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揭祕:閻錫山在臺北的晚年生活 荒山中養花度日

揭祕:閻錫山在臺北的晚年生活 荒山中養花度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臺北陽明山區的永公路旁,有一處外觀老舊的紅磚屋,這裏是民國初年盛極一時的“山西王”閻錫山故居。名將辭世近五十年,忠心的老部屬張日明每天上山上香、掃墓,五十年來風雨無阻。

 感念閻錫山 老部下守墓半世紀

一九五零年,閻錫山辭去臺當局“行政院長”職務後,張日明即隨着閻錫山搬到陽明山居住,一九六零年閻錫山亡故,第二年張日明下山居住併成婚。他下山後開五金行維生,太太是一般的上班族;一九八六年張結束五金行生意,夫婦倆及四個女兒一家六口的生計,都落在太太身上,日子過得非常辛苦。

今年八十歲的張日明,和閻錫山一樣都是山西人。張在十五歲從軍開始,就隨着閻錫山的軍隊到處征戰。隨國民黨來臺時,他是押解黃金來臺的少尉,後來擔任閻錫山的侍衛。但隨着閻錫山從“行政院長”下臺失勢,張日明的軍旅生涯也隨之中止,連一毛錢的退撫金都沒有拿到。

揭祕:閻錫山在臺北的晚年生活 荒山中養花度日

閻錫山故居

閻錫山辭世近五十年來,張日明每天爲老將軍上香、打理故居及墓園環境,許多人不解他爲何分文不取而願意如此奉獻。張日明解釋,一來他非常敬重閻錫山對山西建設的貢獻,再來是他在太原失守後逃到綏遠,當時閻錫山派飛機救了其中二十人到廣州,他就是其中之一。

張日明感慨地說,閻走的時候,故居還有二十多名隨從,後來各自爲了生活離開,他在第二年也娶妻下山居住;不過他與另一名侍衛井國治仍每天到山上上香,直到井國治於一九九一年因病過世,就剩他每天上山打理墓園的環境。

住在北投的張日明表示,早年公交車班次少,上山一趟要花上三小時,不過他並不覺得辛苦,妻子及四個女兒對他也十分支持,不但常幫買水果,還常主動陪他上山祭拜將軍。他說,就算碰到颱風,只要公交車還能開,他都會上山。

日前臺北市文化局將閻錫山墓列爲古蹟的消息傳出後,張日明非常欣慰,他認爲老長官因爲政治鬥爭,這五十多年來幾乎被世人遺忘,現在總算有機會讓人們對他有更多的認識。

閻錫山故居仿窯洞 兒孫不從政

閻錫山一生叱吒沙場與官場,但後代都沒有從政。五個子女中三個早夭,只留下兩個兒子;爲了避開戰亂,兒子在撤退來臺前就飛往美國,兒孫至今都旅居海外。

閻錫山的晚年都是獨自藉寫作打發時間,張日明回憶,閻錫山在辭去“行政院長”一職後,先是住在麗水街,對面鄰居是當時的上將彭孟緝,過了半年才搬到陽明山。

閻錫山因爲懷念故鄉山西,將屋子的門窗砌成家鄉窯洞的型狀,也曾嘗試建築窯洞,不過臺灣的土質與氣候都不適合,最後只得作罷。閻錫山的飲食簡單,平日愛吃饅頭、麪條等麪食,加上一些炒青菜和豆腐、雞蛋就是一餐。

張日明表示,當年蔣介石復行視事後,閻錫山只得了“總統府”資政的職位;曾有人不解的問“爲什麼不爭取一個位子”,閻回答“力憑理壯,理憑力伸”,人家要是不主動給,他的個性是不求人的。

閻錫山在陽明山的最後十年,一心讀書寫作,不輕易下山。他的生活規律,每天清晨七點起牀後就寫作,午後休息兩個小時後,開始見客或讀書。喪失權力後,門前逐漸冷清,晚年在荒山中以讀書、寫文章、種樹、養花打發歲月。

  閻錫山墓園吸陸客 不乏部屬後人

陽明山上的閻錫山故居及墓園,一般人多不熟悉,但“山西王”閻錫山稱霸山西三十八年,開放大陸人來臺觀光後,吸引不少大陸游客專程參觀,其中不乏閻的昔日部屬及後人。

守墓五十年的張日明說,閻錫山過世時,因蔣介石在位,知道閻錫山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多半也不敢來,深怕影響仕途,因此草山故居及墓園一直冷冷清清,只有山西同鄉偶爾前來祭拜;而閻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而且年事已高,沒有回來掃過墓。

張日明表示,對老將軍有興趣的有兩種人,一是好奇,另一種是昔日部屬。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名來自香港的年輕人,父親感念老將軍的照顧,但年事已高不便遠行,要求兒子替他到將軍的墓前致意。

他說,許多大陸游客看到閻錫山在臺故居,感到非常驚訝,因爲閻錫山在山西的故居有近三十座院落,氣勢恢弘,很難想象他人生最後的十年,卻在紅磚屋裏度過。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