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如何當上皇帝 從小立志反腐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如何當上皇帝 從小立志反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憤然喊出:“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苦,視之漠然,心實怒之。”因此,他立志反元、反腐。

不少有關民主法治、反腐倡廉的文章中談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的文章以朱元璋爲例,談論我國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我也想從朱元璋反腐與搞腐的經歷中,談談看到的幾個問題,也許對反腐倡廉有一些參考作用。

一、朱元璋鐵腕反腐

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很小就給地主放牛。1344年,他家鄉安徽鳳陽一帶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蟲災、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兄相繼死於旬日之內”。十七歲的朱元璋無依無靠,就到附近的皇覺寺當了和尚。不久,寺廟打發他以“化緣”爲名去乞討。在三年的“遊方僧”生涯中,他走遍了安徽、河南許多地方。親眼看到元朝末年貪官污吏奪取民財,強佔民女。廣大農民被田賦、徭役盤剝得背井離鄉,死在路上。他憤然喊出:“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苦,視之漠然,心實怒之。”因此,他立志反元、反腐。

1、整飭軍紀

朱元璋二十五歲棄僧從戎,投到以郭子興爲頭領的反元部隊——紅巾軍中。

在郭子興部隊的基礎上,逐漸招募了很多農民,還通過招降、俘虜、規勸等方法,收編了許多元朝官軍和其他反元集團的人。他們大多是農民出身,受過元朝官、兵和豪紳欺壓,有反元的積極性,但農民意識嚴重,生活散漫,自私自利。這支部隊在郭子興死後由朱元璋率領,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許多將領和士兵就出現了居功自傲、違法亂紀現象。特別是來自元軍和其他反元集團的人,原來就紀律很差,歸順以後惡習未除,一有戰功,就有恃無恐,肆意橫行,強佔民財民田,霸佔民女,嗜酒妄殺。面對這種現象,朱元璋就把整軍當做反腐的當務之急,狠抓不怠。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如何當上皇帝 從小立志反腐

網絡配圖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一月,朱元璋受郭子興之命初任“總兵”去增援和陽。先到和陽的是郭子興的內弟張天祐。張入和陽“暴橫多殺人”,把女人集中起來,準備帶回滁州。朱元璋趕到和陽,就嚴整軍紀,放歸女人,使家人團聚,“人民大悅”。

以後,朱元璋取太平,據金陵,以至以後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活動中,無數次大整軍紀。

朱元璋治軍整軍的特點是狠抓將,繼抓兵。他派將出徵以前,都告誡將士:征戰並非爲“略地攻城”,重要的是“平禍亂以安民生”。“城下之日,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有犯令者,處以軍法。縱之者,罰無赦。”

朱元璋發現將領有問題,就嚴肅處理。他曾對徐達、常遇春等將領說:“聞爾等所畜家僮乃有恃勢驕姿,逾越禮法,此不可不治也。小人無忌,不早懲治之,他日或生釁隙,寧不爲其所累?”朱元璋嚴誡諸將,將官也嚴管部下。

朱元璋治軍整軍的另一特點是“言到法隨”。取太平以前,朱元璋就令人寫好“戒戢軍士”的榜文,一入城,便將榜文張貼出去。有士卒欲行“剽掠”,一見榜文,“愕然不敢動”。有一名士兵違令而行,被斬首示衆。此後,全城“肅然”,“人心悅服”。

朱元璋治軍的再一特點是賞罰嚴明。洪武三年(1370)大封功臣時,他對那些論戰功該封高一級爵位,因有違法亂紀行爲的人,如湯和、趙庸等四人,封了低級爵位。而對那些不自私貪財,服從調遷的人,如李文忠、鄧愈二人,則封高級爵位。

正因爲朱元璋嚴格治軍整軍,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史載:取鎮江,“號令嚴肅,民不知有兵”。下婺州,“民皆按堵”。入南昌,“軍令肅然”。武昌降,“士卒無敢入城,市井晏然”。其後攻杭州、蘇州、大都等,都有類似的記載。

開國以後,針對武將干預地方事務的作法,他下令:“民間詞訟,雖事涉軍務者,均歸有司申理,毋得干預”;“遇有造作,……其合用物料,並自官給,毋擅取予民。”不許軍人干預地方政務,不許軍隊直接向居民徵用器物,就有效地從源頭上避免了軍隊的腐敗現象。

2、嚴以治吏

在整飭軍紀的同時,朱元璋更加關注政府官員的反腐問題。

隨着戰爭的節節勝利,逐步建立了各級地方政權,其官員多是留任的元朝官吏,腐敗惡習嚴重地沿襲着。朱元璋說:“元朝之所以失天下,就在其官吏貪得無厭,……然此風流傳至今,未有遏制,如螻蟻蠅蚋本性難移一樣,貪官污吏隨處皆是,不思悔改。”面對官吏“掌錢穀者盜錢穀,掌刑名者出入刑名”的腐敗現象,必須整飭政紀。

朱元璋整飭政紀並非只是嚴懲和誅殺。他還在選拔培養適用的官吏,對官吏進行防腐反腐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隨着官吏的自然減員和對貪腐官員的處理,需要補充大量新人。朱元璋通過官員舉薦、建校培養和科考三種方法選用新官。新官上任前,朱元璋給予明確的宣示。一次,他對新授的234名郡縣官員說:“予今命汝等爲牧民之官,以民所出租賦爲爾等俸祿,爾當勤於政事,盡心於民。……毋或尸位素餐,冒貪壞法。”洪武十年,他對新上任的官員說:“國家俸祿如井泉,汲而不竭”,如果謀取贓利,雖然積錢滿屋,一旦事發就被處理。你們應該以貪官被整肅爲借鑑,“勉於爲善”。朱元璋還主持爲新官編著《授職到任須知》,說明到任後要做什麼,怎麼做,不能做什麼。真可謂善言相勸,細心指教。

朱元璋鑑於元朝法律的“寬縱廢弛”,就在正式建國的前一年,命中書省以唐律爲藍本,制訂《明律》。以後又根據新的情況和實踐經驗多次進行修改,洪武三十年(1397年)重新頒佈的《大明律》,對反貪腐的條令規定得既簡明,又嚴厲:犯贓多少,給予什麼刑罰,一清二楚。這對可能犯腐者有明顯的警示作用,對官員執法、人民舉報有很強的依據性。

官吏是執法者,又是恃權犯貪的高發羣體。因此,使他們知法,懂法,不敢以身試法,是非常必要的。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令工部製作“鐵榜”,對公侯功臣違法亂紀的行爲制定了嚴厲的懲處措施。他還主持編著了《資世通訓》、《臣戒錄》、《諸司職掌》、《責任條例》、《醒貪簡要錄》、《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等,闡明法規和對於官員的要求以及處理貪官污吏的案例,要求官員學習、遵守、執行。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如何當上皇帝 從小立志反腐 第2張

網絡配圖

爲了從嚴治吏,朱元璋逐步建立了考覈制度,由吏部和督察院共同執行。他對掌管糾察的官員說:“你們應當正己率下,忠勤事上,不得委靡因循,縱奸作惡。亦不得假公濟私,蠹政害民。”他派大臣到各地考察官吏,還親自接見各地朝覲的官員,對於他們的表現給予評定,並施以獎勵或處罰。他讓鄉紳監督官吏,讓鄉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年終之時,赴京面奏,他承諾“一定憑其所奏,獎善去惡。”

在用種種方式宣示法令,用種種方式進行監督的情況下,貪腐現象還是煞不住。弄得朱元璋連聲哀嘆:“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指被處死貪官的屍體--筆者注)未移而人爲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有鑑於此,朱元璋就進一步加大了懲治力度,對於犯有貪腐罪的人,不論是皇親國戚,權臣勳將一律嚴懲。馬皇后是朱元璋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她的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附馬都尉歐陽倫,運私茶牟取暴利。朱元璋令他自盡。朱元璋親侄朱文正恃功驕縱,奪人婦女,他要依法處置,因爲馬皇后苦諫未殺,遂罷官,安置鳳陽爲先人守護墳墓。後來因爲逃跑,被朱元璋賜死。朱元璋兒時的放牛夥伴,引導他參加紅巾軍的同村好友湯和的姑夫,隱瞞田地不納稅,被朱元璋處死。開國元勳永嘉侯朱亮祖,出鎮廣東時收受賄賂,枉法縱囚,並誣告他人致死,被召回京城,在朝堂上被鞭死。朱元璋取金華時,因缺糧嚴禁制酒,大將胡大海的兒子夥同他人犯禁,朱元璋下令處死,有人勸說:“胡大海正領兵攻紹興,可以本官之故饒他。”朱元璋發怒說:“寧可胡大海反了,不可壞我號令!”自己抽刀把那幾個人殺了。

朱元璋嚴以治吏,卻寬以治民。洪武六年,江西有商民破壞鹽法當處死,洪武十七年,陝西都司捕獲140名販私茶者,當死。朱元璋說:這是“愚民無知犯法”,“不過爲貪利耳,初無他心”,令免死罰作苦工或謫戍外地。

嚴治吏,寬治民,是朱元璋治國的一大特點,他的另一特點是,嚴懲貪腐,寬治政務性過錯。他曾下詔:官吏在“三過”(三次犯有過錯——筆者注)之內都給以“自新”機會,甚至允許有罪官員戴着腳鐐繼續做官理政,而對於有貪腐行爲的官吏,則嚴懲不貸,決不輕饒。

3、潔身自好,嚴誡家人

朱元璋牢牢記着儒士範祖幹投奔他時講過的話:“帝王之道,從修身齊家開始,才能治國平天下。”他深知作爲開國皇帝的“修身”,對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極端重要性。他說:“君主所好,關係甚重。惟有躬行節儉,才足以養性。如果崇尚侈靡,必將喪失德性。”“上能崇節儉,則下無奢靡。”

朱元璋一生比較勤儉。下屬官員把繳獲陳友諒的鏤金牀送到南京,朱元璋說:“以一牀工巧若此,其可知陳氏父子窮奢極靡,焉得不亡?”“即命毀之”。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天下府州縣官要朝覲新皇帝,朱元璋制止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要在安養生息。”潞州要進貢特產人蔘,金華要進貢香米,西番酋長要進貢朱元璋愛喝的葡萄酒,回回商人要進貢香料,他皆阻止。

朱元璋由農民起義領袖蛻變爲封建皇帝,封建統治階級固有的腐朽性,在他身上也反映出來。他沒有,也不可能擺脫幾千年來封建皇帝那套規制。所以,在宮殿、后妃、車馬、乃至服飾、用具,大體上都沿用了舊的制度。但他在沿襲的前提下儘量因陋就簡。如新建殿堂不準雕飾,不準建造供觀賞遊玩的亭臺館榭。皇宮內的空地,他命太監種上漆樹、油桐樹,收穫的油漆供官用,減輕人民負擔。歷代皇帝用的各種車輛,都用金玉裝飾。朱元璋下令車用木製,用銅代金。他不親近戲劇歌舞,不飲酒作樂。每日飲食,多爲粗茶淡飯,日用器物也儘量從簡。

朱元璋勤於執政。他天未亮便入朝理事,早朝結束再吃早點,稍事休息,就批閱奏章,或博覽羣書。午後,再入朝,或批閱奏章,或與儒臣講經論史,直到日落纔回宮。晚上躺在牀上,總要在腦海中重現當日所行之事:“深夜臥牀難寐,便披衣而起,……思量天下之事,凡應當施行之事,便立即記錄在案,待天亮後下詔執行。”他在吃飯時想起某事,便寫紙條掛在衣服上,有時掛很多紙條,他詼諧地稱之爲“鶉衣”,意即像鶉鳥長了許多羽毛。

朱元璋很重視教育子孫。他以自己的經歷和榜樣做表率,教育子孫勤政廉政。他聘請名儒擔任教師,傳習經史禮儀和“民間稼穡”、“古往成功之跡”。他帶着長子朱標,“遍歷農家”,察看農民的居處飲食,並對朱標說:“凡居處食用,必念農之勞,取之有制,用之有節,使之不苦於飢寒。”他見幾個兒子在宮中一塊菜地旁玩耍,便說:這塊地可以建亭臺樓閣供你們遊玩,我卻令內使種上菜,爲的是減少農民負擔。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如何當上皇帝 從小立志反腐 第3張

網絡配圖

朱元璋還先後頒佈了《昭鑑錄》、《永鑑錄》、《明皇祖訓》,要求子孫持守保身,還規定不許立丞相,不許宦官、后妃干政。尤其重要的是規定分封的親王“不裂土、不臨民”:番王不能搞獨立王國,也不允許他們參與地方的行政管理。

分封的親王如有不端行爲,朱元璋就嚴厲批評。他指責秦王“荒淫逸樂,罔興土木,閹割幼男,苦害宮人,濫殺無辜”;周王“奪生員已定之親”;齊王“擅將民間女子入宮,不用者打死,燒成灰”;潭王“施用鞭刑打死典簿一員,用鐵骨朵打死典仗一員”;魯王“將百姓和軍家的小孩拿入宮中閹爲火者(即奴隸——筆者注)。”朱元璋還對有的親王給予取消護衛的處罰。

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故,立朱標的長子十五歲的朱允炆爲皇太孫。朱元璋又對太孫進行精心培養。他對太孫說:“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當輕。”在大將藍玉案中,朱元璋把能征善戰的將領幾乎殺光了,就對太孫說,現在沒有人能威脅你了;我又分封了你的叔叔們做番王,如果北元要來進犯,“諸王御之”。太孫問:“虜不靖,諸王御之”,如果“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反問太孫:“汝意如何?”太孫胸有成竹,說:“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則舉兵伐之。”太孫把一步接一步的對策講得清清楚楚,朱元璋放心了,說:“是也,無以易此矣!”

接受歷史上后妃干政、外戚專權、內臣驕橫、宮內侈奢的教訓,朱元璋制定了管理後宮的制度和辦法。他說:“治天下者,正家爲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櫛。恩寵或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洪武五年六月,他命工部製作鐵質金字紅牌,上面鐫刻對后妃的戒諭之詞,懸掛在宮中,讓後宮女子們遵守。他規定:后妃們的衣食之費、金銀幣帛、器用百物,都要向皇帝申請,得到批准後,依照嚴格手續領取,違者處死。由於朱元璋的嚴厲管教,后妃們比較勤儉。馬氏身爲皇后,仍督率宮女做針線活,早起晚睡,從不懈怠。她們做活剩下的零頭碎布,留下來做縫補之用,或做成小件,送給孤寡老弱病殘之人。其平常生活只求“衣取適體,食惟適口”,吃穿都很節儉。

朱元璋對太監的管理和使用,也有一定規制。

朱元璋執政中後期,也有侈風日增的趨勢。如徵召浙江、江西等地無夫並自願入宮的年輕女子入宮;增設內使人數;詔令親王用具原來用銀者,“悉改用金”等。不過,洪武朝尚無出大格,既無後妃、外戚干政,更無宮人橫行。

由於朱元璋鐵腕反腐,嚴於修身齊家,在他執政的洪武朝,是歷史上封建政權吏治比較清正廉潔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