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疆域

漠北位於東亞戈壁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帶,素爲衆多遊牧部落、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自春秋始,先後有鬼方、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黠戛斯等民族崛起,構成人類古代遊牧世界的東翼,與相鄰的古代中國農耕地區有着密切的經濟、文化往來和政治、軍事的頻繁衝突與交往。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蒙古帝國形成於13世紀初,後成爲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爲元朝與四大汗國的聯合體。蒙古帝國1294年國土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一說2800萬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緯60度左右爲界),佔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爲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涵蓋了當時版圖內的1億人口,吉尼斯世界紀錄等官方機構和國際史學界均承認蒙古帝國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人類史上第二大帝國。

蒙古帝國的版圖擴張源於其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8~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越過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擊破欽察各部,第二次西征(1235~1242)於窩闊臺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爲主帥,先後征服裏海布噶爾王國、斯拉夫各族,進而滅亡位於東歐大平原境內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亞,遠征勢力遠達意大利半島的威尼斯東北,第三次西征(1252~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爲旭烈兀,滅亡木剌夷(伊斯蘭國家)、阿拔斯王朝(位於阿拉伯的黑衣大食,750~1258)以及敘利亞,三次西征共滅了40多個國家。

政治

成吉思汗上臺伊始便着手改革,消除落後的部落體系,建立新的政治、軍事、社會組織,以鞏固新興政權的統治。

成吉思汗首先打破古老的血緣關係,擯棄傳統的部落、氏族單位,對所有臣民進行戶口登記,將其按照十戶、百戶、千戶的結構納入軍政、軍民合一的組織框架中。以往的部落貴族皆以百戶長、千戶長的身份充任國家官吏。成吉思汗把全國的土地和人戶分封給諸子、諸弟等宗室成員。大汗權力高於一切,是整個蒙古統治階級的最高代表;皇室宗親構成的“黃金貴族”和各級那顏貴族組成封建統治階級;而分屬各級人戶制度下的廣大牧民,則固定在指定的區域之內。“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是所有成年男子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職責。一旦有戰事,便攜帶武器、馬匹及糧秣,在各級長官率領下出徵作戰,據說其總數可達70萬之衆。在全民皆兵的基礎上,成吉思汗還握有三支精銳之師——怯薛軍。它是由萬名壯勇的貴族子弟組成的近衛軍,平素司拱衛大汗金帳之責,戰時則擔中軍護駕之任,往往是成吉思汗在戰爭最關鍵時刻投入戰場,以決定勝負的生力軍。同時,這支精銳勇猛之師亦是大汗震懾地方割據勢力的重要力量。怯薛衛士職守明確,制度嚴密,享有種種特權,絕對效忠大汗,成爲蒙古軍事封建專制統治的中堅。

成吉思汗還強化國家司法機構,設置了斷事官——達魯花赤。初始,斷事官只負責審理民事、刑事訴訟案件,後則發展爲兼管人戶、財賦的重官。成吉思汗還對傳統的蒙古習慣法進行整理,數次召集大會,頒佈“扎撒”(意爲軍令、法度),並將各類扎撒和大汗的“訓言”用維吾爾文字記錄下來,編成《扎撒大典》,形成1套成文法典。1204年,蒙古擊敗乃蠻部落時,俘獲了掌印宮維吾爾人塔塔統阿,大汗令其以維吾爾字母拼寫蒙語,創制出蒙古文字,又令蒙古諸王及貴族子弟皆學習之。蒙古文字的創立及運用,爲高原諸部間的聯合提供了文化上的凝聚力,統一的蒙古民族開始形成。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第2張

成吉思汗所創建的國家機構、軍政制度、成文法規、民族文字使蒙古社會的文明進程明顯加速。這個由諸多遊牧部落組成的年輕國家充滿了勃勃生機,祖輩所留下的牧場雖很寬闊,但已無法滿足新興軍事封建政權的需求。在成吉思汗的統率之下,蒙古鐵騎很快便馳出草原,如暴風驟雨般地衝向世界。

軍事

軍隊建設

西征

第一次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遣勇將哲別率精騎2萬,一舉擊破宿敵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屈出律所控制的西域契丹國家西遼,殺死屈出律。從此,蒙古國與中亞新興大國花剌子模開始相峙。花剌子模原爲塞爾柱突厥人的1個行省,後獨立稱國。13世紀初,據有北界阿姆河上游,南臨波斯灣,東起印度河,西抵兩河流域的廣大地區,一時稱盛。1219年。花剌子模訛答刺守將劫殺蒙古商隊和使臣,致使兩國關係驟然交惡,成吉思汗乘機起兵,興師問罪。他親率大軍20萬,分成4路,攻入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民風剽悍,又有雄兵40萬,但在戰略上犯了分兵駐地守城的錯誤,無法集中禦敵,在不到1年的時間裏,先後失去訛答刺、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等重鎮,蒙軍贏得了戰略優勢。花剌子模國王穆罕默德全然失去昔日英勇,一味奪路西逃,死於裏海1個小島上。王子扎蘭丁率衆抵抗,雖有數次小勝,但終不敵蒙軍,最後被迫單騎涉阿姆河,亡命天涯,不知所終。花剌子模王國滅亡。

蒙古鐵騎乘勝進擊,越高加索山進入頓河流域的草原地帶。1223年5月,蒙軍一部在卡爾卡河畔與波洛伏齊人和俄羅斯人的聯軍會戰,大勝,而後蒙軍長驅直入,攻掠俄羅斯各地,入克里米亞,溯伏爾加河而上,途中爲保加爾人所敗,年末,東歸蒙古高原。

第二次西征

1235年,窩闊臺汗決定派蒙古諸王的長子西征俄羅斯。朮赤長子拔都爲帥,窩闊臺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等王子從之。1236年,蒙軍進入欽察草原,掃蕩波洛伏齊人,繼而衝入俄羅斯平原,連敗俄羅斯諸王公,先後攻陷梁贊、莫斯科、弗拉基米爾、車爾尼戈夫等地。1240年,蒙軍攻佔古城基輔,蹂躪了俄羅斯大部分地區。1241年,拔都兵分兩路,南北揮戈。南路主力由拔都統領越喀爾巴阡山,攻入匈牙利,擊敗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的抵抗,焚燬布達、佩斯等重鎮,然後直逼奧地利國都維也納城下。北路蒙軍攻入波蘭,先奪克拉科夫,再入西里西亞。4月,在裏格尼茨會戰中,痛殲西里西亞王公亨利組織的波蘭、德國和條頓騎士團聯軍3萬餘人,擊殺亨利。蒙古大軍在東歐勢如破竹般的攻勢,使羅馬教廷和西歐諸國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正當拔都將南北兩路兵馬合爲一體,準備新的攻勢時,窩闊臺汗病故。拔都聞訊,依從慣例,停止軍事行動,並率軍經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回到南俄平原。1243年,拔都以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爲中心,建立欽察汗國。

1241至1251年,蒙古擴張的態勢處於間歇期。整個蒙古統治階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汗位的爭奪上。窩闊臺汗死後5年,才由其子貴由承繼大汗之位。不料貴由短命早殤,僅居汗位兩年。蒙古諸王又陷入新一輪爭鬥漩渦之中,朮赤—拖雷系與窩闊臺—察哈臺系展開數年的激烈角逐。最後,拖雷的長子蒙哥在其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和朮赤長子拔都的支持下,登上大汗之位。上臺伊始,他便殘酷鎮壓反對派王公,改革政權體制,鞏固大汗的權威。

第三次西征

1253年,蒙古的擴張戰火重新燃起。旭烈兀奉蒙哥大汗之命率大軍踏上西征之路。1255年抵撒馬爾罕,1256年渡阿姆河,平定伊斯蘭教伊斯馬恩派阿薩辛人的木刺夷國。1258年,旭烈兀涉底格里斯河,向衰弱不堪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國都巴格達發起進攻。末代哈里發穆斯臺耳綏木出城投降,爲蒙軍縱馬踏斃。歷時500餘年的阿拉伯帝國滅亡。歷史名城巴格達慘遭洗劫,無數財富被掠,數十萬平民死於蒙古武士的彎刀之下。1260年,蒙軍又陷大馬士革,直抵地中海東岸。正當旭烈兀準備進攻北非埃及之時,蒙哥大汗死訊傳至軍中,旭烈兀留下5000人馬駐守敘利亞,自己率主力東歸。不久,駐敘利亞蒙軍爲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所殲。

文化

姓氏

天文和科學

蒙古民族很早就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這首先源於他們長期的遊牧生活實踐。據《蒙古祕史》和《世界征服者史》記載,他們掌握天象變化規律並掌握着能夠準確記錄紀年、月、日、時刻的方式方法。他們當中還出現了星佔家。星佔家(占卜者)繪製了天宮圖,以觀察和預測天象變化。另據拉施特《史集》記載,蒙哥大汗登基的日期就是星佔家們測定出來的。晴天,在那幾天中,那裏的天空一直被烏雲遮蓋着,不斷下着雨,任何人見不到太陽。而恰好在星佔家選作天象觀察的那個時刻,照耀世界的太陽,從烏雲裏面露出來了,天空綻開了與太陽相等的一塊地方,星佔家們便容易地測定了(行星)在地平線上的高度。月亮被太陽照射才發光的道理,在當時已爲蒙古人所知,他們說太陽是月亮的母親,因爲月亮是從太陽那裏得到它的光輝。蒙哥汗在位時,法國使者盧布魯克在蒙古汗國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親眼見到過星佔家他們之中有些人熟悉天文學,特別是他們的首領,他們預言日蝕和月蝕的時間。1233年,窩闊臺汗在燕京修制渾天儀;蒙哥汗也曾下令建造了一座天文臺。

蒙古族有比較豐富的醫學知識,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蒙古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客思迪迷等森林部落,就以熟悉蒙古藥劑、用蒙古治病方法治癒患者而聞名於世。《蒙古祕史》也曾提到蒙古人用熱敷的方法或用嘴吸取陳血的方法治療傷口。蒙古軍出征時,攜帶止血藥,防止中矢流血身亡。如札剌臺人(札剌亦兒部)朔魯罕在野狐嶺戰鬥中被流矢擊中,成吉思汗即用哈迪兒(止血藥)敷之。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已能按照機械原理製造火炮。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第3張

興修水利在蒙古族中具有悠久的歷史。據拉施特《史集》載,成吉思汗的祖先海都汗將營地設在與蒙古斯坦交界處的巴兒忽真-脫窟木地方。他在那條河上建立了渡口,以便牲畜飲水與人們往來,這個渡口被他起名爲扎羅魯木。成吉思汗在位時,弘吉剌部人圖忽察兒曾修築過堤壩,被稱爲答蘭-圖兒合黑-圖忽察兒 。

建築與工藝

蒙古人逐水草遷移,以氈帳爲居室,所以蒙古人對製作氈帳有很高的技術。當地牧民的氈帳用白毛氈覆蓋,毛氈上面塗以石灰或白粘土和骨粉,使之更爲潔白,有時也把毛氈塗成黑色。覆蓋在天窗周圍的毛氈,飾以各種圖案,門口懸掛着繡有各種顏色圖案的毛氈。大汗及諸王的氈帳則塗上金色,舉行宴會的氈帳可容納2000人。

蒙古人的編織和印染技術也有一定的水平。他們將樹枝劈開編成箱子,用牛油或羊奶浸過,並以多種顏色圖案的黑毛氈覆蓋在箱子上面,以保持其堅固性和美觀。這樣的箱子可以用來放寢具和珍貴物品。已婚的婦女都有很漂亮的車輛。

蒙古的冶煉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公元前10世紀就已能熔鐵出山。據史集記載,兀良合人善於鑄鐵;《新五代史》載,契丹之東北至篾劫子(蒙兀室韋之音轉)其地多銅、鐵、金、銀,其人工巧,銅鐵諸器皆精好,善織毛錦。蒙古族中廣爲流傳的《四巧匠頌》中的四巧匠是蒙古族的希瑞巧匠、漢族的王巧匠、撒爾塔兀拉的根哥巧匠和唐兀惕的巴拉希巧匠。他們心靈手巧,精通百藝,對發展當時蒙古地區金屬工藝起到了重要作用。裝飾弓、矛、劍、盾、箭筒,尤其馬鞍具,是蒙古族牧民的一貫愛好。大汗的坐椅是包金的,龍頭虎狀,鞍馬帶上亦以黃金盤龍爲飾。鞍鞽喜歡配有各種裝飾,有的繪製圖案,有的用骨雕鑲嵌,有的鑲嵌金屬工藝製品。蒙古民族更是一直喜歡銀碗、金盃等生活用品。

這一時期,石雕、木雕、骨雕工藝有了很大發展。銀盒的雕刻等實用美術,或細膩或豪放,有浮雕也有透雕。用羊角雕刻鑲嵌的杯子,以及用樺樹皮製作的各種器皿也多爲流傳。這些雕刻品不僅是實用品,也是藝術品,它體現了自然美、色澤美、材料美的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有草原雕刻藝術的傳統方法,也有變化豐富的外來風格,生動、質樸,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刺繡藝術表現在衣、食、住、行中。貴族上層人士的服飾華麗美觀、珠翠金寶,衣冠腰帶十分講究,其刺繡花紋豐富,色彩鮮明。當時社會上還流行着一種姑姑冠帽,聳聳然富有風趣。

文字與教育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之時,就確定畏兀兒文爲全國通用的文字,用其記錄《大札撒》、必力克,書寫公文、信件、碑文等。如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文》、貴由汗的璽文及1250年的《蒙哥汗石文》,均用畏兀兒文鐫刻。當時用這種文字書寫的規範化了的書面語已經形成,而且這種書面語有別於民間口語。成吉思汗採用畏兀兒文字的同時,也採用了用這種文字書寫的古代書面語。

隨着蒙古統治者的對外擴張,蒙古語言和文字的使用範圍日趨廣泛,到13世紀時,蒙古語幾乎成爲世界語。

早在13世紀以前,蒙古諸部已經形成了規範化的口頭文學語言,其特點是詞句簡練易懂,意義明確。內容包括故事、傳說、詩歌、讚頌詞、諺語、謎語等種類,其中以詩歌最爲突出。蒙古人未使用文字以前,各部之間的信使來往都用押韻的隱喻詩歌傳遞。而這些詩歌極富想象力和比喻技巧。

除民間口頭文學之外,在民間還廣泛地流傳着諸多的英雄史詩。1240年成書的《蒙古祕史》是歷史的珍貴傑作,無論從思想性,還是藝術性方面,都反映了當時蒙古書面文學發展的水平。該書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偉大業績,歌頌了新興的蒙古汗國,反映了13世紀蒙古社會的發展狀況。在寫作技巧上,蒐集和吸收了民間口頭文學的精華,把編年史體例與文學的形象描寫結合在一起,系統地敘述了蒙古500年的歷史。此外,反映這一時期的傑出文學作品還有《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等。

自古以來,蒙古人就善歌善舞,早在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在歡度喜慶日子時,便以集體跳舞的形式表示慶賀。據《蒙古祕史》記載,在乃蠻部的汗斡爾朵(行宮)內已經有了樂隊。另據《史集》所載,每天晚上窩闊臺汗都招請弓弩手和角鬥士進行射箭和摔跤比賽。據《蒙韃備錄》記載,木華黎出征時,亦以女樂隨行。多以十四人等彈《大官樂》曲,拍手爲節,甚低,其舞甚異。對於其他民族的樂器,諸汗亦給予重視,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徵用西夏舊樂。從1240年開始,令制登歌樂。摔跤、射箭、賽馬是蒙古人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優秀的摔跤手被譽爲孛闊(力士)。另外,打獵亦爲人們所喜愛,它既是體育活動,又是軍事訓練,優秀射手被譽爲篾兒幹。

大蒙古國的疆域有多大 在政治,軍事及文化的成果有哪些 第4張

每逢大節日,蒙古族人都舉行盛大的宴會。正月初一,是蒙古人的春節。這一天,他們不分男女老幼,都身着白色衣服,騎白馬、飲白食(奶)。五月初九,是一年一度蒙古人第一次喝新釀製的忽迷思的日子,以表明新春已到。這一天,占卜者們把當地的所有白色母馬集中到一起,以表示將其獻給神靈,把新釀製的忽迷思灑在地上,然後舉行盛大宴會。另外,當日蝕或月蝕現象消失時,則也舉行盛大宴會。

蒙古人擁有重視家庭祖訓和學校教育的傳統。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承擔着對子女講授其氏族部落歷史的義務。因爲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系譜的習俗,他們視系譜爲財產,而且形成人們共同遵守的規矩,世代相傳。同時,每個家庭還各自有祖先傳下來的訓教,用以教育後代。

學校教育始於13世紀初。據《元史·塔塔統阿傳》記載,1204年成吉思汗俘獲了太陽汗的掌璽官塔塔統阿(畏兀兒人)後,命其教授諸王子弟們學習畏兀兒文,使蒙古汗國有了第一代文人。畏兀兒文人阿憐帖木兒歸附成吉思汗後,諸皇子曾受學於他。窩闊臺汗時,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從西域派畏吾兒人闊兒吉思來蒙古教授蒙古兒童。

尊儒是窩闊臺汗治理中原的重要措施之一。1236年,在燕京、平陽分別設立了編修所和經籍所,着力編纂經史。在汗庭內錄用了一批儒士,命他們講解《九經》等。

宗教信仰

薩滿教是蒙古草原的原始宗教。蒙古汗國建立後,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均傳入汗國。蒙古人認爲太陽、月亮、火、水、土、山川、河流等都有神靈。神靈的偶像稱之爲翁棍,用氈製成,予以供奉。偶像一般放在帳幕門口的兩側,在偶像的下面有用毛氈製作的牛、羊模型,人們視偶像爲家畜的保護者,能夠賜給他們乳酪和馬。在氈帳內的中央位置也掛着一個偶像,它是保護神。蒙古人並且認爲四方都有神靈,神無處不在。最高神靈稱之爲蒙哥騰格里(長生天),它是一切可見和不可見事物的創造者,能夠賜予人類真善美和假惡醜,蒙古人尊它爲額赤格·騰格里(天父)。當時許多人認爲雷霆就是天神的怒吼。

騰格里和人之間的通話者爲巫師,男巫稱孛,女巫稱伊都幹。巫師兼星佔、占卜、醫師於一身,在蒙古人中頗有威望。據《出使蒙古記》所載:正如蒙哥汗所承認的,他們的占卜者是他們的教士,占卜都命令做的任何事情,必須立即執行,毫不遲延。巫師能觀察天象,預言日蝕和月蝕的時間,宣佈吉凶日子。軍隊出征,沒有他們的應允,決不能輕易出動;男孩子降生時,需請占卜者預言其命運;當有人患病時,亦需請巫師唸咒語。在蒙古汗國,巫師已成爲人數衆多的特殊階層,他們不僅活躍在民間,而且在汗庭中也集中了很多。占卜者們人數很多,並且總是有一個首領,像是一個主教。這個首領總是把他的帳幕安置在蒙哥汗的主要帳幕前面,相距約一擲石之遠。送到宮廷去的一切物品,都須由巫師拿着在兩堆火之間通過,目的是起淨化作用,這是巫師的職責之一。

民族

大蒙古國征戰過程中不斷吸收優秀的其他各民族將領來充實蒙古軍隊,尤其是大量地提拔任用回民和漢族將領。到蒙古帝國全盛時期(忽必烈滅南宋後),漢族將領的數目已經超過蒙古帝國所有將領數目的一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