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古代大臣支持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

爲什麼古代大臣支持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皇帝選擇繼承人,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那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接着在考慮立賢。若是嫡長子或皇長子在的話,古代的大臣堅決支持立嫡或立長,反對廢長立幼,很少有支持立賢的人。

 

爲什麼古代大臣支持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
 

網絡配圖

   歷史上曾有過皇帝要廢長立幼的情況,比如漢高祖欲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只好作罷。漢景帝廢長子劉榮的太子之位,改立第九子劉徹,也遭到了大臣的反對,但是最後景帝戰勝了大臣。漢宣帝也考慮廢長立幼,因大臣反對作罷。

  

爲什麼古代大臣支持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 第2張

網絡配圖

   那古代的大臣爲什麼明知太子不行,還要堅持反對廢長立賢呢?這就要說到古代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所謂的嫡長子就是皇后所生的長子,皇長子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嫡長子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先繼承權,《春秋公羊傳》說: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另外就是嫡長子繼承製,意在杜絕覬覦皇位的非分之想,再者就是嫡長子比賢的標準明確無歧義!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傳位給朱允炆,不是傳位給優秀的第四子朱棣,正是由於嫡長子繼承製,而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長孫。

  

爲什麼古代大臣支持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種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鮮有超過300年的原因之一,封建社會是皇權至上,皇帝或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若皇帝賢明則國興,反之則衰亡。所以繼承人得當與否,決定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