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凝式的書法是什麼風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楊凝式的書法是什麼風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號癸巳人、楊虛、希維居士、關西老農等。華州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 唐末五代時期官員、書法家,唐末門下侍郎楊涉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楊凝式爲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進士,官祕書郎。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難以履職,授閒散官職。又因其性情狂傲縱誕,有“楊風子”之號。累官至太子少師、太子太保等職,世稱“楊少師”。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楊凝式去世,終年八十二歲。獲贈爲太子太傅。

楊凝式善文辭,尤工行草。其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前人說他用筆有破方爲圓、削繁爲簡之妙。北宋書家多受其影響。宋人將其與顏真卿並稱爲“顏楊”,清人李瑞清則視其爲“由唐入宋一大樞紐”。 今存世書跡有《韭花帖》《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刻本有《步虛詞》等。

楊凝式的書法是什麼風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書法

書法風格

楊凝式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

楊凝式於顏真卿之行書,並非簡單的學習、繼承。他首先學習顏真卿行書的筆墨瀟灑、縱橫錯落、淋漓痛快之優點,繼而反省顏行書在補充二王之際的過分之處,使顏行書在自己手中似乎出現了不衫不履之貌,最後力追二王行書,復刻晉人那種蕭散有致、側仄皆得於顏行書之中的技法。具體來說,他“破方爲圓”:即先改變二王晉人那種唯一清健勁挺的表現之法,而以圓通融會之法出之。然後“削繁爲簡”,改變顏真卿行書墨跡淋漓太甚之處,輔之以清輕空靈之法。不過,楊凝式雖然破方,但他的根基其實正在方中。他初學歐陽詢之方正,所得皆見於行書作品之中。如《韭花帖》每字獨立,筆雖圓而勁挺,布白向背相得都是歐書的神髓。故《唐詩外傳》說:“凝式筆跡道放,師歐陽詢、顏真卿,加以縱橫。”

楊凝式行草書的真髓雖在二王,但其貌又不露一點痕跡,可稱善學之典範,因此黃庭堅說他“下筆便到烏絲闌”。以楊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而言,其書淳古淡雅,凝遠可愛。細玩其用筆,與《蘭亭集序》絲絲入扣,深得“第一行書”之神理。

楊凝式的書法是什麼風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第2張

書法史地位與影響力

楊凝式的書法藝術,歷來被稱爲上品。其行書傳世雖然不多,但在書法史上被視爲承唐啓宋的重要人物。書法集大成時期的行書集大成,實際上應從楊凝式開始。楊凝式生於書法不被重視的晚唐五代,既無書法大家,自然能頏頡者少,然而晚唐離盛唐不遠前修精神不泯,可借鑑、可學習的東西又甚多,所以楊凝式在特立獨行之中能以雄傑之筆勢、多姿之體格,在行書藝術上“破方爲圓,削繁爲簡”,取得了承前啓後,開宋人先聲之成就。

楊凝式書法藝術真傳在“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中有所體現。“宋四家”對楊凝式之行草都有卓見,而且身體力行,結合自己的特長以楊氏之遺法,成就自家之面目。從現存“宋四家”的行書墨跡中分析可得:蘇軾得楊凝式之雄健沉着,米芾得楊凝式之淋漓跌宕,黃庭堅得楊凝式之清癯高潔,蔡襄得楊之風雅華腴。 此外,王安石、蔡京、蔡卞等人的書法,也是以楊書爲根底的。由此可見楊凝式對宋代書壇的巨大影響。清人李瑞清更稱之爲“由唐入宋一大樞紐”。明代的董其昌更是成爲繼承發展楊書特長的集大成者。楊凝式《韭花帖》的間隙疏闊的章法特色,給董其昌很大啓發,併爲其所繼承。此外,明末清初的王鐸、傅山等書家也吸收了楊書字勢的縱斜、跌宕等長處。

楊凝式的書法是什麼風格?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第3張

詩文

楊凝式富有文藻,除書法創作外,還長於歌詩,其詩中多雜以詼諧。此外還有較爲清麗的詩句,如《題壁》中的“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在當時被傳爲佳句。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