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到傳統歷史觀唸的影響,我們對慈禧太后的印象,大多數停留在消極的一面。

其實,慈禧年輕時並不是一個昏聵的人,而是一個努力作爲的女強人。

她垂簾聽政時年僅26歲(現在26歲的女孩子剛剛研究生畢業吧),接手了一個內憂外患的古老帝國。

面對的是千年未有的複雜形勢,即便康熙、乾隆再世,恐怕也難以應對自如。

然而,短短數年,慈禧太后就打出了一組漂亮的組合拳,調整班子、鎮壓太平天國、開始洋務運動,迅速扭轉了大清朝岌岌可危的局勢。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洋務運動

滿清入主中原後,一直採取“重滿抑漢”的政策,封疆大吏以滿臣爲主,漢臣處於附庸地位。

慈禧執政後,採納了恭親王奕等人的建議,一改此前的做法。

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大批漢臣,正是依靠他們,才得以將太平軍、捻軍等農民起義迅速平息,緩解了朝廷的統治危機。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2張

慈禧支持漢臣在地方練兵、興辦洋務,開創了號稱“同治中興”的新氣象。

之後,國內局勢穩定,慈禧又開始積極地支持洋務派實行改革。

當時,洋務派每出臺一項新政,勢必會引來守舊派和清流派的攻訐。

然而,同治年間,一大批軍用、民用工業開辦起來。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3張

如金陵機器製造局、天津軍火機器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馬尾船政局、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佈局等等。

同時還成立了專門培養外國語言翻譯人才的同文館、公派留學生出國留學、創建新式海軍等等。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4張

試想,若沒有慈禧太后的支持,這些洋務活動怎麼可能推行下去?

當時同治帝的老師倭仁是頑固派的代表人物,位高權重,極力反對洋務,反對學習西方科學。

慈禧太后爲了能夠讓同文館順利開館,她命令倭仁保舉精通科技的中國老師,另外開館授徒,以便與同文館打擂。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5張

看看到底是洋教習管用還是中國教習更厲害。

倭仁一看慈禧動了真格的,也料到在科技方面不是洋教習的對手,低頭認罪,開缺回家,不久抑鬱而終。

和頑固派官員相比,慈禧的觀念已遠遠走在了他們前面,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奄奄一息的清朝出現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6張

慈禧對政治平衡術拿捏得非常到位,爲了防止鎮壓農民起義和進行地方改革的督撫勢力坐大。

她又巧妙地利用頑固派和清流派對他們進行牽制。

可惜的是,隨着同治去世,光緒登基,再度垂簾聽政的慈禧漸漸收起了進取的銳氣。

慈禧當政後做了三件事挽救清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第7張

逐步趨向保守,生活日益腐化,滿清最終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