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驃騎驍將霍去病是怎麼讓匈奴手足無措的?

揭祕:驃騎驍將霍去病是怎麼讓匈奴手足無措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霍去病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如今讀漢朝故事,常常感慨於有那麼多傳奇——或孤軍堅守,任狂風暴雨也不屈服,或數人遠征,雖九死一生亦不放棄;有殺出重圍的悍勇,有戰勝孤獨的堅韌,有千里奔襲的自信,有以硬碰硬的豪邁……這般氣度,如同霍去病墓前的"馬踏匈奴"石像,一點都不花哨雕琢,跟繁瑣俗豔無關,但其中的血性與力量,雖已凝固靜默千年,仍能感覺噴薄而出。

揭祕:驃騎驍將霍去病是怎麼讓匈奴手足無措的?

李白的一首《胡無人》曾經這樣寫道:"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霍去病,(生卒於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河東平陽人(即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他的少年之時是在奴婢下人羣中度過的,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他的父親是平陽縣的一個衙役,曾在平陽公主(即漢武帝之姐)家中當差,母親是公主家的一個婢女。霍去病少年之時的一大樂趣,便是跟隨衛青習練騎射,不久他的擊技就有了很大的進步,長成了一個寡言少語但智勇兼備的青年。

揭祕:驃騎驍將霍去病是怎麼讓匈奴手足無措的? 第2張

出於姨母衛子夫的緣故,霍去病在十八歲之時就做了天子侍中(皇帝身邊護衛安全的官)。就在這一年,他隨大將軍衛青參加了與匈奴右賢王爭奪河南地區(即今河套地區)的最後一戰。他率領着八百輕騎,距大軍數百里之距,乘匈奴不備,選擇了於己有利進攻的目標,最後出奇制勝,斬殺敵兵千人,首戰告捷,也因此而被封爲"冠軍侯"。

在此此後,匈奴主力遠遁漠北,河西走廊的匈奴勢孤力薄。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封爲"驃騎將軍",率騎兵萬人從隴西出發,進擊河西匈奴右賢王各部(匈奴統管西部地方的最高長官),計時六天連續攻破了五個部落,險些活捉了匈奴單于之子,這也引起了匈奴的重視,加強了防禦及構築了工事。霍去病命令全體將士口銜竹,馬摘鈴,悄悄沿焉支山(即今甘肅省山丹縣)東急軸一千多裏至皋蘭山(即今甘肅省蘭州市南面)下,與盧候、析蘭二人進行了短兵相接的交戰。

在當時,漢軍因長途跋涉,人馬已睏乏不堪,但隨着霍去病一聲高呼,躍馬馳前,連擊敵軍,漢軍的士氣又再次大振,奮勇斬殺析蘭二王及其部屬近九百餘人,俘獲了渾邪王之子。於同年的夏天,霍去病又與公孫敖率領數萬騎兵從北地郡(即今甘肅永昌西)出發,進攻匈奴右賢王,以企圖徹底消滅河西匈奴。

由於沿焉支山北前進的公孫敖部屬迷失了道路,沒有按期會合,霍去病便隨機應變,率軍穿過居延海(即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兩千多裏,從連山麓(即今甘肅張掖西北)猛擊渾邪,休屠二王側翼,斬敵三萬餘人,迫使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由此而悲歌道:"失我焉支山,使我婦人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揭祕:驃騎驍將霍去病是怎麼讓匈奴手足無措的? 第3張

由於匈奴單于欲以固守不力,將渾邪、休屠二王問罪,同年的秋天,匈奴二王決定降漢。漢武帝唯恐是詐降之術,便命霍去病率領一萬餘騎前去受降,霍去病尚在途中,休屠王便開始後悔,渾邪王情急之下刺殺了休屠王,收編了他的軍隊。

驚聞這場突變的霍去病便率軍渡過黃河,下令全軍在四萬餘匈奴部衆面前列陣進逼。這時渾邪王部屬之中尚有很多並無誠意投降大漢的人,他們紛紛調轉馬頭就跑,陣營異常地混亂。霍去病當機立斷,飛馬躍入渾邪王陣中,抓住渾邪王,穩住了匈奴各部;再通過幾個回合的談判,命渾邪王斬殺了八千名作亂官兵,派人護送渾邪王趕赴長安,自己率領幾萬匈奴兵,功成而歸。

漠北之戰,也是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南宋辛棄疾的詞中所說"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用的就是這個典故。封狼居胥是古代中國軍人的最高榮譽,只可惜,"元嘉"不是強漢,世間再無霍去病。

漢朝把歸附的匈奴部衆安置在隴西等五郡關塞附近,又沿祁連山至鹽澤(即今新疆羅布泊)修築邊防城塞,在原休屠王、渾邪王駐地分設武威、張掖兩郡,酒泉、敦煌統稱爲"河西四郡",既約束了匈奴,又打開了通向西域的門路。

公元前11年,漢朝決定派衛青、霍去病率騎兵五萬,步兵幾十萬人合圍頂北。霍去病出代都(即今河北前縣一帶)右北平(今河北平泉縣一帶),分兵越過沙漠,在與單于作戰方面,霍去病大膽地任用了部分降漢的匈奴人以及留居匈奴。遠征匈奴之後的兩年,霍去病就因病而去世了,年僅二十四歲。漢武帝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由披鐵甲的官兵列隊將靈樞護送到自己的茂陵東,葬於仿祁連山狀的高大墓中,墓前還有漢武帝爲表彰其功勳而豎立的十四座大型圓雕石刻。上面鐫刻着他的座右銘:"匈奴未滅,何以爲家!"

霍去病是個有情有義有血性的青年,雖然很遺憾在23歲就猝然離世,但他沒有經歷壯年的欲求、中年的油膩、老年的悲鳴,他沒有時間去談養生,沒有時間去追求歲月靜好,沒有時間去研究厚黑學,也沒有時間去經歷政治的複雜與嚴酷,載沉載浮。他留給歷史的背影,就是一個青年英雄。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奠定了"漢人"這個詞。也正是在漢代,中國人第一次有了強烈的國家意識,有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責任感。"漢人""漢族""漢語""漢字"……一直延續至今,流淌着無窮的自信與自豪。

今天回溯歷史,可以說是漢匈之戰,影響了漢朝人的集體性格與氣質,而漢朝人的集體性格與氣質,又幫助漢朝取得了對匈奴輝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