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爲人狂傲,結果害死兒子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爲人狂傲,結果害死兒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杜審言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杜甫的爺爺很狂傲,自己一再遭貶,結果害死兒子,驚動武則天。杜甫的二叔很任性,13歲手刃朝廷命官,仇人臨終前竟對他讚不絕口。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爲人狂傲,結果害死兒子

杜甫有首五言長詩,叫《贈蜀僧閭丘師兄》,其詩曰:

大師銅梁秀,籍籍名家孫。嗚呼先博士,炳靈精氣奔。惟昔武皇后,臨軒御乾坤。多士盡儒冠,墨客藹雲屯。當時上紫殿,不獨卿相尊。世傳閭丘筆,峻極逾崑崙。鳳藏丹霄暮,龍去白水渾。青熒雪嶺東,碑碣舊制存。斯文散都邑,高價越璵璠。晚看作者意,妙絕與誰論。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夾日月,歲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闊,豈能達詞門。窮愁一揮淚,相遇即諸昆。我住錦官城,兄居祇樹園。地近慰旅愁,往來當丘樊。天涯歇滯雨,粳稻臥不翻。漂然薄遊倦,始與道侶敦。景晏步修廊,而無車馬喧。夜闌接軟語,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驅車爭奪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濁水源。

這首詩,是杜甫寫贈給好友閭丘僧的,其中,有兩句詩爲“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說的是二人的祖輩就是同朝爲官的好朋友了,並且,還不如誇耀地將自己的祖父隆重推出。這兩句詩的意明就是,他祖父的古詩才是冠絕古今的好詩,和你的祖輩同一年受朝廷重用,如此算來,兩家算是世交了。

閭丘僧的祖輩是閭丘均,是益州成都人,初唐時期以文章著稱,著有文集三十卷。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爲人狂傲,結果害死兒子 第2張

杜甫的爺爺,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杜審言的父親杜依藝曾爲鞏縣(今河南鞏義)縣令,全家隨之定居鞏縣。杜審言是唐高宗咸亨年間的進士,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對於律詩的最終形成,是卓有貢獻的。明代著名學者胡應麟就曾這樣評價過杜審言:“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實爲杜審言首倡 。”

杜審言尤工於五律,對近體詩之形成與發展,頗有貢獻,被後人評論爲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爲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明朝的胡應麟讚許爲初唐五律第一。由此看來,杜甫以“吾祖詩冠古”來評價其祖父,也是情有所繫的。

下面,我們就來複習一下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晉陵即今江蘇常州,唐代屬江南東道毗陵郡。陸丞,杜審言的朋友,不詳其名,時在晉陵任縣丞。杜審言雖有詩名,但是,仕途卻很失意,一直充任縣丞、縣尉之類小官。大約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後,宦遊已近二十年,詩名甚高的杜審言,卻要遠離京洛,到江陰這個偏遠小縣任職,心裏很不爽。在江陰縣任職時,杜審言結識了同郡的晉陵縣丞的陸某,閒時兩人會同遊唱和。《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就是此時即興寫出的一首和詩。

詩一開頭就發出感慨,說明離鄉宦遊,對異土之“物候”纔有“驚新”之意;中間二聯具體寫“驚新”,寫江南新春景色,詩人懷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聯點明思歸和道出自己傷春的本意。全詩採用擬人手法,寫江南早春,歷歷如畫,對仗工整,結構細密,字字錘鍊。從格律上來說,這首詩是已經非常成熟的律詩作品,平仄和諧,內容豐富,對於傷春思鄉之情的表達也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契合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思想感情。

因爲早有詩名,杜審言的爲人也很狂傲。《新唐書·杜審言傳》就記載了杜審言的一段往事:

“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爲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雲。”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用現代語言來表述就是,杜審言病重期間,後輩詩人宋之問、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對二人說:“我受盡了造化小兒的苦,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我活着,老是讓你們出不了頭。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遺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

另外,關於杜審言的狂,還有兩件小事可以佐證。其一說的是,蘇味道任天官侍郎時,有一次杜審言參加官員的預選試判,出來後他問旁人說:“蘇味道必死。”聽到此話的人大驚,忙問是何原因,審言回答說:“他見到我的判詞,應當羞愧而死。”

其二,杜審言還曾對他人說:“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賦也成爲部下,我的書法使王羲之也成爲學生。”能說出如此狂語的,是得要多大的自信啊!

蘇味道爲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人驚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又嘗語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新唐書·文藝傳》)

正是因爲口沒把門的,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杜審言的仕途一直不順,武后聖歷二年(699年),貶爲吉州(今江西吉安)的司戶參軍,被趕出京城。此時,本文的第二個主人公就在出場了,這個人就是杜審言的次子杜並。杜審言共有四子五女,長子杜閒就是杜甫的父親,杜並是杜甫的二叔。

杜審言被貶吉州司戶參軍後,他狂傲自大的臭毛病一直沒改。審言“又與羣僚不葉”,得罪了司戶郭若訥,老郭就跑到司馬周季重面前去告杜審言的黑狀,結果,兩人不惜羅織罪名,將杜審言逮捕下獄,並且還密謀要將杜審言處死。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爲人狂傲,結果害死兒子 第3張

杜審言的次子杜並聽說後,悲痛欲絕,年僅十三歲的杜並一心想着要爲父報仇。不久,杜並就找到機會混入司馬府的宴會上,乘着周季重與衆人推杯換盞之機,突然從袖中抽出匕首,朝周季重猛刺。司馬府內的官兵聞變,也立即圍攏上來,將杜並亂刀砍死。

吉州司馬周季重由於身中多刀,也重傷不愈,奄奄一息。臨死前,他說了一句非常懊悔的話:“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

杜並手刃朝廷命官一事,一下子傳篇朝野,杜並的孝義也名動天下。時爲左臺監察御史的蘇頲(唐玄宗宰相,封許國公,善於文學,與燕國公張說齊名,時稱“燕許大手筆”)專門給杜並寫了墓誌,贊其曰:“安親揚名,奮不顧命,行全志立,歿而猶生。”

杜並父審言,善五言,尤攻書翰,恃才蹇傲,深爲時輩所嫉,自洛陽丞貶吉州司戶。又與羣僚不葉,司馬周季重與司戶郭若訥共構之,審言繫獄,將因事殺之。並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仲而死,並亦見害。季重臨死嘆曰:“吾不料審言有此孝子邪!若訥誤我至此。”審言由是免官,歸東都,自爲祭文以祭並。士友鹹並孝烈,蘇頲爲墓誌,劉充濟爲祭文。則天召見審言,甚嘉嘆之。(《唐新語》)

武則天聽說此事後,又將杜審言召回京師,改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後因勾結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不久,又奉召回任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病逝,享年63歲。杜審言病逝後,大學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