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義宣最後功敗垂成,主要是名將魯爽的兩次酗酒

劉義宣最後功敗垂成,主要是名將魯爽的兩次酗酒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北朝時期,有一場發生在南郡王劉義宣和孝武帝劉駿之間的重要戰爭。按劉宋朝廷當時的形勢,如果劉義宣憑藉他在荊襄一帶的長期經營,再加上被稱爲“萬人敵”的魯爽等勇將支持,若無意外之失即可成大事——成立一個相對“正常溫和”的劉宋政權。

然而,劉義宣最後的功敗垂成,竟歸因於其極爲信賴的名將魯爽的兩次酗酒,教訓至爲深刻。

劉義宣最後功敗垂成,主要是名將魯爽的兩次酗酒

魯爽與劉義宣相交已久,劉義宣本欲藉其勇力以成大事。孝建元年二月,劉義宣派密使通告魯爽,約定於秋季共同舉事。不料,接書時魯爽正在喝酒,喝醉了的他連日期都沒有看清,便不分青紅皁白立即起兵行動,同時還派人告知他的弟弟魯瑜一同起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義宣等人只好在倉促間共同起兵,導致這件關係生死存亡的大事件在時機和準備上先失一籌。

後來,魯爽率軍直出歷陽,從採石渡江,計劃與另一支友軍水陸兩路一起沿江而下,直逼金陵。按照他的這一作戰計劃,只要一舉擊潰孝武帝派出的薛安都部,便可以直入金陵,覆滅昏庸的孝武帝統治。可惜的是,當魯爽所部與薛安都軍兵鋒相交時,卻再次因爲喝多了酒,竟然“無力被刃”,以致被本來不是他對手的薛安都毫不費力地斬於馬下,魯爽軍隊失去主帥,很快便被擊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弟弟魯瑜也被部下斬殺。後來,劉義宣也因爲沒有魯爽軍隊的呼應支持而失敗被殺。

近1500年後,當我們回望這段歷史,不由思及綿延中華數千年的“酒文化”,以及諸多因酒而亡國亡政亡身的深刻教訓。據《世本·作篇》記載,最早發明造酒技術的儀狄、杜康,均是大禹時代的臣屬。據說,禹在飲了儀狄獻上的酒之後就對酒本能地心生恐懼,他說:“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並因此而“疏儀狄,絕旨酒”(語見《戰國策·魏策二》)。即禹不但戒酒,還從此遠離用酒來討好自己的儀狄。然而,禹的孫子太康不但迷戀女色,而且狂飲不已,最後在一次出京遊獵時,京城和大片國土被夷羿攻佔,太康成爲華夏史上第一個因酒喪政之君。後來復國的夏朝末帝夏桀更是酒色之徒,據說他在皇宮修造的酒池大得可以航船,夏桀則日夜與王后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最後把夏朝推向了滅亡的境地

商朝的末帝紂王更是在宮中“積糟爲丘,流酒爲池”,還在酒池邊“懸肉爲林,使男女裸身相逐其間,爲長夜之飲”,據說紂王君臣一次曾連續喝酒七天七夜,紂王最後不但國家被周朝覆滅,自己也是葬身火海。基於商紂失國的教訓,新建立的周朝大臣周公專門作了一篇《酒誥》以訓誡他的後人:“告以紂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史記·衛康叔世家》)把“酒”和“色”列爲紂亡的主要原因。基於此,周公要求前往衛國上任的康叔及其治下的臣屬們“剛制於酒!”——即“絕對不能喝酒酗酒”。在《酒誥》裏,周公做出了“剛性規定和要求”:如果是隨康叔到衛國的周人有“羣飲”(類似於今天的大宴賓客)行爲,則“盡執拘以歸於周,予其殺”,也就是要統統逮起來押回都城,殺了他們。周公《酒誥》可謂史上最嚴的戒酒令。

然而,到了周公的後人周厲王、幽王時期,酗酒之風再次興盛,其中周厲王“荒沉於酒,淫於婦人”,周幽王則“飲酒流湎,倡優在前,以夜續晝”。周朝經兩個“酒徒色棍”的“折騰”後終趨崩潰。春秋戰國時期,因酒誤國亡政者更是舉不勝舉。其中最典型的是戰國末年的宋康王,這位曾經先後打敗齊國、楚國和魏國的勇武之王,本有可能使宋國成爲戰國“第八大國”。然而,小勝之後的他卻開始沉溺於酒色。據傳他在喝酒時,臣下和百姓必須在旁邊和周圍“山呼萬歲”以爲其“助興”。正因爲如此,康王在位時宋國最終被齊國所滅。後世的齊國名相鄒忌因此說:“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歷史上也有因戒酒而成大功的正面範例。據《新序·刺奢》記載,戰國初年,晉國執政大臣趙襄子一次設酒宴待客,連喝五天五夜,興致依然很濃,他頗爲自己的酒量自豪。這時,一個名叫優莫的侍者反諷道,那您就繼續喝吧!當年紂王喝了七日七夜,您比紂王還差兩天兩夜呢。趙襄子聽到這句話頓時警醒了:我豈不是也要完蛋了?趙襄子聽從優莫的諫言,當即停止了長夜之飲,奮發求治,最終成爲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開國君主,成就了一世英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