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洛陽人,其祖輩世代經商,家境殷實。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桑弘羊年輕時經選拔成爲漢武帝劉徹的侍中(貼身護衛),他的才智在追隨漢武帝時逐漸顯露,得到漢武帝的重視和信任。

在他對西漢經濟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對西漢經濟增長貢獻很大,其仕途也一路走高。

他先後擔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重要官位,有力地推動漢代經濟在困境中前進。

桑弘羊所處的西漢年代,正處在一個承前啓後、劃時代的歷史時期。

在其年幼到參與國家政治之前的這段時期,西漢政權所採取的還是“休養生息、無爲之治”對內政策,對外敵匈奴也採取“懷柔、納貢、和親”等減少衝突的措施。

雖然國家經濟取得成功,國庫充盈,但國家形象卻給人以懦弱膽怯之感,經常遭受鄰 國部落的侵擾。

這樣的忍辱偷生狀況在漢武帝即位後戛然而止。

漢武帝即位後,桑弘羊有幸成爲劉徹身邊侍衛 ,有幸目睹偉大的歷史變革。並因此機遇,成就其治理西漢財政的契機。

一:西漢的財政亂象

(1)國家重要物資產銷旁落,被少數集團把持

漢武帝時期,因前朝“無爲之治”的長期存在 ,鹽、鐵 、鑄幣等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項目,長期默許民間經營。

致使一些地方豪強得以憑此賺取鉅額利潤,稱霸一方,在他們獲利的同時,國家卻只能從這些戰略物資上得到微薄的財政效益。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這些戰略物資幫助了地方勢力擴充地盤和影響力,而國家的財政收入增加有限。

經營此類物資的民間業主因利益巨大,積累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實力大增,有的因此 成爲一方霸主。

財力增加的同時,其擁有的保護勢力已經成爲令西漢政權警覺的地步。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第2張

漢武帝掌握大權之後,抽調全國力量應對與外部勢力的較量,一時無法分心改變這樣 的局面。

致使這些地方勢力繼續鯨吞鉅額利潤,國家財政因戰爭的鉅額消耗呈現虧空現象,已經無法支持鉅額的戰爭開銷,國內社會也急需大量資金的投入。

這些資金的不能落實,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生活。

(2)賦稅加重、官商勾結、物價飛漲、經濟失衡

從古到今,國家的財政危機都會帶來社會經濟的動盪,漢武帝的連年征戰,需要鉅額 的資金來維持。

一兩次戰事或許不會觸動財務的根基,但與匈奴大規模地決戰連續展開,使國家財政 已經無力支撐。

政府的財務虧空,直接影響到社會大衆的生活。

爲增加國家財務,只有加大對百姓的稅務徵收,這樣的後果直接導致平民生活水平降低,物價開始上漲。

一些實力集團藉此開始囤積貨物,待機出售,個別手握大權的官員彼此相勾結,使商 品奇缺,致使物價只漲不跌,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導致民怨不斷。

元封元年冬,一連數天天降大雪,致使洛陽交通阻塞。

在此之前,不法商販就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此時外面物資無法運進洛陽,致使市面糧食短缺,對百萬民衆生存造成危機,搶劫等社會不良現象屢屢出現。

在數日後,不法糧商以高出十數倍的價格拋售手中糧食,賺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使大量社會底層成爲赤民,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和動盪。

(3)私自發行貨幣

西漢建立之初,國家對貨幣政策採取的是放任自流的寬鬆政策,導致下屬領地和民間在中央制錢的同時,大量鑄造錢幣。

這些錢幣大小不一,種類繁多,輕重和材質不同,使其使用起來產生很多弊端

因大量的社會鑄幣現象的發生,國家對錢幣的投放沒有明確的計劃,影響了錢幣流通引發通貨膨脹。

一些不法之徒在私鑄銅幣裏大量摻雜非銅物質,這些劣質銅錢嚴重擾亂錢幣的信譽。

西漢政府也曾整頓過貨幣,但能大量鑄造錢幣的多是一些有實權的人物,其關係網密集,對貨幣政策的整頓產生了很大的阻力,最終都是無功而返、不了了之。

當時社會上流通的貨幣種類很多,且形式和價值變化很大,出現了三種貨幣現象。

第一種是用白鹿皮製成的皮幣價值40萬錢,此種貨幣一尺見方,上面印有圖紋,此類貨幣只在上層社會流通。

第二種是白金貨幣,以銀和錫按比例合制。其價值分別爲三幹錢、五百錢、三百錢三種。

還有一種是三銖錢是由以前的二銖錢改制。

錢幣種類多兌換複雜多變的同時,因大量私鑄導致幣種間的兌換匯率波動頻繁,錢幣價值始終不能穩定,使商品價格不能與其實際價值相符,對社會經濟發展毫無幫助。

二:桑弘羊對國家財政體制的改革制定

(1)推動經濟改革,由國家壟斷核心經濟

由於桑弘羊在國家財政上的突出表現,漢武帝任命桑弘羊爲大司農,統管全國財政。

這使他能夠了解國家核心財政狀況,並有權力進行相關措施加以整治。

首先要解決最緊要的問題是快速增加國家財政,支持與匈奴之間的戰爭需求。

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把存在暴利利益的鹽鐵經營開採權收歸國有,此措施的出臺,觸動了以此爲經營人的核心利益,受到來自大豪強等各方極大的阻力。

桑弘羊把收歸鹽鐵開採經營權的措施向漢武帝進行詳細的陳述,點明瞭這種做法對國家財政增收的好處,得到了漢武帝的大力支持。

隨後在洛陽舉行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在會上,桑弘羊與來自民間鹽鐵業主代表進行了激烈辯論。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第3張

他用大量的事實陳述鹽鐵業權力下放對國家收支不足的影響,詳細說明急需對經濟進行改革的必要性。

雖然此法案遭到各方利益集團的反對, 但由於有最高統治者的支持,新政在強制下得 以實行,將原先由地方勢力把持的鹽鐵項目統統劃歸中央大農令管。

鹽鐵項目從此歸國家壟斷經營,私人禁止再進行鹽鐵的買賣。

國家選派鹽鐵官員接管各地鹽鐵礦和經營渠道,設立相關運營機構,爲安撫地方勢力,各地鹽鐵機構的主管由他們來擔任。

這種措施的實行,其實就是最早的“公私合營”。

此項改革已經出臺,馬上顯現出良好的經濟收支效果。

國家財政得到了大量補充,爲恢復西漢經濟,支持前線作戰部隊作出了貢獻,成爲漢武帝時期新增加財政收入源的有效途徑。

歷史名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也對桑弘羊的新政作以描述“亨弘羊,天乃雨”。

他也客觀記載了新制度帶來 的實際效果:“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平準書》,以此來肯定桑弘羊的財政策略所帶來的社會效益。

(2)“平準”“均輸”政策的實施,緩解了物價飛昇的局面

桑弘羊的另一大財政措施是解決某些大勢力對社會物價的操控,當時社會物價因國家財政危機變得極爲不穩。

一些人爲達到獲利目的散佈物價謠言,助長了社會經濟不穩定因素,爲緩和社會矛盾,平復卣姓生活,桑弘羊主持制定“平準”政策。

由國家在商品產區按當地物價進行大量收購,在緊缺時節再以平價出售給百姓,達到 了穩定物價,穩定百姓生活的目的。

“均輸”是政府組織的在全國各地大宗採購,由政府進行統一調度和運輸,將採購物資運往急需的地方去。

在覈算成本上僅僅增加了運輸費用,不會出現不法商人因商品奇缺哄擡物價的現象發生,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此方法的出臺和實施,打擊以此牟取暴利的利益集團,保障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社會矛盾趨於緩和,市場物價趨於平穩,百姓得到實惠。

至此,“平穩”措施一直伴隨西漢政權,西漢的物價始終保持穩定,這在封建社會中難得一見,桑弘羊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3)改革貨幣政策、統一流通貨幣

元鼎四年,爲了消除各地私鑄錢幣帶來的不利影響,桑弘羊徵得漢武帝同意,對西漢貨幣進行徹底的整改。

具體措施爲嚴格禁止各地私鑄錢幣,由中央收回制幣權力,並由中央進行統一的設計 和鑄造錢幣。

同時下令把各地舊錢全部銷燬,所得銅料集中運往洛陽,廢除前期貨幣,在洛陽由上林苑設立鍾官、技巧、辨銅官職,來管理錢幣制模、雕刻、原料的管理工作。

這次貨幣改革獲得了極大成功,由於由政府鑄造的錢幣在設計、鑄造、用料上都很標準,很難進行仿製,各地因制錢所需銅料不足,使民間仿製私鑄錢幣現象得以消退。

這次貨幣改革,增加了兩漢財政收入,穩定了市場物價和商品流通,是中國古代第一次由政府統一接管貨幣政策的實施。

貨幣改革鞏固了西漢政權,使西漢的五銖錢成爲我國古代質量最穩定的貨幣。

即使西漢王朝覆滅,五銖錢也一直流通到隋朝,成爲當時封建社會最爲成功的貨幣。

三:桑弘羊對漢朝財政管理的貢獻與影響

西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着其獨特的歷史定位,王朝建立初期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期的開疆拓土、威名遠播,使人對兩漢歷史充滿好奇和嚮往。

在西漢歷史中,漢武帝統治時期絕對是最爲華彩的篇章,在他統治時期內,西漢政權完全顛覆了世人對漢朝的印象。

西漢經濟的發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貢獻? 第4張

在其主動出擊,與強大匈奴進行搏殺並戰勝對手,揮師急進數千裏佔據其王庭的壯舉,都顯示了西漢社會的急劇變革特徵。

但這一時期也是西漢社會變革最不穩定的時期,在風雲激盪的環境下,西漢社會內部環境因外部環境大變的刺激而快速發展進步。

同時財政危機又成爲新的威脅。

理順和發展國內社會經濟,成爲統治階級極度關注的目標,稍有不慎,就會因政策的失誤喪失良好的開端,甚至危及政權的鞏固。

桑弘羊自從成爲掌管西漢財政以來,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在國家財力因大規模用兵無力支撐的情況下,大膽改革。

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爲目的的前提下,改變過去政策上的失誤,將鹽鐵等國家戰略物資的買賣收歸國有。

將影響社會穩定的物價進行強制調控,將混亂的貨幣進行貨幣改革,使商品交易得到了統一標準。

這一連串的措施出臺,有效地抑制了地方豪強鯨吞國有資產的能力,維護了社會物價的穩定,統一貨幣,保障了商品的正常流通。

桑弘羊解決了西漢政權的財政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而且他對封建社會財務管理的經驗,成爲以後各個封建社會爭相效仿的對象,爲維護封建社會穩定作出了極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