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儂智高是什麼人?他的真實本領怎麼樣?

儂智高是什麼人?他的真實本領怎麼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儂智高是什麼人?他的真實本領怎麼樣?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1052年,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在宋朝的廣南東路(今廣東)和廣南西路(今廣西)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爭,史稱儂智高叛亂,也有稱是儂智高起義。

儂智高是宋時廣南西路治所邕州(今南寧)下轄的廣源州(一部分在廣西,一部分在今越南境內,當時屬羈縻州)的土司首領。

廣源州是羈縻州,加之北宋對於兩廣地區的開發不那麼重視,所以實質上,名義上是北宋的廣源州更多的是接受當時的交趾的管轄。

因交趾索取貢品無度,激怒了儂智高,他通過邕州知州陳珙向北宋朝廷遞上奏疏,請求廣源州完全內附於北宋,希望借北宋的力量擺脫交趾。

但儂智高連續三次要求宋朝接受他的奏疏都被北宋朝廷忽視,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直接就被邕州知州陳珙扣下,都沒有遞給北宋朝廷。

其實,不管是北宋朝廷也好,還是直接責任人邕州知州陳珙也好,都不是太重視儂智高的請求,雖然廣源州完全內附有那麼一絲開疆拓土的意味,可還是要看是什麼地方。

在北宋時期,別說儂智高所處的廣源州了,包括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甚至更南一些的湖南等地區,在世人眼中都是蠻荒之地。

儂智高是什麼人?他的真實本領怎麼樣?

當時的人們可不知道那裏有一年二、三熟的稻米,只知道是生存不易的地方,北方人去了還容易得病,對北宋來說,就是一個得不到利益的地方,不值得耗費錢糧和軍費去佔領。

在北宋朝廷眼中,南方只有能貢獻糧食和稅收的川蜀、江南、兩浙地區是有用之地,其餘的都是無用之地,沒見宋太祖當初打到大渡河邊,就禁止向南了?

這不是愚昧和自大,是當時的普遍認知造成的結果,不能因此否定當時北宋朝堂上掌權人的智慧,但就是這個認知,沒有重視儂智高的請求,激怒了他。

皇佑四年四月,苦等宋朝消息的儂智高很乾脆地發動了叛亂,一舉攻進邕州,因發現知州陳珙扣押的奏疏,一怒之下,拒絕了陳珙的投降,將他和另外不願意投降的邕州官員全部處死。

這還不算,儂智高直接在邕州建立所謂的“大南國”,並召集萬餘大軍開始向北宋廣南東路的治所廣州進發,準備徹底佔領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儂智高進軍廣州的路途中出現,從6月8日至6月18日,短短十天時間裏,儂智高就攻佔了邕州到廣州之間的九座城池,基本上一天攻克一座,這個戰績相當驚人了。

這九座城池分別是橫州、貴州、龔州、潯州、藤州、梧州、封州、康州、端州,而儂智高之所以能迅速攻克這些州府,原因是隻有封州、康州進行了抵抗。

除封州知州曹覲和康州知州趙師旦嚴守職責和士大夫的驕傲,堅守城池,並在城破後爲國犧牲外,其餘七州的知州全部棄城而逃。後來儂智高攻廣州不下,回師攻昭州時,同樣是知州棄城逃跑。

儂智高叛亂後來被狄青輕鬆平定,顯然,儂智高並不是很能打。但在狄青帶兵南下之前,因這些知州們放棄抵抗,讓整個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一片狼藉,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就別提了。

也不知道宋仁宗當時知道知州們集體逃跑的消息後會是什麼反應?在他執政時期,是北宋對士大夫最好的時期,可就是這些享受北宋優厚待遇的士大夫,在戰爭開始時,就丟棄了百姓、國土和尊嚴。

這些士大夫們爲何敢於喪權辱國?敢於棄城而逃?就不怕國法嚴懲嗎?還真不怕,往前追溯9年,從當時的一件事情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慶曆三年,時任高郵知軍的晁仲約縱容叛賊張海,用錢買其不攻打高郵。

事發後,晁仲約本來被北宋政事堂定爲死罪,但當時的樞密副使范仲淹卻制止了這個判罰,並向宰相富弼警告說,不能讓皇帝有任何殺士大夫的理由,於是,晁仲約不但逃過死罪,此後還的當上了興州太守。

范仲淹站在士大夫的利益上,不希望皇帝有殺士大夫的行爲,但卻忽視了對犯法的士大夫的懲治,讓制約士大夫最後的枷鎖失去,晁仲約這個榜樣也讓士大夫們在遇到類似的困難時有了參照。

所以,當儂智高兵臨城下時,這些沒有骨氣的士大夫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跑,反正跑掉後,同樣還能做官,爲國犧牲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儂智高是什麼人?他的真實本領怎麼樣? 第2張

以當時棄城逃跑的端州知州丁寶臣爲例,喪權辱國不說,城中的百姓死傷無數,他卻僅僅只是官降兩級,貶到兩浙路的諸暨去當知縣,該做官還是繼續做官。

這麼個遇敵就逃,不顧治下百姓死活的官員,僅僅只是因爲他是士大夫,就能逃避死罪,且在宋仁宗死後,宋英宗還把他調到京城,給他升官。

丁寶臣死後,墓表、祭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寫的,墓誌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寫的,王安石還在墓誌銘中給他遮掩當年在端州棄城逃跑的事實,說他是因爲出戰沒打贏,然後才逃跑。

從范仲淹提倡徹底杜絕讓皇帝有殺士大夫可能的動議,到王安石幫助有過不堪過往的丁寶臣洗白,就能看出來,棄城而逃這種罪,在士大夫們眼中,還不如士大夫的生死和名譽重要。

這些名臣雖然才華橫溢,個人道德品質也值得敬仰,但站在士大夫角度上考慮問題的立場卻不敢恭維,普通的貪污也就罷了,可逢敵棄民,不戰而逃的行爲是不能鼓勵的。

他們當然也不會知道,未來的靖康之變時,北宋有多慘,而北宋的滅亡離不開相當一部分士大夫遇敵就逃的行爲,更不要說最嚴重的壓制武將的國策了,這些名臣潛移默化的作爲也算是北宋滅亡的根源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