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虎嘯龍吟》講述的是蜀魏兩國軍師之間的對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抱着克服中原的雄心抱負,毅然決定親自北伐抗魏,曹睿被迫啓用司馬懿出山,纔有了電視劇中強強對決,才智相拼的好戲。那麼精於治國的諸葛亮在蜀弱魏強的局面下爲什麼要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執意北伐呢?

 1、劉備的託孤之恩

劉備在臨終之際語重心長告訴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一番遺囑實際上把蜀國所有的前途命運交付給諸葛亮,飽含了君對臣的絕對信任和無比期望。這種信任和期望在劉備死後慢慢轉變成一種巨大壓力,諸葛亮也自稱“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因此他南破孟獲,北伐中原,高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政治宣言,極大鼓舞並凝聚了民心士氣,進一步的明確了戰爭的正義性。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第2張

諸葛亮怎麼可能不知道魏強蜀弱的實際情況,更不是不知道軍旅生死茫然的道理和北伐之戰凶多吉少的結局,然而他感激先主知遇之恩,追思先帝的遺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成先帝之遺志。“水鑑至明而醜者忘怒,以其無私也”,這正是諸葛亮被稱爲“千古一相”的人格魅力所在。

 2、“東和北拒”的戰略構想

早在諸葛亮出山之前,他就在隆中提出了“東和北拒”的戰略構想,而當他成爲蜀國軍事、經濟的實際領導者時,蜀國卻成爲了三國中勢力最爲弱小的,那麼聯吳抗曹就具有更大的戰略意義。因爲這時魏國的軍事戰略中心已經放在勢力僅次於其的吳國上,蜀國主動出擊,既能減輕吳國的戰略壓力,又能有效牽制魏國,使魏國既無法集中精力經營吳國,又無力追擊蜀國,陷入兩面爲難的局面,正如“二戰”時,德國要求日本牽制蘇聯。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第3張

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諸葛亮作爲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政治家,以他獨有的戰略眼光,力排衆議,提出北伐中原的戰略目標,可以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上是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北伐,進可以在魏吳對峙的局面趁機擴充蜀國的勢力,退可以最大限度的鞏固三國鼎立的局面。如果一味的偏安一偶,堅持保守防禦的方法,魏國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在古代信息條件、兵力運輸不發達的情況下,蜀吳對魏國大軍的突襲,防禦起來將十分艱難而被動。而主動北伐,就能夠化被動爲主動,變弱爲強,有效的牽制魏國。

3、“天時、地利、人和”分析北伐大局

首先說天時,劉備創業之除當時正逢亂世,人無定主,正是羣雄混戰的時候,那時候靜觀其變,伺機而出尚可爲王;而到了諸葛亮的時候,三分天下,敵強我弱的大局已定,不主動出擊就是坐以待斃。再說地利,魏國佔據了北方的大量領土,在軍事、民事資源上具有絕對優勢,又逐漸從戰亂中恢復經濟,這種潛在實力是蜀國遠遠無法比擬的。最後說人和,創業之初蜀地可以說集天下之英豪,而到了諸葛亮的時候,許多大將相繼過世,而魏國佔據中原的大量人才資源,這也遠遠是蜀國所不具備。也就是說,魏國在綜合國力上佔據絕對優勢,並不斷恢復壯大,如果不北伐,玩持久戰,蜀吳只能眼睜睜看魏國做大,最後難逃厄運

分析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了北伐的意義重大且勢在必行,那麼通過北伐武侯的目的真正達到了嗎?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第4張

顯然,武侯的最終的戰略意圖當然沒有達到,反而某種意義上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棋逢對手,戰略相剋

武侯的戰略意圖被司馬懿完全看穿,同樣具有高超的謀略和軍事才能的司馬懿,針對諸葛亮的“東和北拒”牽制戰術,轉而採取的是消耗戰略,即依靠魏國強大的國力作爲後盾與遠道而來蜀國進行持久戰鬥,不主動出擊與冒然追擊,採用騷擾和攻擊蜀國後勤線的方法,拖垮蜀國,使得其不戰自敗。

第二,戰術持重,缺乏機動

武侯指揮作戰風格謹慎而持重,曾一度拒絕魏延奇襲子午谷,直取長安的做法,跟魏國基本也是進行的攻城戰爲主,這在敵強我弱的持久戰情況下是很難佔到便宜(參考我軍運動戰勝利的經驗)。

 第三,後方不穩,缺乏支持。

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朝廷中阻力重重,基本沒有團隊支持,雖然後世我們感嘆這位大戰略家的遠見卓識,不過當時以劉禪爲代表蜀國團隊貪圖享樂,怯戰思安,可以說是很低配的,遠遠不如曹睿集團,爲北伐數次無功而返埋下了伏筆。長時間的北伐戰爭大大消耗了蜀國的國力,最終諸葛亮本人也將星隕落,客死五丈原。

劉備死後諸葛亮爲何執意北伐?不是孤獨一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齊具 第5張

龍虎相鬥,兩敗俱傷。《虎嘯龍吟》劇中司馬懿望着孔明死後留下的留下的棋局,不禁黯然形傷,若有所失。贏得了百年難遇對手卻失掉了千載難逢的知己,讓後人唏噓不已。

參考資料:《三國志》及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