泣,不道生靈淚更多。”

現在,從西安到寶雞的公路途經興平縣境的馬嵬,就可看到楊貴妃墓。此後,白居易寫出了著名的《長恨歌》,《長生殿》《貴妃醉酒》等戲劇長演不衰,文人的詩作不斷。

3、太平公主:兩次婚史

第一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爲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爲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爲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駙馬薛紹,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還正懷着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事後,武則天爲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實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7張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其實並不是因爲武承嗣生病,最重要的原因是武承嗣離政治中心太近了,因爲她的第一次婚姻多多少少是由於政治原因而破滅。所以,太平公主不想再重蹈覆轍)。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這次婚姻被認爲是武則天爲了保護太平公主而採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爲成爲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

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4、武則天:嫁給的兩位父子皇帝

先是嫁給唐太宗李世民爲低級妃嬪——才人,後來出家後還俗嫁給唐高宗李治爲高級妃嬪——昭儀,之後做了唐高宗的第二任皇后。

唐太宗爲唐高宗之父,武則天原爲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之人,被唐太宗寵幸,後因馴服烈馬之事而顯露出的才幹令唐太宗反感而失寵。在此期間,與時爲太子的唐高宗產生曖昧關係。唐太宗死後,根據當時規定,被先帝寵幸而無子的武則天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爲尼,後又遇已登基的唐高宗,有孕,被接入宮。此後,一步步登上後位,直至成立大周,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據《立武后詔》所說,當然是在太宗在世之時,亦即李治“昔在儲貳”之際。但我們能夠把這一時間說得更確切一些。宋人程大昌所撰之《考古編》卷一○“立武后”條稱:“高宗欲易置中宮,顧命大臣合力竭諫,皆不之聽,竟廢王氏,立武氏。武,故太宗才人也,而立之,其於世間公議,若略無畏憚者矣。然其立詔曰:‘武氏往以才行,選人後庭,譽重椒鬧,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故(筆者案:政字之誤)君之錫,已經八載;必能訓範六宮,母儀萬姓。可立爲皇后。’”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8張

此記載與《資治通鑑》可互相補充而成相對完整的文字:“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人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恆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之錫,已經八載;必能訓範六宮,母儀萬姓。可立爲皇后。”是詔完璧與否,我們已無從知曉,而引起我們注意的則是《考古編》中“事同政君之錫,已經八載”之語。

據《資治通鑑》,唐高宗《立武后詔》頒於永徽六年(655)十月,以此往前推八年,則爲貞觀二十一年(647)十月以前[相隔八年爲貞觀二十年(646)]。也就是說唐太宗把自己的才人武則天賞賜給其子李治,在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死前兩年,或許竟在三年之前。

而恰恰在貞觀二十年,我們看到了武則天和李治廝混所具備的時間條件。《舊唐書》卷八○《褚遂良傳》稱:“(貞觀)二十年,太宗於寢殿側別置一院,令太子居,絕不令往東宮。”當貞觀二十年之時,唐太宗竟然在寢殿之側,“別置一院,令太子居,絕不令往東宮”。這就是《立武后詔》中“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之註腳。當時,李治虛歲十九,武則天年齡稍長一些,但約略相當。妙齡男女,同處一地,做些出軌之事,亦在情理之中。而唐太宗竟因此而將武氏賞賜於太子李治,則其社會開放程度可爲高矣。

5、孝莊:下嫁給小叔子多爾袞

孝莊太后下嫁是清朝三大疑案之一,那麼,孝莊真的下嫁給多爾袞了嗎?

爲什麼她會嫁給一個比自己身份低的男人呢?這到底是真是假呢?現在就讓我們認識一個真實的孝莊太后,以及她是否真的下嫁給多爾袞的事實真相!從百度搜索,有過這樣的記載:“[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所以他完全有身份和地位配得上孝莊,在電視劇[孝莊祕史]中,我們得知孝莊與多爾袞在年輕時有過一段感情經歷,兩個人感情非常好,可到最後因爲某種原因而分開,後又因某種關係重新結合到一起了。可孝莊畢竟是皇太后,下嫁給多爾袞豈不是太委屈自己了嗎?然而,有關孝莊下嫁多爾袞的事實真相卻非常模糊,尤其是有很多傳言,例如:孝莊下嫁多爾袞是爲了保護順治帝的龍椅,我覺得這點極其不可信.

摘自百度一段記載:孝莊在31歲時喪夫,32歲來到北京,49歲時喪子,75歲即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去世,至此她已經在關內生活了近半個世紀,接受了漢族棺葬的習俗,而她的丈夫皇太極已經逝世44年,是按照滿洲的習俗火葬,早已在關外瀋陽的昭陵入土爲安。所以對於自己的後事,孝莊太皇太后向皇孫康熙帝有過交代:“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爲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就是說,她不願意驚動太宗皇太極的亡靈,而願意陪伴英年早逝的兒子順治。太皇太后死後葬在清東陵的遺命,給皇孫康熙帝出了一道難題:既不能違背祖宗之制,又不能違抗祖母之命,怎麼辦?康熙帝最後採取了一個臨時舉措,把太皇太后生前在紫禁城裏最喜歡住的寢宮拆了,搬到東陵風水牆外,修起一座“暫安奉殿”,將孝莊太皇太后的梓宮(棺材)暫時安置在那裏。直到康熙帝逝世,他一直沒有解決祖母陵寢的難題。”

史上最“牛”女子竟嫁給三位皇帝:是幸運還是悲劇? 第9張

當然這段話是摘自百度記載,還原一個真實的孝莊,但至於孝莊是否真的下嫁多爾袞還是個解不開的迷。我記得前年我們去清東陵時,講解員給我們講述過關於孝莊下嫁的故事,她說,孝莊與多爾袞確實有過一段不可告人的感情糾葛,讓後人值得探討與懷疑,在我們看來他們的確結了婚,可這些都只是電視劇播放出來的影像而已,究竟是不是真實的?我們也無從查證,因爲我們並非當時的人類,哪裏瞭解他們的事情呢?有關孝莊下嫁的事實真相,我想還是讓孝莊自己告訴我們吧!

孝莊簡歷:孝莊皇后——輔佐三代清帝的女人。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部落之長)寨桑的女兒,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有絕色,性機敏。1625年,年僅十三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爲妻,與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極爲妻。婚後生有三女,固倫雍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淑哲長公主。1636年皇太極稱 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爲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臨,尊莊妃爲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

孝莊太后是一位史上人人皆知的太后,非常了不起,尤其是在當時,甚至是後來的朝代都非常敬佩孝莊的精神,她爲國爲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母親以及妻子,至於下嫁多爾袞的事實,到底是真實還是虛擬?想必只有她自己知道吧,我們無權過問,也不無權干涉,但對於她是否下嫁,我們還是充滿了好奇心的。可是由於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只能從表面判斷了。據說:孝莊文皇后天生麗質稱得上清朝前期的絕代佳人。她臨事處置沉靜果斷,早在皇太極時期,孝莊文皇后就‘贊助內政’,爲皇太極出力。

她爲順治帝穩定了江山,爲康熙打下了社稷,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母親和妻子。在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亂時,孝莊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亂,爲順治帝以及康熙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輔佐了兩朝皇帝。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歲,爲『孝莊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