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具備一些,爲啥不廢掉劉禪?

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具備一些,爲啥不廢掉劉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之前哭着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具備一些,爲啥不廢掉劉禪?

這段話的白話意思是——你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將來必能使國家安定,成就統一大業。

我那兒子你能輔佐就輔佐,他要不行你就廢了他,你自己來當皇帝。

這話貌似真誠讓國,實際上是在試探,諸葛亮不是傻子,當然能聽出老領導的弦外之音。

他這是不放心自己啊,於是起誓發願:“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死後,做爲託孤輔政的首席大臣——諸葛亮是否產生過廢掉劉禪,自己單幹的念頭呢?

《三國志》記載:同爲輔政的重臣李嚴曾經試探過諸葛亮,他曾勸諸葛亮模仿曹操“加九錫,晉封王爵。”

諸葛亮態度曖昧,他既不同意,也不反對,竟然表示滅掉魏國後可以考慮。

所謂的“加九錫”就是由皇帝賜給重臣九種禮器,當年王莽、曹操都曾接受過,可以說是逼皇帝禪位的前奏。

曹操加九錫,受封魏王,可能考慮時機不成熟,篡奪皇位的任務最終由兒子曹丕完成。

曹丕篡漢成功之後,“加九錫”幾乎成了謀逆的代名詞,諸葛亮難道不忌諱嗎?

從其表現看,權傾朝野,獨攬大權,事無鉅細,不僅北伐大事自己決斷,就連百姓偷雞摸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過問。

劉禪偶爾提出一些不同意見,諸葛亮統統駁回,非常強勢,劉禪在種環境裏工作,就算是有天大本事,也發揮不出來。

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具備一些,爲啥不廢掉劉禪呢?

除了北伐屢屢無功而返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接班人素質不行。

天時、地利、人和,諸葛亮都具備一些,爲啥不廢掉劉禪? 第2張

諸葛亮一旦取代劉禪,他的兒子就成了接班人,其唯一的兒子諸葛瞻資質平平,而且年齡太小,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

三國亂世,連成年人都無法穩坐江山,保不齊哪天被人幹掉,更何況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娃。

諸葛亮正是深思熟慮,清醒意識到了這一點,纔沒有進一步採取行動。

諸葛亮對兒子的評價是:“嫌其早成,恐不爲重器耳”,就是說他不可能成大器。

諸葛亮對兒子的評價是否準確呢?看看他長大後的表現。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將鄧艾伐蜀,諸葛瞻領着兒子諸葛尚、大將張遵、李球、黃崇等人率軍迎敵,因不聽黃崇“速速佔領險要之地,不要讓魏軍佔據平原”的建議,諸葛瞻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鄧艾長驅直入,蜀軍只好退守綿竹,鄧艾遣使誘降,諸葛瞻怒斬來使,與張遵等人出城與魏軍決戰,在沙場陣亡,蜀軍慘敗。諸葛瞻雖然名過其實,但還算是個忠君愛國的好人。

反觀劉禪,這位被諷刺爲“扶不起來的阿斗”,三國君主之中,他是在位時間最長的,達四十一年,如果他沒有政治手腕,缺乏治國智慧,他的兄弟劉永不可能坐視不管。

劉禪獨攬大權近三十年,諸葛瞻顯然跟劉禪不能相提並論。

東晉史學家幹寶對諸葛瞻的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