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厭惡哪個國家?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厭惡哪個國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初,來朝的國家有日本、占城、真臘、暹羅、琉球和西洋諸國,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朱元璋的書房裏掛着把日本扇子,是明軍從一次剿滅倭寇戰鬥中繳獲獻上的。他以此爲題寫過一首《倭扇行》,裏面有這樣的句子:“國王無道民爲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爲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詩中斥責日本國王無道,民衆都是盜賊,還鄙夷地稱日本君臣平時光着腳,說話像青蛙叫。光是心裏鄙視也就罷了,有一次,朱元璋接見日本使者答裏麻,居然遇到一件讓他火冒三丈的事。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厭惡哪個國家?

網絡配圖

明初來朝貢的外國使者很多,一般使者來華先被禮部官員接到京師的會同館住下,第二天到奉天殿等待皇帝的接見。接見時,朱元璋先問:“爾國王安否?”再問:“爾使者遠來勤勞?”然後使者磕頭,貢獻方物,完畢。這天接見答裏麻,朱元璋一時起了興致,多問了第三句:“爾國風俗如何?”可以想象,這純粹是上國之君對夷狄小國的敷衍之問,不料答裏麻早有準備,伸直脖子晃着腦袋吟詩作答:“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甕儲清酒,金刀膾素鱗。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這首詩明顯和朱元璋的《倭扇行》唱反調,傲慢之意一目瞭然,因此朱元璋“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徵之意”。

鑑於倭寇屢次侵掠海濱郡縣,朱元璋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楊載出使日本,賜璽書聲討其罪。國書寫得異常霸道,完全是老子訓兒子的口氣:“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爲寇盜,聯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一要其稱臣,二要其取締倭寇,三甚至還揚言要縛其國王,征服日本。收到這封國書的並不是朱元璋想象中的日本國王,而是控制九州的南朝實力派人物懷良親王。懷良親王可不是個善男信女,銅簸箕碰上了鐵掃帚。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厭惡哪個國家? 第2張

網絡配圖

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戰爭時期,懷良親王是南朝後醍醐天皇第十一皇子,頭銜是徵西大將軍。南北兩朝在九州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交鋒——筑後川之戰中,懷良親王親自上陣督戰,身中三箭而不退,南朝大勝。

無論身份還是性格,懷良親王看到這封劈頭蓋臉訓斥的國書,自然一頭惱火,加上受蒙古來襲後遺症的影響,日本人對中國來使有一種警覺和鄙視的排斥心理,當場殺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楊載等兩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使臣被斬!這還得了?堂堂中華之主,卻受到夷狄小國如此奚落。“帝得表慍甚,終鑑蒙古之轍,不加兵也。”

揭祕: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厭惡哪個國家? 第3張

網絡配圖

漢朝鎮守西域的大將陳湯敢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而作爲開國雄主,連一代天驕的蒙古人都被他趕到了漠北,日本如此無禮,朱元璋爲什麼不征討?非不能也,是不爲也。從政治上考慮,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養生息的重要,不願再起干戈。朱元璋忍下了這口惡氣,不過“怒日本特甚”,從此對日本派來的朝貢一概拒絕接受,寧願與日本老死不相往來。不過,擔心後代不能像自己一樣能忍,朱元璋把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勃泥等15國列爲“不徵諸夷”,並寫入《祖訓》傳後世子孫。朱元璋在“日本國”旁特意添加了小字註釋:“雖朝,實詐,暗通奸臣胡惟庸謀爲不軌,故絕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