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橞是什麼人?他最後選擇造反是因爲什麼?

朱橞是什麼人?他最後選擇造反是因爲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橞,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永樂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hui)因爲謀反而被其兄永樂帝朱棣逮捕囚禁。朱橞曾在靖難之役時打開金川門迎燕軍入京,爲朱棣奪位成功立了大功,所以深受朱棣嘉獎。

朱橞是什麼人?他最後選擇造反是因爲什麼?

一,就藩宣府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橞出生於明朝首都南京,爲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的母親是郭子興之女郭慧妃,而郭子興在朱元璋崛起的過程中對其幫助巨大,所以朱元璋對郭慧妃與其子女自然是十分喜愛。郭慧妃爲朱元璋生了三子二女,也可印證其深受寵愛。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朱橞爲谷王,以宣府爲其封地。宣府位於明朝北部的北部,雖然地狹民窮,但是戰略位置重要,是抵禦北元入侵,連接明朝北部邊防體系的重鎮。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橞就藩宣府。

二,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不滿建文帝削藩而起兵靖難,很快就攻克北平附近地區,還接連擊敗前來討伐的大將軍耿炳文與李景隆。朱橞此時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他也是侄子建文帝打壓的對象,所以不願與四哥朱棣交戰;另一方面朝廷勢力強大而燕王只有北平一地,獲勝可能性太小。然後朱橞就決定南逃投奔建文帝,這樣既不得罪朱棣,也能減輕建文帝的猜忌。

燕兵起,橞走還京師。及燕師渡江,橞奉命守金川門,登城望見成祖麾蓋,開門迎降。成祖德之,即位,賜橞樂七奏,衛士三百,賚予甚厚。改封長沙,增歲祿二千石。(明史·谷王傳)

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逼近南京,建文帝於是派朱橞和李景隆守衛金川門,但二人知道建文帝大勢已去,於是直接開城投降,導致燕軍輕易就拿下南京。事後朱棣感念朱橞之功,便對他大加賞賜,還把他的藩地改到富庶的長沙。

朱橞是什麼人?他最後選擇造反是因爲什麼? 第2張

三,驕橫不法

朱橞就藩長沙後居功自傲,竟然只是因爲忠誠伯茹常路過長沙時沒有前去拜謁,就到朱棣面前去告黑狀,逼得茹常自殺。此後朱橞更加驕橫,肆意強佔民田,殺害無辜。長史虞廷綱多次出言勸諫,但朱橞不但沒聽,還誣陷虞廷綱有罪並將其殺害。

自此再也沒人敢向朱橞勸諫,他於是更加肆意妄爲,暗中招納死士,打造車船兵器,祕密進行訓練,準備效仿朱棣靖難一樣奪取天下。另外朱橞還大肆修建佛寺,剃度上千名僧人,讓他們暗中爲自己祈福,同時詛咒朱棣。

朱橞經常與都指揮使張成,宦官吳智、劉信三人,一起商議謀反計劃,尊張成爲“師尚父”,吳智、劉信二人爲“國老令公”。三人建議朱橞曲解讖語,散佈謠言說:“谷王是高皇帝的第十八子,當有天下。”(朱元璋第九子趙王朱杞早夭,所以並未排序)

隨後朱橞計劃在元旦時向朱棣獻燈,還教會勇士音樂,讓他們與獻燈之人一同進入皇宮,趁機擒拿皇帝。接着朱橞又聯絡同母哥哥蜀王朱椿,想讓他做自己的外援。朱椿自然知道弟弟朱橞此舉不可能成功,於是出言責備,還準備向朱棣告發。

己而蜀王子崇寧王悅燇得罪,逃橞所。橞因詭衆:“往年我開金川門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將爲申大義,事發有日矣。”(明史·谷王傳)

不久崇寧王朱悅燇(Jun)因爲與父親朱椿不和,於是逃往長沙投靠叔叔朱橞。隨後朱橞見侄子朱悅燇與建文帝長相相似,便決定讓他裝扮成建文帝,號召各地起兵討伐朱棣。接着朱橞就得意地對屬下說:“以前我故意打開金川門放走建文帝,讓他躲藏在我的府中,現在我講清這些,好帶你們一起謀求富貴。”

四,囚禁而亡

朱橞是什麼人?他最後選擇造反是因爲什麼? 第3張

起初護衛都督僉事張興見朱橞圖謀不軌,擔心會牽連自己,便藉着去北京向皇帝述職的機會,將此事告訴朱棣。但朱棣對此並不相信,張興便在回城時途徑南京,向皇太子朱高熾稟報此事。等到朱椿向朱棣告發此事,朱棣這才相信張興所說,派人命朱悅燇回蜀,召朱橞入京。

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橞到達北京,朱棣便把朱椿告發他的奏摺扔給他看。朱橞嚇得驚慌失措,說自己罪該萬死,祈求朱棣看在靖難之役有功饒自己一命。羣臣則勸朱棣效仿周公誅殺作亂的管叔、蔡叔而殺掉朱橞。但朱棣擔心自己會落下殺弟的罵名,就說這是自己的家事,需要徵求諸位藩王的意見。

永樂十五年正月,周王橚、楚王楨、蜀王椿等各上議:“橞違祖訓,謀不軌,蹤跡甚著,大逆不道,誅無赦。”帝曰:“諸王羣臣奉大義,國法固爾,吾寧生橞?”於是及二子皆廢爲庶人,官屬多誅死,興以先發不坐。(明史·谷王傳)

不久周王朱橚(su)、楚王朱楨、蜀王朱椿向哥哥朱棣上書,請求處死大逆不道的朱橞。但朱棣仍舊擔心自己會落下殘害兄弟及屠戮功臣的罵名,於是赦免朱橞死罪,將其廢爲庶人並終身囚禁。宣德三年(1428年),朱橞在囚禁中去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