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多面皇帝”楊堅,勤政親民的背後竟也是一代暴君!

“多面皇帝”楊堅,勤政親民的背後竟也是一代暴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中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中,秦朝與隋朝最爲典型。但隋朝的開創者隋文帝楊堅好像名氣並不太大,既比不上前面的秦始皇,更不如他的兒子“花花大少”楊廣。也許是秦始皇與楊廣皆爲暴君的緣故,敲剝天下、殘虐百姓反而更容易被記住。

其實楊堅是位對人類歷史做出重要貢獻的傑出帝王。美國人麥克·哈特所著《人類百位名人排座次》一書中,隋文帝楊堅赫然在冊,其他兩位中國封建帝王則分別爲秦始皇和成吉思汗。楊堅比後者毫不遜色,中國魏晉南北朝分裂局面持續了數百年之久,楊堅成功地統一了中國。他完成的政治統一局面維持了幾個世紀,作爲他這項政績的結果是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史載楊堅“有威容,外鈍木而內明敏,有大略”。更鮮爲人知的是,他還是一個被歷史掩蓋的“多面皇帝”。

“多面皇帝”楊堅,勤政親民的背後竟也是一代暴君!

儉樸與奢華共存

開國皇帝大多生活儉樸,因爲他們知道創業的艱難。但具有楊堅那樣儉德的帝王卻不多見,這種儉德不但表裏如一,而且貫穿始終。當他在北周做高官時,私人生活就非常儉樸,幾乎到了寒酸的地步,等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弼大臣時,依然不改本色,並把儉樸倡導爲全朝的風氣。當上皇帝后,他以“成由儉、敗由奢”爲座右銘。他告誡太子楊勇說:我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興,歷觀前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隋文帝的內宮,可能是歷代最簡陋的宮廷了,后妃宮女的衣服及日常用具,均有嚴格的供應制度,不得逾越私取半毫,若有破損,必加以補綴再用。楊堅的飲食很簡單,除了必需的宴會,每餐至多一小盤肉。他本人的寢宮,全是布幔布帳。他擯棄金玉、錦繡與所有器玩。有個相州刺史豆盧通進獻精美的綢緞,他竟下令當殿焚燬,以此阻絕各地官員各種名目的進獻。《隋書·文帝紀》記載:“帝令行禁止,上下化之。”文帝一朝,上自王公大臣,下自富商大賈,穿的不過是布帛,裝飾的不過是銅鐵骨角,儉樸蔚然成風。

但人性是複雜的,多面的。儉樸的隋文帝也有奢侈的傾向,只是沒有充分暴露而已。北周的都城設在長安,因長期戰亂已殘破不堪。新王朝應有萬物更新的形象,隋文帝決定在長安另外擇地營建新都,命宇文愷主持營造,名爲大興城。大力征發民力,集中了全國的工匠,爲營築新都城花費了不少錢財。但爲了帝國的形象,他認爲無可厚非。公元593年,他又下令在岐州造仁壽宮,工程由親信楊素負責。楊素爲了討得楊堅的歡心,大發役夫,削山填谷。勞工的待遇是非人的,在皮鞭棍棒下,輾轉溝壑,死於非命者達萬餘人,人民怨聲載道。楊堅得知此事後,有些不悅。但當他看到仁壽新宮時,卻爲豪華氣象笑逐顏開,誇楊素是大大的忠臣。四年後他又大興土木,從京城到仁壽宮之間,連建十二所行宮,所耗費人力物力是可想而知的。堅守儉德是難的,難在要克服追求享樂的慾望,努力剋制這種慾望的隋文帝稍一鬆懈,便爲佞臣所誤,違背了他信守的初衷。

勤政親民與濫刑好殺

勤政使楊堅成爲明君。他每天堅持上朝,聽取臣下奏報,甚至到日落西山,仍然精神不減地端坐朝堂。他常利用閒暇,乘輿四處訪問,路上遇到上表者,便停下來,親自詳細詢問,極有耐心。他還派遣使者去各地採聽風俗,由此,官場得失,民間疾苦,帝國的現狀,盡在他的掌握之中。親民更使楊堅深得民心。他懂得民衆纔是國家的根本,要保住江山社稷,必須考慮到農民的利益。即位之初,他就將五千頭官牛分賜給貧苦農民,後來又多次推出降低稅役、輕徭薄賦、寬恤民力的政令。關中鬧饑荒,他派人前去了解百姓的飲食情況,有人帶來百姓吃的豆屑雜糠,他涕淚俱下,遍示羣臣,沉痛地自我檢討,爲懲罰自己,他撤去御膳,不近酒肉達一月。楊堅到泰山封禪,途中遇到大量饑民,車隊行走困難,他下令警衛部隊不得驅逐,從而出現奇觀:饑民與御仗混同而行。他騎着馬,見有扶老攜幼者,或引馬讓路,或爲之安慰。經艱險之地,必令左右幫扶百姓。

“多面皇帝”楊堅,勤政親民的背後竟也是一代暴君! 第2張

在強調儒家以德治國的同時,楊堅又是相當偏愛法家理論的。他深信韓非“法術勢”三位一體的理論。他以勢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以術來駕馭羣臣,以法來對違法現象矯枉過正。從而,他又是喜怒無常的、隨心所欲的、變幻莫測的,以此不讓朝臣熟悉他,窺破他。自登上龍椅之後,猜忌、嚴苛、喜怒無常的秉性就暴露無遺。在金殿上打人,是楊堅的拿手好戲。大臣們稍不如他意,就會當廷挨他的杖責。他心情不好時,一天要打數人。他常嫌執行杖責的人下手太輕,甚至懷疑他們手下留情而將其推出斬首。如此一來,行刑者無不狠如虎狼,故常有人當堂死於杖下。大臣有過失要受罰,但沒有過失也會無端遭殃。侍郎辛亶穿紅褲上朝,楊堅認爲他是爲了“厭蠱”,也即是避邪,而穿着避邪的衣服上朝,豈不是視他老人家爲邪惡?當即不分青紅皁白,推出去砍頭。有一御史,奉命監督軍紀,有武官軍服不整,佩劍沒有掛好,御史沒有上奏彈劾,楊堅得知,立即下令殺死御史。理由很簡單:你是御史,爲何放縱他們如此?諫議大夫毛思祖進言勸阻,也被處死。爲了明察羣臣,他派左右心腹四處打探,官員即使犯有小過失,他也必不輕饒,量以重罪。爲了考察官吏是否貪污受賄,他竟搞起“釣魚”的勾當,他暗地派人送去錢帛,一旦有受者,立即處以死刑。

楊堅到了晚年,用法更加嚴酷,濫殺無辜。武庫院內長了野草,他便殺了武庫令數十人。大臣獨孤師私下接受了外國客人一隻鸚鵡,竟也被他下令斬首。楊堅對朝臣如此,那對草民呢?更是視如草芥了。開皇十五年(即597年)的法令公佈:“盜邊糧一升者,皆斬。”十七年又頒佈更嚴酷的法令:盜一錢以上者皆棄市,知情不報者,連坐。三人共盜一瓜,事發即死。隋文帝用嚴刑的目的,是爲了防止官場發生腐敗,防止官員不盡職守,防止犯罪現象在民間蔓延。然而他置法律於不顧,憑自己好惡主觀來草菅人命,從而製造了恐怖氣氛。

用刑過濫,好殺成性,不遵法律準繩的楊堅有暴君之嫌。

創新制度與破壞舊制

隋文帝楊堅治國確是“大手筆”的。爲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在政治、經濟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他改革官制,以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爲最高政權機構,開創了隋唐以後的三省六部制。他又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改州、郡、縣三級製爲州、縣兩級制。廢除州郡自闢僚佐的制度,規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免。他制定了一種防禦原則,規定省級官員不能在本省做官,以防官徇私情,重用親友,同時也防止他們建立威脅皇權的基地。在經濟上,繼續實行均田制與租調力役制,並開創了以交納絹布代役的“庸”。隋文帝所進行的最重要的改革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開皇十八年,廢除九品官人法,實行科舉制。這一制度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出現一個來自社會各階層、由官吏和行政管理人員組成的具有相當能力的科舉機構。

“多面皇帝”楊堅,勤政親民的背後竟也是一代暴君! 第3張

但楊堅在創新制度的同時,又破壞了一項根深蒂固的舊制度——嫡長子繼承製。中國的封建王朝是“家天下”,“家天下”是按照宗法制度父子相傳的。因而一個君主是否能夠選擇到能託付大任的繼承人,是保證基業綿延長久的關鍵。隋文帝在這方面,鑄下了不可彌補的大錯。他強行拋棄了嫡長子繼承製度,廢長立幼,捨棄了生性較爲仁厚而不會作假的長子楊勇,卻被善於巧言令色、善於僞裝自己的次子楊廣所迷惑,改立後者爲太子,結果,社稷的繼承者成了社稷的掘墓人。當然,隋文帝未能汲取秦始皇暴政導致二世而亡的教訓,他濫用刑法也爲隋煬帝的胡作非爲提供了基礎。

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楊堅難辭其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