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揭祕:唐代的公主爲什麼都“愁嫁”?

揭祕:唐代的公主爲什麼都“愁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唐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唐代,確實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就是皇帝的女兒,即公主們,竟然愁嫁。

揭祕:唐代的公主爲什麼都“愁嫁”?

當然,這不是說公主們不是沒人要,平民子弟要能迎娶大唐第一白富美,豈有不屁顛屁顛的道理~而是說,在當時,皇室想求門當戶對,想跟大姓貴族通婚時,那時的“望族”、“士族”竟然多瞧不上,屢屢拒絕,讓皇家丟盡了面子,又無可奈何。

這個也不是信口胡說,唐代正史、筆記是有很多記載的。比如,《舊唐書.杜佑傳》裏說,唐憲宗要爲寶貝女兒岐陽公主選駙馬,結果那些“卿士家”“皆辭疾不應”,就是說都拿有病推脫;

再比如,《東觀奏記》講的,唐宣宗要爲愛女萬壽公主找個好人家,委託彼時宰相也就是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擇婿。老白看重大好青年鄭顥,推薦上去皇帝也樂呵呵。誰想,鄭顥根本看不上皇室的婚姻,一心要跟范陽盧氏結親,又不能公然違抗強令,不得已成了駙馬。

從此,鄭家與白家就成了死對頭。就是說,老白好心讓鄭顥成爲駙馬,結果鄭家記恨他入骨髓。這不是咄咄怪事?

爲啥唐代很多家族不願意跟皇室通婚?核心原因,其實就是陳寅恪他們早就講的,唐代門第觀念是前無後乏的嚴苛。其餘一些理由,像當時的服喪之禮不人性化、像唐公主很多“不修婦禮”,顯然還是次要的原因。

至少,在唐初至於中唐,李姓皇室在那些傳統的高門望族,尤其是山東士族看來,是“雖尊不貴”。就是說,你李家雖然是天子,權位方面是無可匹敵,但是你血緣源自突厥胡夷,連漢族都不是,不配和那些顯赫的士族,尤其是所謂的“七姓十家”通婚。

揭祕:唐代的公主爲什麼都“愁嫁”? 第2張

而且,當時的李唐王室,內部常不檢點,改嫁、亂倫之事都此起彼伏,那些士族數百年都以家法門風、文化清華自傲,內心是很不屑的,使得作李家駙馬不僅不是高升,反倒是門楣降格。

就是說,唐代士族是前所未有地維護自己的門第,且在社會上有着難以計量的聲譽,而唐代皇室又出自胡夷,過去就是比較卑微的族羣,後來更兼罕見地亂來,問題自然多多。有人根據《新唐書.諸帝公主傳》統計,唐代享國200多年,至少就有26個公主改嫁,甚至還有好幾位是三嫁的。唐代帝王還動輒亂倫,諸如唐太宗納弟媳爲婦、高宗娶其父才人爲後、玄宗霸佔兒媳楊玉環爲妃,都是很公然的。

這就導致一個錯謬出現了:皇室固然要壓制這些高門,又非常欽羨他們,總想着跟他們結姻,而這些大族卻看不上,一心想着跟門第相等的高門士族聯姻,鞏固社會地位。

所以呢,唐代不僅是公主“愁嫁”,其實最慘淡的是,連皇子都“愁娶”。

比如,唐文宗時,爲了太子永,曾主動向彼時的關東望族鄭覃之女求婚,結果呢,鄭覃竟然果斷拒絕。鄭決意要把女兒許配就官職只九品、但門第高貴的崔氏之子。這讓文宗氣炸了。他極委屈,跟鄭覃抱怨說,“朕是數百年衣冠”,言下之意,我李家作皇帝百年下來,那也是很文明高貴的家族了呀!可鄭覃哪裏會care呢!

這個現象,即傳統士族如此看重自身的門第,且看不上皇室的出身,鄙視他們的家法門風,總是儘可能地拒絕與之通婚,既不願娶皇家女,也不肯嫁女於皇室,確實是唐代很獨有特殊的狀況。

據《新唐書·杜兼傳》,李唐都開國200多年了,到了開成年間,這種風氣還是沒有衰落。還是文宗,當時想把臨真、真源兩位公主嫁給士族,也不順心。他曾對宰相大發感慨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就話是說,唐代社會風氣,婚配不大講究權位,而之看中門第,李唐坐穩了200多年天子寶座,民間聲譽,竟然還是不如清河崔氏與范陽盧氏兩大高門。他貴爲帝王又如何呢,也還是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