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揭祕真實的蕭紅:蕭紅與駱賓基並沒有“姐弟戀”

揭祕真實的蕭紅:蕭紅與駱賓基並沒有“姐弟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電影《蕭紅》上映期間,除了有學者指出電影追求“八卦”與史實有諸多不符之後,影片主人公之一——駱賓基的兒子張書泰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電影《蕭紅》的“四角之戀”使得外界誤以爲蕭軍、端木蕻良與駱賓基是因愛同一個女人而生恨、成仇,甚至網上流傳一種說法,稱“蕭紅在端木離開之後,曾經答應如果她的病情好轉,一定嫁給駱賓基”,這些都是以訛傳訛。

蕭軍、端木蕻良與駱賓基(原名張璞君)都是東北很有才氣的作家,在上世紀30年代因蕭紅而互相認識,後又因蕭紅而有所糾葛。

蕭紅的確死在駱賓基懷內

小時候常聽父親駱賓基講述往事的張書泰對於電影《蕭紅》中的個別不實之處也十分敏感,他表示,影片有兩處曲解了駱賓基的明顯硬傷,“我的父親是一位性格豪爽、爲朋友兩肋插刀的山東籍東北漢子,當初,他照顧孤苦伶仃的蕭紅時,完全是一種心態耿直的朋友之誼,其中也含有弟弟心疼姐姐的質樸情愫,而不是電影裏塑造成的朦朧浪漫的世俗‘姐弟戀’,這是第一處硬傷;第二處硬傷是,電影畫面中,蕭紅的最後一刻,似乎我父親也離她而去,這也是不對的。實際的情形是,當初日軍開始轟炸香港,左翼作家便準備撤離到內地,我的父親駱賓基也準備跟隨茅盾先生等人一起撤退,但考慮到他的多年好友、也是蕭紅的弟弟,曾告訴他自己姐姐在香港病得很重住在醫院,囑他方便時去看看。想到蕭紅需要人擡運,於是我父親便去醫院找她,並協助端木蕻良把蕭紅幾經輾轉安頓到一家旅館。正當我父親準備與蕭紅話別時,不想端木蕻良卻不見了。蕭紅告訴我父親他不會回來了,請求我父親留下來照顧,並由此陪伴了她在世的最後44天。當初,我父親並沒有帶任何換洗衣服,加之惦記留在家中嘔心瀝血兩年創作的《人與土地》的手稿,所以,後來當他看到蕭紅病情有所好轉,而端木又已出現時,就告訴蕭紅他要回家去取東西。哪知由於突遇日軍戒嚴,當日未能歸來。當他次日回來輾轉找到蕭紅時,她已昏迷不醒,並當天死在父親懷中。”

揭祕真實的蕭紅:蕭紅與駱賓基並沒有“姐弟戀”

 駱賓基與蕭軍不是情敵是好友

張書泰表示,電影《蕭紅》的“四角之戀”使得外界誤以爲蕭軍、端木蕻良與駱賓基是因愛同一個女人而生恨、成仇,甚至網上流傳一種說法,稱“蕭紅在端木離開之後,曾經答應如果她的病情好轉,一定嫁給駱賓基”,這些都是以訛傳訛。

張書泰告訴記者:“我父親與端木之間的公開翻臉不是因爲爭奪蕭紅的情感歸屬,他與蕭紅是純粹的姐弟之情,而是因爲我父親認爲端木蕻良作爲一個男人在最關鍵的時刻沒有承擔起責任、不仗義地拋棄了蕭紅。關於這些矛盾,我父親在《蕭紅小傳·修訂版序》中做了詳細描述,五十多年裏,端木蕻良和蕭軍都沒有對其中的記述有任何公開爭辯。實際上,我父親和蕭軍後來一直作爲摯友來往,我們兩家的後代也一直延續着這種友誼。”

揭祕真實的蕭紅:蕭紅與駱賓基並沒有“姐弟戀” 第2張

駱賓基

駱賓基也非作家張潔的舅舅

張書泰並沒有子承父業做文字工作,他如今是國際冰酒聯盟中國區主席,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蕭紅時代的那段歷史已經非常陌生了,電影《蕭紅》也許是他們認知那個遠去時代的不多的途徑,“我非常感謝電影《蕭紅》給年輕人補了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一課。但同時也不希望父親的形象被諸多不實的訊息圍繞,尤其不能接受他的人格品質被錯誤地刻畫,電影雖然講求戲劇化,需要迎合世俗興趣,但既然採用的是真名真姓,所謂的藝術加工就應該儘量地接近歷史、人物的。”

他還順便澄清:“百度搜索上駱賓基解釋中說我的父親是作家張潔的舅舅,這也是錯誤的。我的父親與張潔的父親其實是很好的朋友關係,他在張潔成名前曾一直指點她的寫作。”(北青)

 真相

  臨危受託照料病重蕭紅

駱賓基,原名張璞君,1934年到北大旁聽,對文學創作產生興趣。不久他聽說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生死場》在魯迅扶持下出版了。於是他決定循着蕭軍、蕭紅的足跡投奔魯迅。當他將長篇小說《邊陲線上》的前兩章寄給魯迅時,魯迅已經重病纏身,無力指導他的寫作了。“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後,他在茅盾的薦舉下,到浙東參加抗日救亡工作。

1941年皖南事變後,他流亡到香港,開始寫作長篇小說《人與土地》。當時他所帶的錢不多,過了些日子就付不起店錢了。只得請求同是東北流亡作家的端木蕻良的協助。端木委託人爲駱賓基付清店錢,爲他安置了住處。同時還在自己主編的《時代文學》上刊發了駱賓基的長篇《人與土地》,使得駱賓基能夠憑稿費維持生活。

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駱賓基打算撤離香港。當駱賓基打電話向端木、蕭紅辭行時,端木問他能否暫留香港,協助照料病重的蕭紅,駱賓基慨然允諾,並立即趕往他們的住處。由於香港形勢緊急,端木和駱賓基等人擡着蕭紅先後躲避在周鯨文家、恩豪酒店和時代書店宿舍。12月25日,香港淪陷,很多進步人士撤離香港。此時的蕭紅喉腫、胸悶、呼吸困難,被送入養和醫院。因醫生誤診,做手術時大傷了蕭紅的元氣,身體更加虛弱。接着又將蕭紅送往聖士提凡女校改成的臨時醫院。不堪顛沛流離之苦的蕭紅,在1942年1月22日,逝世在這所醫院裏。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蕭紅病逝的44天中,根據駱賓基的《蕭紅小傳·修訂版序》所說,一直是駱賓基守護在蕭紅的身邊。病重的蕭紅對駱賓基說:“端木是準備和他們突圍的。從今天起,就不來了,他已經和我說了告別的話。”因此,駱賓基總是譴責端木蕻良在蕭紅生命攸關的時刻,將護理的責任推給他。可是後來的端木夫人鍾耀羣寫的《端木與蕭紅》一書,則說端木離開蕭紅是外出購買食品、藥物,尋找尚未被日軍接管的醫院。蕭紅病逝後,端木請人爲蕭紅拍攝了遺容,又剪下一縷蕭紅的遺發揣入懷中。還以高價買了素色瓷瓶,來裝蕭紅的骨灰。第二天,他與駱賓基一起,將蕭紅的骨灰瓶葬於淺水灣。

究竟事實的真相如何,鑑於端木與駱賓基都已經作古,很難說清楚孰是孰非了。不過,從1942年2月末,端木、駱賓基等人乘“白銀丸”離開香港,輾轉來到桂林這件事來看,在蕭紅病危期間,端木並沒有撤離香港,至於有多少天沒有陪伴蕭紅則是個不解之謎。

電影《黃金時代》劇照

延伸

  最愛端木蕻良

1938年1月,應李公樸先生之邀,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等人到達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在臨汾這段時間,蕭紅與端木蕻良接觸較多,她對端木蕻良產生了“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感情。特別是端木蕻良曾當衆說蕭軍在文學上不及蕭紅的話,更滿足了蕭紅的虛榮心。不久臨汾告急,蕭軍準備跟隨“民族革命大學”一起撤退;而蕭紅和端木蕻良則參加了“西北戰地服務團”,回到西安。這意味着蕭紅和蕭軍同居6年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半個月後蕭軍與蕭紅在西安相遇時,蕭紅已與端木蕻良“定情”,他們只得選擇分手。蕭紅與端木蕻良旋即去了武漢。同年5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漢大同酒家舉行了婚禮。在婚禮上胡風提議他們談談戀愛經過,蕭紅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麼羅曼蒂克的戀愛史,是我在決定同三郎永遠分開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端木蕻良。”

1938年8月,日軍轟炸武漢,人們紛紛逃亡。他們決定撤離到重慶。在重慶的羅烽家,她生下了一個死嬰。

1939年年底,日軍飛機幾乎天天在北碚上空偵察、轟炸。肺病日漸加重的蕭紅,與端木蕻良商議前往香港避難。1940年1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到達香港,住在九龍尖沙咀樂道八號。在這裏蕭紅完成了小說《呼蘭河傳》,端木蕻良創作了《科爾沁前史》。這時的蕭紅身體很虛弱,精神上也感到很鬱悶和煩惱。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了香港和九龍。當時蕭紅的肺病越來越重,端木蕻良委託文友駱賓基代爲看護蕭紅。1942年1月22日上午,蕭紅以31歲的英年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