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鄭和下西洋 可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鄭和下西洋 可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405年,正是明朝永樂三年,初夏的一天,一支龐大的船隊從蘇州太倉劉家港揚帆出發,順風南下,開始了長達兩年的遠航之旅。

這就是舉世皆知的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從1405年到1431年,26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一共進行了七次下西洋壯舉。這七次下西洋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遠洋冒險活動。半個世紀以後,歐洲航海家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才啓動他們的冒險之旅;

——這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船隻最多的船隊。船隊船隻數量在200艘以上,船員數量則多達2萬多人。麥哲倫的船隊只有5條簡陋的船隻,哥倫布第一次航行也只有3條小帆船;

——這是那時候持續最久、到達最遠的遠海上航行。每一次下西洋,持續時間短則一年有餘,長則兩年多。最遠曾達東非、紅海和美洲一帶;

 

鄭和下西洋 可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網絡配圖

   ——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和組織協調水平,也是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船隊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船上2萬多人,各司其責,井井有條,顯示出高超的組織協調水平。

然而,浩浩蕩蕩的鄭和七次下西洋,並沒有給當時的明朝帝國帶來什麼改變。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半個世紀後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的冒險之旅,無一例外地將他們所在的國家帶入殖民帝國時代。

麥哲倫、達·伽馬所在的葡萄牙,哥倫布所在的西班牙,本來是一個彈丸之國,名不見經傳,卻經過遠洋冒險,成功開拓海上貿易路線,並進行海外殖民擴張,先後成爲殖民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鄭和下西洋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所進行的遠洋冒險活動,從一開始就是抱着殖民的目的,而不是單純的科學探險。

以麥哲倫爲例,他還沒開始遠洋冒險時,就是一名葡萄牙軍官,多次參加殖民戰爭。他之所以要進行遠洋冒險,是爲了尋找並獲得香料羣島的控制權,以此來壟斷世界香料貿易。在冒險中,麥哲倫體現出殘忍的一面。他們抵達馬里亞納羣島後,因爲島上居民偷了船上一些物品,就大開殺戒,殺死了7個當地居民,還防火燒掉他們的房屋和小船。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衆說紛紜。

一種說法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種說法是宣揚大明威德,即“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種說法是包抄帖木兒帝國、掃蕩張士誠舊部等。

  

鄭和下西洋 可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第2張

網絡配圖

   不管是什麼目的,都與“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海外擴張”沒有多大的聯繫。實際上,鄭和下西洋一開始就帶着濃厚的政治意味,而不是經濟目的。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可不是讓他去與海外國家做生意,而是通過展示軍事力量,逼迫海外國家派遣貢使到中國覲見,恢復朝貢。

其實,在宋朝時期,中國的海外貿易十分頻繁、發達。宋朝沿海對外貿易港口達到20餘處之多,進出口貨物達410種以上,與中南半島、南海諸國、大食諸國、西亞諸國保持着緊密的貿易往來關係。而且除了官府經營,私商經營尤其蓬勃。

可是,到了明朝,朝廷對私商經營持禁止態度,以至於“片板不許下海”。使得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雖然看上去浩浩蕩蕩,“雲帆蔽日”,實際上卻是“孤帆遠影”。在這支龐大船隊的後面,沒有也不允許有民間海商的船隊跟隨。

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只不過是明朝統治者爲了滿足“天朝上國”體面而進行的一場政治遊戲,註定不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收益。當然就遠遠不能談上利用這次寶貴的遠洋冒險航行,來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海外擴張,從而變成世界最早的日不落帝國。

  

鄭和下西洋 可爲何沒把中國變成日不落帝國? 第3張

網絡配圖

   事實上,由於鄭和下西洋,耗費巨大,使得國庫嚴重超支,“支費浩繁,庫藏爲虛”,而貿易換來的寶物不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國庫收入,因此遭到越來越多官員的反對。鄭和下西洋最終壽終正寢,甚至連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賬目等,都遭到銷燬藏匿。

古代中國就這樣錯過了一次在近代崛起的機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