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趙匡胤去武廟祭拜,當看到白起時,趙匡胤爲何勃然大怒?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表面上,是趙匡胤斥責白起這個“人屠”不講武德,實際上他是藉此玩了一招兒“敲山震虎”。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武安君白起,秦國名將,一生參與大小戰役70餘場,且未嘗有過敗績,尤其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歷史上最早,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原後周禁軍最高統帥,通過“陳橋兵變”被擁立爲帝,並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這兩位,中間相差着大概有一千兩百多年,按理說不應該有什麼交集纔對,但爲何會被扯到一起呢?

這還要從趙匡胤當皇帝后,某天的一次出門遛彎兒說起。

公元963年,剛剛登基三年的趙匡胤,在平定了湖南的周保權後,看到天下逐步收入了自己囊中,心情極爲舒暢,不由得就有些志得意滿起來。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2張

帶着這種情緒,趙匡胤在這年的某天,遛遛達達就出了宮門,尋思着四處轉一轉。

轉來轉去,就轉到了武廟附近,他便有心想進去祭拜一番,那麼,什麼是武廟呢?簡而言之,就是祭祀歷代良將之廟宇。

武廟的淵源,要追溯到唐朝時期,當初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提出要像祭祀文廟一樣,去供奉武將,後經大臣商議、玄宗拍板,最終定下來了修建武廟和供奉歷代良將的方案。

而在這份方案中,武廟裏所被供奉的人分別是聖王姜子牙、亞聖張良,以及包括白起、諸葛亮、韓信、李靖、李勣等十哲。

另外,還有關羽、張飛、周亞夫、衛青等人,每一位均是歷史上名聲響噹噹的武將。

自此之後,武廟與文廟一樣,受到了世人的供奉,期間,被供奉的歷代名將一擴再擴,比如在唐肅宗時期,就將孫臏、廉頗、王翦等人加了進去。

而作爲同樣是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走到了武廟門口,想進去祭拜一番也就能夠理解了。

不過,在進去之後,趙匡胤環顧四周,目光卻定在了一張畫像上,這張畫像,畫的正是武安君白起。

盯了一會,趙匡胤驀地轉身,同時用手杖指着白起畫像,對着身邊的大臣說,“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於此?”

什麼意思呢?趙匡胤的意思就是說,白起把已經投降的人殺掉,十分沒有武德,這樣的人,怎麼有資格享受香火供奉呢?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3張

之後,趙匡胤命人將白起移除武廟,此舉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奈何趙匡胤十分固執,最終,白起在受了幾百年祭祀後,意外地被踢出了“十哲”隊列。

要是白起泉下有知的話,估計也是一臉懵,自己究竟是哪裏得罪姓趙這小子了?

那麼,趙匡胤爲什麼會和距離他一千多年前的白起過不去呢?其實,他不僅單單和白起過不去,還和武廟中所供奉的部分其他武將過不去。

就在趙匡胤提出要將白起移出武廟之後,緊接着又下詔令,安排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等人,重新裁定武廟祭祀將領。

而裁定的標準,則按照“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最終,經過這幾個人的重新裁定,一份新的武廟供奉名單出爐,在這份名單中,不光是白起,包括魏國的吳起、齊國的孫臏、趙國的廉頗以及漢朝的韓信、彭越、周亞夫,還有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等共計二十二人,全部被踢出了武廟序列。

將這些人踢出之後,自然就需要進行補充,經過大臣們的初審,趙匡胤的終審,又新增了二十三人進入武廟接受供奉。

這件由白起而引發的“武廟大換血”事件,最終以白起等人被“請”出武廟而結束,那麼,問題來了,趙匡胤閒着沒事,爲何偏偏要去折騰武廟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不管是幹什麼事,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比如你吃飯,是因爲你餓了,而趙匡胤作爲皇帝,去給武廟來了個大換血,自然也是有他的目的。

先說趙匡胤爲何會斥責白起,很簡單,因爲白起確實“得罪”過趙匡胤。

當年,白起率領秦國大軍,在長平之戰中,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策略,將趙國大軍截成了三段,之後又切斷其糧草供應,最終迫使趙軍大敗,四十萬兵卒投降。

但在投降之後,白起以趙國士兵反覆無常,恐日後生變爲由,將趙國投降的四十萬兵卒全部坑殺,由此,白起便得了個“殺神”和“人屠”的稱號。

那麼說,這件事和趙匡胤有什麼關係呢?別忘了,趙匡胤姓什麼。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4張

根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出身於“天水趙氏”,而天水趙氏,則是曾經趙國的王室後裔,當年趙國滅亡時,趙王遷被秦國俘虜,而他的哥哥趙公子嘉,則在混亂之中,帶着幾百個族人逃走,一直逃到了趙國的另一個大本營代郡。

在此之後,趙公子嘉被代郡的大臣推舉爲王,史稱趙王嘉,期間他還曾聯合燕國的燕太子丹一起對抗秦軍。

不過,隨着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加快,趙王嘉最終還是落敗,並在公元前223年,也就是燕國被秦滅之後,代郡也被秦國大將王翦攻破,趙王嘉則被俘。

在此之後,趙王嘉以及其部分族人,被送到了西戎的天水(今甘肅天水縣),在這裏,趙王嘉和族人開始了新的生活。

而隨着時間的發展,天水當地的趙氏人口越來越多,由此,便形成了“天水趙氏”。

到了漢代時,天水趙氏人口更加壯大,其中還有不少人在朝中任職,比如大將趙充國,他就因作戰勇猛受到過漢武帝的表彰,並且,他還與霍光一起迎立了漢宣帝劉詢。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5張

隨着天水趙氏的人口增多,後代中就有人遷徙到了別處,其中一支,也就是趙充國的後代,就遷徙到了涿郡。

而趙匡胤正是遷徙到涿郡的趙氏後人,雖說不能確定他究竟是哪一支,但能夠肯定的是,他是貨真價實的趙國後裔。

既然是趙國的後裔,自然就對當年坑殺四十萬趙國人的白起感到不痛快了。

因此,他纔會在進入武廟之後,首先對白起發難,畢竟白起算是趙匡胤的“仇人”,如今他趙匡胤當了皇帝,用特權爲先祖報個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白起殺降這件事,不符合趙匡胤當時的理念。

在趙匡胤看來,白起將已經投降的趙國兵卒全部坑殺,本身就是屬於沒有道義的事情,人家都已經繳械投降了,卻仍舊被殺,這明顯就是不仁。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6張

而趙匡胤所經歷的時代,正是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那個時候連年征戰,無數百姓死於戰火,再加上契丹人南下,當時中原的人口數量可以說是已經降到了冰點。

在這種情況下,初登大寶的趙匡胤,最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減少人口損耗,同時發展生產,以便讓國力得到增強。

怎麼減少人口損耗呢?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嚴禁將士們濫殺無辜。

要知道,當時尚且還在打仗,而打仗就要死人,爲了警告將士們不能隨意殺戮,那麼趙匡胤就必須做出表態。

而白起這個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兵卒的“人屠”,恰恰是最好的反面教材,趙匡胤斥責他“殺已降”,並把他移出武廟,正是爲了對各級將領進行告誡。

說白了,就是警告手底下那些將領,要嚴明軍紀,更要杜絕濫殺,保證人口不大面積減少。

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趙匡胤通過一系列折騰武廟的動作,也就是“武廟大換血”,其實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前文也講過,趙匡胤在“點名”白起後,授意大臣們對武廟所供奉的武將進行了大範圍調整,前後被“請出去”的武將多達二十二位。

這二十二位中,僅武廟十哲就有三位,分別是白起、韓信和吳起。

這三人,雖說處的時代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他們身上都有共同點,而這共同點就是他們被“請出去”的原因。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7張

先說白起,白起除了殺降的惡名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頂撞上司有一套。

當初,在長平之戰後,白起本來計劃一鼓作氣滅掉趙國,但就在他包圍邯鄲,且勝利在望的時候,秦昭襄王聽信了范雎的建議,決定接受趙國的議和,最終,秦軍全面休兵。

正是因爲這件事,白起恨上了范雎,而在後來,秦昭襄王派王齕再次攻打邯鄲時,由於趙國請來了楚國的春申君和魏國的信陵君增援,導致王齕大敗,秦軍損失慘重。

這個時候,聽聞消息的白起說起了風涼話,對外人稱秦王不聽他的,纔會遭此大敗。

他的這句話,讓秦王十分惱火,強令白起出兵,結果,白起耍起了性子,託病不從,哪怕是范雎親自去請他,他依然還是不出門。

最終,他迫於秦王的壓力,勉強帶兵出征,但路上也是磨磨蹭蹭,而秦王左思右想覺得白起早晚是個禍患,因此就下令將白起賜死。

且不論白起的死究竟是誰的錯,單說白起違抗王命,拒不出徵,這就是明顯犯了君王的大忌,身爲一名下級,居然敢這麼甩臉子給上級,這還了得?

而從趙匡胤的角度來講,他本身就是武將出身,當初坐上皇帝之位,也是靠着衆多武將弟兄的支持,但當初是當初,如今他成了皇帝,就要敲打敲打曾經的兄弟了。

他就是利用白起,來告訴自己的那些弟兄,如今身份有變,地位不同,作爲武將,服從是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想着像白起這樣甩臉子。

還要韓信和吳起,身上同樣有不同的“黑料”,韓信當初因爲功高蓋主,逐漸不把劉邦放在眼裏,還差一點割據自立。

吳起呢,則是爲了成名不擇手段,前後也換過多個老闆,說跳槽就跳槽,他和韓信的作爲,趙匡胤認爲就是“不忠”。

不忠之臣,並且還甩臉子給上級看,這樣的人,已經當了皇帝的趙匡胤肯定不喜歡,所以,他們三個必須要被“請出”武廟。

而包括其他幾個被移出武廟的武將,比如關羽、張飛、周亞夫等,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而趙匡胤的標準,是“取功業始終無瑕者”,但凡是不符合的,那麼都會被“請出去”。

因此,那些在趙匡胤看來,身上有“黑料”的人,都是沒有資格接受祭祀和供奉的。

而通過這個舉動,趙匡胤其實是在向手底下的武將們宣佈,忠君愛國,本分守己,纔是大宋朝合格武將的標準,只有這樣的武將,才符合趙匡胤心中的要求和標準。

並且,趙匡胤也是通過這個宣揚和引導,側面警告手底下的武將們,五代十國已經結束,現在是大宋朝,要本分做人,不要再想着靠着拳頭硬來奪天下了。

所謂敲山震虎,就是趙匡胤做這一系列動作的真實目的。

趙匡胤在武廟祭拜的時候 趙匡胤爲何看到白起時勃然大怒 第8張

所以,趙匡胤之所以要和白起過不去,有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兩方面,外在原因就是因爲白起坑殺的是趙匡胤的先人,並且他殺降不符合趙匡胤的理念,而內在原因則是趙匡胤藉助此事,警示和告誡手底下的武將,以達到穩定自己統治的效果。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