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襄是漢高祖長子長孫,爲什麼無緣帝位?

劉襄是漢高祖長子長孫,爲什麼無緣帝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襄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漢高祖劉邦有八個兒子,可惜在呂后稱制時已經死了六個,只留下老四代王劉恆和老八淮南王劉長。

呂后一去世,劉邦的孫子們眼看着劉家天下將改姓呂了,便按耐不住了,劉邦長孫劉襄和其弟劉章得到開國功臣陳平、周勃的支持,裏應外合,剷除諸呂,政權又回到劉氏家族手中。

然而大功告成之後,出謀劃策戰功最大的劉襄卻爲他四叔代王劉恆做了嫁衣裳,帝位與他擦肩而過,那麼作爲漢高祖長子長孫,劉襄爲何無緣帝位呢?

劉襄之所以與帝位失之交臂原因而三:從傳統帝位傳承來說,劉襄父王劉肥不是嫡長子,不合正統。

從政變奪位來說,劉襄的外戚勢力過強,爲開國功臣們所忌憚。另外,劉襄起事時得罪劉澤成帝位路上的攔路虎。

劉襄是漢高祖長子長孫,爲什麼無緣帝位?

一、劉襄的父王劉肥不是嫡長子,不合正統,無法繼位

古代繼承皇位向來以立嫡立長爲依據。劉襄雖是劉邦長孫,但血統上卻不是嫡長子之子,而是劉邦沒結婚前與曹寡婦所生之子劉肥的兒子。

因爲父王不是嫡長子,甚至連庶長子都稱不上,屬非婚生子,所以血統、出身都不尊貴,甚至有些低微。劉邦覺得虧欠這個非婚生子,所以封劉肥爲齊王,給了最大最肥沃的齊地給劉肥治理。

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劉肥的嫡長子不假,可因父王劉肥的出身和血統限制了他的出身和血統,所以從傳統帝位繼承原則上來說,劉襄不能名正言順的成爲帝王。

況且漢惠帝劉盈去世,又沒有把劉襄過繼到他名下爲子,因而劉襄從古代繼承大統的潛規則來說是不符合繼承製度的。

因而從血親關係上,劉襄之父劉肥不是嫡長子,從正統繼位上來說,劉襄理應無緣帝位。

二、劉襄的外戚勢力過強,爲開國功臣們所忌憚,不敢迎立他

從血親關係論,劉襄理應無緣帝位,那麼通過政變誅殺諸呂之後,劉襄軍功最大,稱帝理所當然了吧。

然而在剷除了呂氏家族之後,衆臣商討扶持誰爲新的皇帝時產生了分歧,劉章自然擁立其兄劉襄爲帝,少數官員也認爲劉襄此次誅呂行動中軍功最大當立爲帝,然而以陳平、周勃爲首的開國功臣卻連連擺手,稱剛剛平叛了差點奪了劉家天下的強勢的外戚諸呂,還沒喘過氣來,又要穿新鞋走老路,又扶持一個外戚勢力強大的劉襄支持。

原來劉襄的外戚也不容小覷,特別是劉襄的舅舅駟鈞十分殘暴,殺人如麻,像一隻兇惡的老虎,時時可能傷及無辜的人,現在又是劉襄的國相,將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開國功臣將無法承受他的暴虐,甚至有可能一言不合命喪黃泉,從個人利益上,開國功臣們十分忌憚駟鈞。況且劉襄當政,衆元老也擔心以駟鈞的強勢暴虐,輔佐劉襄難上加難。

另外更害怕駟鈞也如呂后的外戚一樣威脅劉氏天下大漢王朝,恐重蹈呂后覆轍,所以想找一個外戚勢力弱,不會傷及國本的劉氏子孫爲帝。因而陳平、周勃舍劉襄而立代王劉恆爲帝。

劉襄舅舅駟鈞的惡名導致開國功臣不想與之抗衡,不敢迎立劉襄爲帝。

三、劉襄起事的得罪劉澤成帝位路上的攔路虎

劉襄起兵之初,兵力不夠,便邀請琅琊王劉澤共商大事,然而等劉澤一到齊地,劉襄就扣押了劉澤,問他要了琅琊國的虎符,用以調兵遣將,劉澤見勢不妙,趕緊交出虎符,恭順有禮地爲劉襄謀略,稱劉襄爲高祖長孫,帝位非你莫屬,朝中大臣還在猶豫不決,我作爲劉氏長輩,得進京爲你說話,早下決斷。

劉襄聽後喜不自勝,便讓劉澤即刻進京,誰知放虎歸山後,劉澤進京卻堅決不支持劉襄爲帝,反而替劉恆代言,稱劉恆忠厚老實,代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是個有能力的王爺,舉薦他爲帝是民心所向,漢室才能興旺。

劉澤和陳平、周勃的意見一致,認爲剛剛擺脫呂氏外戚,不能再出現泗氏外戚當權的現象,三人意見出乎預料的一致。

劉襄是漢高祖長子長孫,爲什麼無緣帝位? 第2張

劉襄限制劉澤人身自由,得罪了劉氏宗親劉澤,成了他稱帝路上的攔路虎,劉澤的意見也代表大多數劉氏宗親的意見,劉襄的支持者便只有他的幾個親兄弟,而劉襄又只有齊地的兵力,無法與京師的南北路軍抗衡,只好聽命罷兵,回到齊地,從而與帝位失之交臂,回到府邸,懊惱至極,一年後便鬱結而死,不要說帝位,連命都沒了!

劉襄爲高祖長孫,又在剷除諸呂中立下赫赫軍功,卻無緣帝位,一方面是血親關係上,父王不是嫡長子,限制了他的血流與出身,另一方面呂后稱制呂氏外戚專權影響了羣臣的擇帝標準,再加上劉襄得罪劉氏長輩劉澤,攔路虎一擋,三因素合力讓劉襄與帝位無緣。

劉恆與世無爭卻得到天下,劉襄力爭天下而不得!看來還真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