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不爲人知:一千多年前的日本曾抵制中國貨

不爲人知:一千多年前的日本曾抵制中國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貨顧名思義是指中國貨,在本文中就是指唐朝的大唐製造。在中學課本里我們都學過日本人傾慕天朝上國的文化,政治,經濟的強大,曾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當時的先進科學文化,其受中華文化之薰陶自不待言,此類文章不說如煙似海,也如同牛毛馬毛了。

不爲人知:一千多年前的日本曾抵制中國貨

網絡配圖

然而幾乎所有的教科書中都不約而同的忽略了日本是如何終止和唐朝交往:“廢止遣唐”這一中日曆史上對日本文化形成有決定性影響的大事。

日本和中國的交往以隋唐時期最盛,中國文化全面的東傳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其實在隋朝時期,日本已經派出遣隋使,第一次遣隋使是在日本聖德太子第一次征討新羅中派出的,時當推古天皇八年公元六OO年。

不爲人知:一千多年前的日本曾抵制中國貨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隋書·東夷傳》雲:“開皇二十年,侯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遣使詣闕。”,而30之後630年,日本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直到最後一批838年,經過了238年的漫長時間,日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已經逐步走向成熟,開始進入獨立的本土文化階段。唐昭宗乾寧元年,日本寬平六年即公元894年,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引用在唐學問僧中灌的報告而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陸多阻”爲由,建議停止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了了這一建議,兩國關係遂告中斷。

“廢止遣唐”可以說是發自上層統治的一場“抵制唐貨”運動。九世紀後半期,中國先後發生了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加之各地藩鎮割據,唐王朝日薄西山,搖搖欲墜,即菅原道真報告中所指“大唐凋敝”,然而隨着日本政府推行閉關政策,終止中日一切貿易往來之後。兩國民間的關係並未隨之中斷,不斷有日本僧人學者,他承中國或朝鮮的商船繼續來大唐學習,且民間和貴族都十分喜愛“唐物”,可以說是崇拜,這一點有些像今天中國熱喜歡“日貨”。

不爲人知:一千多年前的日本曾抵制中國貨 第3張

網絡配圖

所以走私也就應運而生了,以至於中部、四國及九洲一帶的豪族,不少成了走私者的保護神,公開對走私者徵稅,稱“唐物稅”。從兩國民間經濟文化的交往,和國內需要來看,似乎終止中日關係的理由不夠充分,但這只是一層表面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出於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考慮。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