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施琅是大忠還是大奸 他實在讓歷史學家左右爲難

施琅是大忠還是大奸 他實在讓歷史學家左右爲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福建晉江人。自幼生長在海邊,熟悉海戰。20歲時,他參加鄭芝龍的部隊,爲左衝鋒。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降清,但施琅頗不甘心。因爲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帶着弟弟施顯一起投靠了鄭成功,成爲鄭成功手下最得力的戰將之一。施琅性情耿直,見到看不慣的事就要指出來。而鄭成功同樣是武人出身,性情火爆。不久,施琅對鄭成功的“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做法提出議異,令鄭成功很不高興,並削去了施琅的兵權。

施琅是大忠還是大奸 他實在讓歷史學家左右爲難

網絡配圖

後來,施琅在不聽命令的情況下,秉公執法斬殺了鄭成功的親信曾德。鄭成功大怒,兩人反目成仇,施琅和父親施大宣、弟弟施顯都被逮捕。施琅用計僥倖逃脫,而他的父親和弟弟卻遭鄭成功殺害。

絕望的施琅爲求保命,只好投降清朝,後屢立戰功,從副將一直升到水師提督。

1668年,施琅向朝廷上奏:“鄭逆負嵎海上,雖戢翼斂跡,未敢突犯,而沿海不寧,朝廷兩次招撫,尚梗頑如故。若恣其生聚,是養痛也,宜急剿之。”康熙召施琅進京,面陳進兵方略。

施琅爲康熙分析了鄭氏實力,“戰船不過數百,鄭經智勇俱無,各僞鎮亦皆碌碌”,認爲“臺灣計日可平”。但是朝廷內部對是否統一臺灣的意見並不統一,有的大臣以“風濤莫測,難必制勝”爲藉口,反對出兵臺灣。施琅的建議沒能被康熙採納。

1681年七月,內閣學士李光地上奏說,鄭經已死,子克塽年幼,大臣爭權,此時出兵必能獲勝。經李光地舉薦,康熙任命施琅爲福建水師提督,負責出兵事宜。二十年四月,給事中孫蕙認爲徵臺灣宜緩。七月,戶部尚書樑清標也表示反對,康熙帝下令暫停進剿臺灣。

九月,施琅向康熙帝上奏保證必能收復臺灣。康熙帝最終下定決心,同意了施琅的意見。經過兩年的準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派施琅率水師二萬、戰艦三百,攻打臺灣。當施琅進兵之時,劉國軒、馮錫範致書福建總督姚啓聖,表示鄭克塽願稱臣入貢,但不剃髮、登岸,如琉球、高麗例,康熙帝斷然拒絕鄭氏集團的要求,指出“臺灣賊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

施琅是大忠還是大奸 他實在讓歷史學家左右爲難 第2張

網絡配圖

六月,施琅由桐山攻克花嶼、貓嶼、草嶼,劉國軒據守澎湖,“凡緣岸可登處,築短牆,置腰銃,環二十餘里爲壁壘。”施琅面對強敵,“乘樓船衝突賊陣,流矢傷目,以帕漬血,督戰益力”。經過激烈交戰,施琅軍隊大勝,鄭軍死者達萬餘人,劉國軒隻身駕船逃回臺灣。

眼見大勢已去,鄭克塽等只能上表乞降。八月,施琅統兵進駐臺灣,鄭克塽率屬下剃髮歸降,故明魯王第八子朱柏等人也一併歸附,百姓“壺漿相繼於路,海兵皆預製清朝旗號以迎王師”,迎接清軍的到來。

收復臺灣後,有朝臣提出“遷其人、棄其地”,主張放棄臺灣。

施琅堅決反對:“若棄其地、遷其人,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非閱數年,難以報竣。倘渡載不盡,竄匿山谷,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也。且此地原爲紅毛所有,無時不在垂涎,乘隙復踞,必竊窺內地,鼓惑人心,重以夾板船之精堅,海外無敵,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虞。至時復勤師遠征,恐未易見效。如僅守澎湖,則孤懸汪洋之中,土地單薄,遠隔金門、廈門,豈不受制於彼而能一朝居哉?”

施琅是大忠還是大奸 他實在讓歷史學家左右爲難 第3張

網絡配圖

康熙帝命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大學士李霨、侍郎蘇拜與總督姚啓聖贊同施琅的主張,康熙帝也支持施琅的意見,認爲臺灣戰略地位重要,“棄而不守,尤爲不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臺灣設一府三縣,派官員管理。從此,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進軍臺灣湔,有人向施琅建議:“公與鄭氏三世仇,今鄭氏釜中魚,籠中鳥也,何不急撲之而以雪前冤?”施琅卻說:“吾此行上爲國,下爲民耳。若其銜璧來歸,當即赦之,勿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有與?”

他還向鄭氏手下聲明:“當日殺吾父兄者已死,與他人不相干。不特臺灣人不殺,即鄭家肯降,吾亦不殺。” 施琅入臺後,前去鄭成功廟拜祭,高度評價鄭氏父子經營臺灣的功績,聲稱自己收復臺灣是爲國爲民盡職,對鄭氏毫無怨恨。

對於施琅的行爲,您是怎麼看的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