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爲何走上造反之路?竟因發生了這幾件事

李自成爲何走上造反之路?竟因發生了這幾件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以來,凡開明的帝王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只有百姓們安居樂業,帝王們才能安心的坐穩江山。

然而,道理雖然明白,但總是有很多皇帝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明朝末年時期,連年荒旱,民不聊生,皇帝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於是各地的百姓紛紛拿起傢伙走上了造反之路。然而,此時的李自成剛剛失業,因爲朝廷爲節省支出,裁掉了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李自成所工作的驛站剛好在其中。

李自成爲何走上造反之路?竟因發生了這幾件事

網絡配圖

並非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李自成事業後就去造反了。他還對生活充滿着希望,失業後便回了鄉下開始種地。誰知,李自成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拷上了大枷,罰他遊街,並毒打一頓放在大太陽下暴曬,差點把其曬成人幹。幸好親友們帶着銀子及時趕來,送了禮才被放了出來。種地種不成,工作也丟了,乾脆投軍吧!於是,李自成憑藉着一身好武藝,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投入甘肅甘州的駐軍總兵楊肇基麾下。不久,就升任把總。李自成本以爲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不料,事情就像老天提前策劃好的一樣,引導着他走向造反之路。

李自成爲何走上造反之路?竟因發生了這幾件事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李自成任把總時期,明朝統治極爲黑暗,陝西地處苦寒的黃土高原,土地貧瘠,降雨稀少。本身就沒有多少收入的老百姓,因爲朝廷的稅收壓迫的更加喘不上氣來。對不想坐着等死的農民來說,剩下的就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整村地逃往別處。

李自成爲何走上造反之路?竟因發生了這幾件事 第3張

網絡配圖

當時明朝派往陝西的官員都上奏說,延安大旱,百姓先吃蓬皮,吃樹皮,甚至吃石頭,最後竟出現吃人肉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府竟還在催着交稅。百姓抱着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的心態,紛紛造反了。

不過,軍隊也不是一塊樂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軍餉了。連肚子都吃不飽,還要在貧瘠的地方作戰,這個兵當得太沒有希望了。更重要的是,李自成所在的部隊還要奉命調往陝西打自己的父老鄉親,李自成雖然知道軍令如山,不過在軍令面前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忠義,於是李自成憤然辭去自己的職位,參見了起義隊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