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外國干涉

巴解組織參與內戰

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軍隊支持,伊斯蘭教派則得到巴勒斯坦游擊隊支持。基督教派民兵的裝備和訓練優於對方,在戰爭初期稍占上風。1976年1月初,黎長槍黨武裝在部分黎政府軍參與下,包圍了3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巴解武裝對黎軍進行堅決反擊。以黎巴嫩社會進步黨爲首的黎伊斯蘭教派勢力配合巴解,向馬龍派據點發動牽制性進攻。在敘利亞默許下,巴解正規部隊“巴勒斯坦解放軍”和巴解“閃電”部隊8000人同時從敘利亞境內開入黎巴嫩,對馬龍派武裝形成壓倒優勢,控制了黎大部地區,黎巴嫩軍隊發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約6000人宣佈成立“阿拉伯黎巴嫩軍”,公開倒向伊斯蘭教派;另有部分黎軍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爲削弱,黎政府面臨垮臺。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敘利亞佔領階段

1976年5月,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應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弗朗吉亞(馬龍派,任期1970-1976)的要求,派遣3.5萬軍隊以“阿拉伯威懾部隊”名義進駐黎巴嫩,並長期駐紮下來。同年9月馬龍派教徒薩爾基斯當選爲黎巴嫩總統,並在敘利亞、以色列、美國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試圖樹立權威。在敘利亞軍事幹涉和政治調停下,衝突雙方開始談判,但戰鬥時有發生。不久,敘利亞軍隊同基督教民兵直接交戰,敘軍炮擊了黎首都東區基督教派控制區。此後,戰鬥逐漸平息。基督教派武裝力量逐漸恢復並有所擴大,其內部的強硬派勢力開始對敘的干預不滿。1978和1981年,敘軍與基督教民兵之間曾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形勢對基督教派愈加不利。

到 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敘利亞部隊控制的北部地區,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區以及由激進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控制的南部幾塊飛地。巴勒斯坦游擊隊以黎巴嫩南部爲基地,多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以軍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莊發射火箭和炮彈。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第2張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再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一輛公共汽車,爲報復這一恐怖行動,以色列部隊舉行了代號“利塔尼”的軍事行動,於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根據地發動毀滅性進攻,佔領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後以色列人遵照聯合國決議撤出,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該地區。

1980年,敘利亞在黎巴嫩中部貝卡谷地集結兵力,後又在那裏部署蘇制薩姆-6地空導彈。基督教長槍黨人佔領貝魯特-大馬士革戰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圍的高地後,敘利亞對其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出動飛機襲擊敘利亞人,並轟炸貝魯特地區,以示警告。1981年7月24日,敘利亞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裝達成了一項臨時停火協議,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隨即同黎政府軍交戰,奪佔了黎南部大片地區。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82年6月,以色列出動軍隊6萬餘人,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大舉入侵黎巴嫩,深入黎境約90公里,佔領約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8月下旬,在以軍包圍下,巴勒斯坦武裝力量1.2萬人撤出貝魯特,分散到8個阿拉伯國家。8月23日,基督教強硬派人物、民兵司令貝希爾·傑馬耶勒當選總統,提出一切外國軍隊撤出黎巴嫩、解散所有教派武裝、建立統一的政府軍和實行全國和解等項主張,遭到敘利亞和伊斯蘭教派強烈反對。9月14日,貝希爾·傑馬耶勒被炸身死。其兄阿明·傑馬耶勒繼任總統。暗殺傑馬耶勒的兇手事後被查明是敘利亞特工,但是沙龍當時卻指責巴勒斯坦人爲兇手。爲了報復這一行爲,1982年9月16至18日,長槍党進入貝魯特西區的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製造了貝魯特大屠殺,殺害人數從不到400到3萬估計不等,雖然兇手是長槍黨,但是衆多證據指明大屠殺過程中阿里埃勒·沙龍和以色列軍隊給了長槍黨人以支持,所以成爲了國際社會譴責的對象。

美國與法國、意大利等國組成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

1982年8~9月,美國與法國、意大利等國組成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企圖以直接的軍事捲入爲基督教派強硬勢力撐腰,使其繼續執行親西方的政策。在美國參與下,黎、以雙方經過談判,於1983年 5月17日簽定了以色列從黎撤軍的協議。但由於該協議同時要求敘軍和巴勒斯坦武裝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敘利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伊斯蘭教派的堅決抵制,無法執行。同年10月底至11月初,基督教派與伊斯蘭教派領導人在日內瓦舉行全國和解會議,但因雙方的嚴重分歧而陷入僵局。會後,雙方武裝衝突再次升級。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第3張

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舒夫山區撤出後,德魯茲教派民兵在其首領·瓊布拉特率領下,與基督教派民兵和黎巴嫩政府軍激烈交戰,佔領該地區。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貝魯特使館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美國和法國在黎巴嫩的維和部隊駐軍司令部相繼被炸,美軍死239人,法軍死58人。黎局勢的惡化,使美國進退兩難。羅納德·威爾遜·里根決定採取“收縮”政策,於1984年2月7日將海軍陸戰隊撤出,並命令海軍戰列艦隻轟擊敘軍和伊斯蘭教派武裝在山區的陣地。

各派混戰

由於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傑巴耶勒被迫提出全國和解的主張,提議由長槍黨、馬龍教派、德魯茲教派、遜尼派、什葉派以及其他各派政治領導人談判,解決分歧,以達到建立穩定政府的目的。該年12月,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及其追隨者在的黎波里受到由敘利亞支持的內部反對派襲擊,被困六週之久,後被迫撤至一艘掛有聯合國旗的希臘輪船上。阿明·傑馬耶勒總統在困難形勢下,轉而採取依靠敘利亞調解,和平解決黎問題的方針。同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宣佈廢除1983年5月黎、以關於撤軍的協議。3月12日第二次全國和解會議在瑞士洛桑召開,兩大教派領袖就實行停火、成立制憲委員會等問題達成協議。此後,國內大規模武裝衝突暫告平息。1985年 1月以色列內閣在內外壓力下,決定從黎南部撤軍。6月撤軍基本完成。1984年4月黎巴嫩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後,由於各方對政治改革和重建軍隊等問題意見不一,各教派之間以及一些教派內部不斷出現新的摩擦與分裂,局勢更趨複雜。敘利亞自1976年6月初以來,在黎境內一直駐有3萬左右軍隊。這時它支持伊斯蘭教什葉派和德魯茲派兩大民兵武裝,同對政治改革持強硬態度的基督教民兵組織黎巴嫩力量戰鬥,爲牽制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和德魯茲民兵,經黎方默許,巴解武裝從1985年起陸續重返黎巴嫩。後者隨即與阿邁勒民兵武裝發生矛盾,1986年9月雙方爆發大規模衝突。 1985年9月初,敘利亞推動15個伊斯蘭教派組織成立民族團結陣線,鼓動一些親敘的知名人士要求阿明·傑馬耶勒總統下臺。黎巴嫩力量領導人 胡貝卡在強大政治、軍事壓力下,接受敘的調解,於12月同伊斯蘭教什葉派和德魯茲派達成了結束內戰、進行政治改革的協議,爲全國和解帶來了新的希望。但由於各教派之間及其內部矛盾錯綜複雜,受外國勢力的影響遠未消除,真正的和解迄今未能實現。

伊朗革命衛隊的干涉

1987年2月,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在敘利亞支持下包圍夏蒂拉、薩布拉等多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用重炮、坦克轟擊難民營,造成數萬人傷亡。爲解救難民,聯合國向被圍難民營派出緊急救援隊。1988年4月,什葉派穆斯林阿邁勒運動民兵與真主黨民兵在貝魯特南郊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交戰初期,阿邁勒武裝控制了大部分什葉派居民區,真主黨民兵遭嚴重挫折。但真主黨民兵在伊朗革命衛隊支援下,重新集聚力量發動反攻,奪回貝魯特南郊80%的地區,雙方死傷千餘人。

米歇爾·奧恩驅逐敘利亞駐軍的嘗試

1989年3月14日,黎基督教強硬派人物、黎政府軍原總司令米歇爾·奧恩利用代理總統職權之機發起進攻,旨在將敘利亞軍隊趕出黎巴嫩。導致了以黎政府軍及基督教民兵爲一方,敘駐黎部隊及穆斯林民兵爲另一方的大規模炮戰,造成5000多人傷亡、數十萬人逃離及1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爲結束內戰,在阿盟主持下,黎各教派首領1989年9月在沙特開會,通過全國和解的《塔伊夫協定》,但奧恩拒不承認黎新政府和當選總統。

敘利亞再次干涉

1990年10月13日,趁着伊拉克出兵科威特,造成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無暇顧及黎巴嫩之機,敘利亞政府支持的黎政府軍在敘軍坦克、飛機支援下攻入貝魯特東區,閃電般擊潰基督教軍隊,奧恩戰敗出走,殘部投降。黎政府開始在全境行使權力,着手實行將所有派別武裝撤出首都的“大貝魯特”計劃。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黨武裝外,黎各主要派別武裝均撤出貝魯特,交出武器宣佈解散。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嫩內戰基本結束。

黎巴嫩內戰外國干涉分別有誰 主要民團是由誰組成的 第4張

總結

黎巴嫩曾經有着“中東瑞士”之稱的發達國家。但作爲法國殖民統治的遺留產物,黎巴嫩的政治體制先天就依賴於脆弱的教派力量平衡。隨着五六十年代黎巴嫩人口結構的變化,基督徒失去了多數派的地位。但基督教上層統治集團依舊頑固維護其既得利益,令各教派之間的政治分裂不斷加深。黎巴嫩戰爭爆發後,以色列、敘利亞及西方勢力各取所需,支持親附於己的武裝派別,致使內戰愈曠日持久,黎巴嫩的經濟也處於崩潰邊緣。

民團的組成

基督徒在黎巴嫩獨立之後長期控制政府,但在1960年代,這種權力壟斷引起愈來愈多的穆斯林和非宗教的左翼分子的不滿;更在1969年加入黎巴嫩國民運動。黎巴嫩國民運動提出新的人口普查(上一次在1932年),以反映國內人口分佈的真實情況,然後根據數據計劃一個新的政府架構。它被視爲對基督教勢力的一種致命的威脅(尤其是馬勞尼特派)。雖然聯盟的組合比馬勞尼特派首領和許多觀察者說的“伊斯蘭教對基督教”更爲複雜得多。

雙方都無法解決他們的利益衝突,開始組織民團;本來是用作自衛,但形勢進一步惡化的時候,他們已經與軍隊無異。中央政府的權力被迅速破壞,他們維持秩序的能力亦因爲黎巴嫩軍隊的性質而大大減弱。黎巴嫩軍隊的人數是中東各國軍隊中人數最少的其中之一,而且他們軍隊內的人口比例是與國內種族的人口比例相同的。當軍人轉投非宗教的民團之時,軍隊就無法再控制那些軍團﹑巴解,或管制外來干預。而且,由於政府,包括那些軍官和高官,是由基督徒領導的;回教人口對於政府或軍隊的信任相當低。黎巴嫩軍隊的瓦解最終引致穆斯林武裝組織宣佈他們不再聽命於黎軍。

在整場戰爭中,幾乎沒有民團是本着人權的標準行軍的,而且宗派衝突令手無寸鐵的平民也經常成爲目標。戰爭一直拖延,而民團亦變成犯罪集團,以犯罪爲主要工作,而非戰鬥。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

外來支援:多數來自阿拉伯政府﹑以色列﹑或西方國家;通常都是跟他們一直有聯繫的。聯盟的組合也變動得非常快。

以平民作犧牲品:敲詐﹑盜竊﹑銀行劫案與設立需要錢“通關”的關卡等,在各營都很普遍。在停火期間,很多民團都在他們家鄉的範圍內以犯罪集團形式運作。

走私:內戰期間,黎巴嫩成爲了世界最大的毒品製造商,大部分麻醉藥的製作都集中在貝卡谷地。而槍械﹑物資等很多賊贓都成爲了走私品--無論有沒有戰爭,黎巴嫩都是歐阿商業的中間人。有很多場仗都是在黎巴嫩的港口打的,就是爲了方便走私客。

主要民團

基督教民團

基督教民團的武裝由西德和比利時提供,他們從黎巴嫩北面較大的基督徒人口中取得支持。他們通常都是右翼份子,有些則受歐洲法西斯主義的影響。所有最大的基督教民團都是馬勞尼特派爲主的,其他的宗派作爲一個次要的角色。

最大勢力的基督教民團是傑馬耶爾領導下的Phalange。它們在1977年協助成立在1986年被格基領導的黎巴嫩軍隊。有一小部分是極端的黎巴嫩杉保衛者。這些民團很快在基督教控制的東貝魯特和很多政府大樓建立了勢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