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經16年黎巴嫩內戰結束

歷經16年黎巴嫩內戰結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91年4月3日,黎巴嫩總統赫拉維宣佈歷時16年的黎內戰結束。

歷經16年黎巴嫩內戰結束

黎巴嫩是一個多教派國家。1943年獨立前夕,人口約130萬,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人口比例爲6∶5,各教派即在此基礎上達成分配國家領導職務與議會席位的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人士擔任,軍隊參謀長則由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人士擔任,在議會99個席位中,基督教派佔53席。此後數十年間,在馬龍派和穆斯林溫和派治理下,黎巴嫩成爲中東地區最穩定的國家,旅遊、銀行、過境貿易給其帶來高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與石油國家不相上下,首都貝魯特更成爲與蘇黎士並稱的國際金融之都和中近東交通、教育、文化中心,號稱“近東巴黎”,黎巴嫩鎊也成爲和瑞士法郎、西德馬克一樣堅挺的國際貨幣。

後來,伊斯蘭教派人口迅速增長,逐漸居全國多數。他們對基督教派繼續掌握軍政大權日益不滿,迫切要求重新分配國家權力。而基督教派統治集團爲維護既得利益,不肯做出讓步,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此外,在黎巴嫩還有40多萬巴勒斯坦難民;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勒斯坦游擊隊的事件發生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主力1萬餘人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並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不斷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因而黎巴嫩經常遭到以色列的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還支持伊斯蘭教派的鬥爭。這些都引起基督教派統治當局的強烈不滿。加之美國、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經常插手黎巴嫩事務,從而增加了黎巴嫩局勢的複雜性,促使全面內戰的爆發。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擊隊槍擊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長槍黨(又譯弗朗吉亞黨,馬龍派的政治組織)黨員和數名平民。爲了報復這一暴行,基督教長槍黨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在當天伏擊一輛載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擊隊分子)的公共汽車,將其乘客全部殺害,由此引發黎巴嫩長期、殘酷的內戰。

1990年10月13日,趁着伊拉克出兵科威特,造成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無暇顧及黎巴嫩之機,敘利亞政府支持的黎政府軍在敘軍坦克、飛機支援下攻入貝魯特東區,閃電般擊潰基督教軍隊,奧恩戰敗出走,殘部投降。黎政府開始在全境行使權力,着手實行將所有派別武裝撤出首都的“大貝魯特”計劃。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黨武裝外,黎各主要派別武裝均撤出貝魯特,交出武器宣佈解散。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嫩內戰基本結束。

持續十餘年的內戰,已造成十餘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給黎巴嫩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或逃往國外。在戰事進行期間,聯盟組合經常改變,而且非常出乎意料之外。在戰事結束時,差不多每一方都背叛過其他所有的陣營至少一次。1980年代更是陰暗,貝魯特的大部分地方在以色列入侵併驅逐巴解武裝人員時被破壞了。戰爭更演變成民族和宗教的大屠殺,最後,黎巴嫩就在這些死者之間獨立了。

在1989塔依夫協定的時候,以色列仍然守住黎巴嫩南部,扶植南黎巴嫩軍作爲一個受襲時的緩衝區。以色列軍隊終在2000年撤離,那但他們希望見到敘利亞接下他們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坐穩的,現在才空出來的職位。直至2005年,黎巴嫩反對派和有力的外交干涉(美﹑法﹑聯合國)聯手以逼走敘利亞,敘利亞那時候才從黎國撤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