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羅憲:蜀漢最後的名將,東吳四大名將鎩羽而歸

羅憲:蜀漢最後的名將,東吳四大名將鎩羽而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蜀漢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國蜀漢後期人才凋零,特別是在魏延、吳懿、王平、夏侯霸等人去世之後更是如此,以至於在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鄧艾偷渡陰平得手之後,偌大一個蜀國竟然派不出一名能征善戰的名將前去綿竹迎敵,而不得不派出毫無作戰經驗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兵迎戰鄧艾。

雖然說當時姜維、廖化、張翼等人率主力在劍閣阻擋鍾會大軍,但是也不至於窘迫至此,只能是說蜀漢後期拿得出手的名將實在是太少了。

這麼說其實也不絕對,蜀漢後期至少還有兩大名將值得一提,一個是霍峻之子霍弋,本來霍弋提出要帶兵協防成都,可是卻被劉禪拒絕,另外一個就是今天要說到的羅憲:此人師從譙周,是蜀漢最後的名將,連陸抗都奈何不了他。

羅憲:蜀漢最後的名將,東吳四大名將鎩羽而歸

譙周是蜀漢政權中益州本土派系的代表人物,也是三國有名的投降派,比如勸說劉璋投降劉備的是他,勸說劉禪投降鄧艾的同樣也是他,後人往往對他投降行徑不屑一顧,其實大可不必對此求全責備,譙周兩次勸降的出發點都是爲了益州本土派系的利益,或者說是爲了讓益州免於刀兵之災。

譙周還有一個身份,他是蜀漢的學者和大儒,門下有幾位名氣不小的學生,比如《三國志》作者陳壽、晉朝尚書郎杜軫和羅憲等等;羅憲年少成名,《晉書》記載:“師事譙周,周門人稱爲子貢。”以孔門十哲之一的子貢來稱呼羅憲,可見羅憲在譙周門下學有所成,是其得意弟子。

238年劉禪立劉璿爲太子,羅憲也正式出仕爲太子舍人(同一年和劉禪關係莫逆的霍弋出任太子中庶子,可見羅憲和劉禪的關係也不差),黃皓專權期間羅憲因爲不願依附於他,於是被黃皓貶爲巴東太守,不過羅憲卻受到時任永安都督閻宇的賞識(閻宇和黃皓關係不錯,是黃皓制衡姜維兵權的重要人選)。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閻宇率主力回援成都,臨行前把防守東吳的重擔交付給了羅憲,羅憲也得以出任蜀漢最後一任永安都督(永安原名白帝城),而羅憲大放異彩也由此開始。

羅憲:蜀漢最後的名將,東吳四大名將鎩羽而歸 第2張

蜀漢亡國後東吳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派出盛曼以救援爲名其實是想趁火打劫襲擊羅憲以拿下永安,羅憲一方面不齒於東吳的行徑,另外一方面劉禪已經投降於是選擇投降曹魏;264年鍾會叛亂失敗,鍾會、姜維、鄧艾等人都被殺,蜀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東吳以撫軍將軍步協領兵西征永安卻被羅憲打得大敗而回,吳主孫休大怒之下派出鎮守西陵(夷陵)的鎮軍將軍陸抗會同步協、盛曼、留平等人一同進攻羅憲。

三國時期有幾位善守的名將,比如曹魏的郝昭、東吳的朱然,羅憲比起他們也是毫不遜色,當時羅憲的處境很艱難:首先閻宇帶走了大部分兵力,羅憲手上的兵力嚴重不足;其次,蜀地剛逢內亂,根本沒有援兵前來支援羅憲;最後,東吳對永安勢在必得,四大名將同時出馬,特別是陸抗堪稱東吳的中流砥柱,能力不在其父陸遜之下。

羅憲在極端不利的情形下孤軍堅守永安(白帝城)達六個多月,包括陸抗在內的東吳四大名將都奈何不了他鎩羽而歸,說羅憲是蜀漢最後的名將並不爲過。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之時,如果劉禪同意霍弋提兵北上、如果率部回援成都的是羅憲而不是閻宇,想必和鄧艾作戰的不會是諸葛瞻而應該是他們兩人之中的一位,如此一來兵敗的或許就是鄧艾了,可惜歷史不能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