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裴子野南朝著名文史學家生平簡介,有哪些成就?

裴子野南朝著名文史學家生平簡介,有哪些成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裴子野(469—530),字幾原,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寓居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南朝齊樑間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孫。官至鴻臚卿。因曾祖裴松之於宋時任吳興郡故鄣令而留寓,故宅在今安吉縣境內。南齊時,裴子野曾任諸暨縣令,在縣不行鞭罰,縣民有爭,以理曉喻,史稱“百姓稱悅,合境無訟”。裴松之受詔續修何承天《宋史》未成而卒,子野據沈約《宋書》刪撰爲《宋略》20卷以竟先業。沈約覽後嘆道:“吾弗逮也。”南樑時,裴子野任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起居注。不久,因其博識,升通直員外郎。梁武帝稱子野“其形雖弱,其文甚壯”,諸詔誥敕令皆命其撰稿。後官至中書侍郎。在朝廷任官十餘年,默然靜守,安貧樂道,僅起茅屋數間,妻兒常苦飢寒。晚年篤信佛教。著作甚豐,有抄合後漢事40卷、《衆僧傳》20卷、《方國伎圖》1卷、文集20卷等。

裴子野南朝著名文史學家生平簡介,有哪些成就?

幼年時期

裴子野出生於世族家庭,曾祖裴松之,南朝宋太中大夫,曾爲《三國志》作注;祖父裴駰,南齊中郎外兵參軍,著有《史記集解》,都是著名史學家;父裴昭明,南齊通直散騎常侍。裴子野出生後母親病逝,由祖母殷氏撫養。殷氏“柔明有文義,以章句授之”。不幸,在他九歲時,祖母也去逝了。裴子野悲痛萬分,哀毀過人。

少年時期

裴子野聰穎早慧,勤奮好學,少年時代就以善於著述文章聞名。年輕時即開始步入仕途,初任南齊武陵王國左常侍,後爲江夏王參軍。南齊中興二年(502年),父裴昭明去世,裴子野辭官回鄉。正在這時,南齊王朝也被蕭樑王朝替代了。

青年時期

蕭樑初始,樑尚書僕射範雲很讚美裴子野的文才、品行,準備上表推薦他,可惜未奏就突然去世了。當時文學家任昉頗負盛名,很多文人投靠到他門下,請求推薦仕官,唯獨裴子野不願走這條捷徑,爲此任昉很惱火,不在朝廷爲他說好話。過了很久,裴子野才任安成王參軍,兼廷尉正。廷尉是掌刑獄的機構,一次廷尉上奏一件判獄,裴子野不在場,同僚們代他簽了名。誰知,梁武帝對此案很不滿意,把辦案的人全撤了,裴子野也在其中。有人勸他把事情真相講明,可官復原職。裴子野笑着說:“丟官固然可惜,我豈能靠訴訟辯解當官呢?’他在家呆了很久,終無悔意。著名無神論者範縝在朝中任國子博士,與裴子野素未相逢,卻很敬佩他的學識和爲人,上奏請朝廷將自己的官職讓給裴子野。朝廷以裴子野資歷太淺爲由,未予採納。過了很久他才任尚書比部郎,仁威記室參軍,後又任諸暨(今浙江諸暨)令。任職期間,以理取信於民,“百姓稱悅,合境無訟。”數年後,裴子野被吏部尚書徐勉推薦爲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起居注。後又兼中書通事舍人,掌中書詔誥,不久又遷中書侍郎。樑大通元年(527年)轉鴻臚卿、領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530年),死於任上,終年六十二歲。

中年時期

裴子野仕官期間,忠子職守,任勞任怨,且爲政清廉,是—塵不染的清官。他把朝廷的俸祿分攤給生活困難的親戚朋友,自己則與妻子恆苦飢寒,居住在數間茅草屋內,“唯以教海爲本”。晚年信奉佛教,嚴守戒律,病重期間“遺命儉約,務在節制’。裴子野死後,梁武帝爲之流涕,親下詔書,稱“文史足用,廉白自居。諡曰貞子”。據說過去,五品以上的官職纔有諡號, 裴子野“以令望見嘉”破了先例。裴子野下葬,湘東王蕭繹親自寫墓誌銘,藏在墓葬中,邵陵王蕭綸爲他立墓誌,立於墓道中,“羨道列志, 自此始焉”。子裴謇,官至通直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