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斯巴達城邦

改革的傳說

斯巴達是領土面積最大的希臘城邦之一,它的國家制度也很有特色。早在荷馬時代之初,南侵的多利亞人便把伯羅奔尼撒南部的斯巴達作爲他們盤據的重要地區,他們經過很長時期才完全征服了原有居民,到公元前9世紀末開始建立國家。據說,建國之初斯巴達由於有一位名叫來庫古的偉人主持國政、定立法制,才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國家制度,這就是傳說中的來庫古改革。對於來庫古是否確有其人,古代作家和現代學者都爭論頗多。目前較流行的看法是:斯巴達制度完整嚴密,似應在其立國之初確有象來庫古這樣的立法者爲之規劃;但又要看到,所謂來庫古改革中包含的各種制度是植根於多利亞族固有的傳統,因此它們也或多或少見於其他多利亞人的城邦;而且它們在來庫古之後數百年間不斷得到加強和補充,後人託古改制,把不少較晚時期纔有的東西也歸於來庫古名下,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按這種觀點,來庫古大約在公元前825~800年間推行了他的改革。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來庫古宣稱他是從德爾菲的阿波羅神諭中獲得有關改革的基本思想的,從而爲改革披上了神聖的光彩。這個神諭就是後人稱爲《大瑞特拉》的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句話:要爲宙斯神和雅典娜女神建立神殿;要組成新的部落和選區,建立包括兩位國王在內的30人的議事會,並按季節召開民衆大會;議事會向大會提建議並宣佈休會;公民們皆參加大會並有決定之權。實際上從這幾句古樸的話衍生出來的改革措施要完備得多。

首先,組成了新的部落和選區。這意味着用國家組織的戶籍原則取代氏族組織的血緣原則,標誌着來庫古改革宣告了斯巴達國家的建立。接着,就國家的政治制度做出了各項規定。這是具有立憲意義的斯巴達國家的根本法,是很有特點的。例如,把兩位國王(雙王制是斯巴達特有的傳統)“包括”在議事會內,實際上等於剝奪了王權,因爲包括之意是把國王也看成議事會的成員而非領袖,他們也同其他成員一樣每人只有一票之權,而議事會本身則變成了氏族貴族的會議。除兩位國王職位世襲以外,其餘28名議事會成員分別由各個胞族推舉,由民衆會(亦稱公民大會)以歡呼方式通過,只有60歲以上的公民(實爲貴族)才能當選,任期終身。只有議事會才能向民衆會提出議案及解散大會。參加民衆會的公民表面上說有“決定之權”,其實只能對議事會提出的候選人和各項議案以歡呼表示贊同,不能發表異議和討論,更不能自己提出議案,民衆會形同虛設。斯巴達的議事會叫吉羅西亞,還有另一官方名稱叫“國王和長老”(中文亦譯稱元老院),因爲它的成員除國王外都是長老。它實際上是掌握城邦實權的貴族會議。

來庫古還設立了5名監察官,均由吉羅西亞提名、民衆會歡呼選出,當然金屬貴族及其親信之流。這時的監察官還不象以後那樣重要,其職責只是監督公民“刮淨鬍鬚、遵守法律”,即在保證執行來庫古立法的同時,特別注意青年公民的風紀與體質鍛鍊。爲此,來庫古搞了一套最具特色的制度:要求青年公民一律過軍營般的集體生活,整日操練,隨時聽命出征。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第2張

爲了讓斯巴達公民完全脫離生產專搞軍事操練,國家遂在經濟方面提供一些保證,把全國土地按戶分給公民,世襲佔有,但不得買賣;土地上的勞動者由被征服居民變成的國家奴隸擔任。據說斯巴達最初是在征服拉哥尼亞地區、攻陷希洛斯城後使所有被征服者淪爲農業奴隸的,這些國有奴隸就以希洛特爲名。這樣一來,斯巴達人就可以全力從事軍事活動了。由此可見,這套制度的目的是爲了保持斯巴達奴隸制國家的武力,以便對內鎮壓對外作戰,而斯巴達人卻美其名曰“平等人公社”,每個剝削希洛特的斯巴達公民都自居爲平等人。應該說,這套制度在來庫古立法中只具雛形,它日後由於鎮壓希洛特的需要而進一步強化甚至僵化起來,遂使斯巴達在希臘各邦中獨具一格。

制度強化

公元前8世紀中期到7世紀中期,斯巴達對其鄰邦美塞尼亞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終於完全征服其地,將其居民變爲希洛特。美塞尼亞和斯巴達同屬多利亞人,據說其最初之王與斯巴達雙王之祖原是親兄弟。它位於斯巴達西面,土地肥沃,大約也和斯巴達同時建立國家,只是不象斯巴達那樣推行嚴格軍訓的“平等人公社”。可是,正需要大量土地和奴隸的斯巴達卻把兄弟鄰邦當作獵物,必欲滅之而後快。

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進行於約公元前740~720年間。斯巴達人藉口發生邊境衝突而突然興兵入侵,美塞尼亞奮起應戰,堅持達十餘年,最後終因饑荒流行、國力耗盡、國王自殺而敗。少數美塞尼亞人遠走國外,大片國土則被斯巴達侵佔。但美塞尼亞人不甘屈服,公元前7世紀中葉後又舉行武裝起義,遂演變爲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領導起義軍的阿里斯托明尼是位傑出統帥,多次重創敵軍,斯巴達人傷亡慘重,士氣低落,幾乎無心戀戰。後來,阿里斯托明尼因盟友背叛,才率衆退入山區,繼續堅持鬥爭達十餘年。斯巴達人終於平息起義而結束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之後,當地所有肥田沃土皆被作爲斯巴達國有土地而歸其“平等人”公民分享。美塞尼亞人則淪爲希洛特,作爲國有奴隸備受奴役。只有少數邊遠山區和沿海地區的居民變成了沒有政治權利但可經營工商業的庇裏阿西人。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第3張

由於需要重兵勁旅以鞏固對美塞尼亞的佔領和對希洛特的鎮壓,斯巴達原有的那套制度得到進一步強化。土地國有和奴隸國有制度成爲斯巴達經濟生活的基礎,也決定了斯巴達特殊的階級結構。以平等人自稱的斯巴達公民是居於統治地位的奴隸主階級,他們約有9000戶,每戶從國家領得一份土地以及若干耕種此地的希洛特,但土地和希洛特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各戶只能世代相傳,不得買賣。耕種土地的希洛特則是主要的被剝削階級,也可說是奴隸羣衆的主要類型,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村落裏,按戶(或數戶)各自耕種斯巴達人的份地,每年向份地主人交納82麥斗大麥以及一定數量的油和酒,大約等於田地產量的一半。雖然希洛特身屬國家而不能被其份地主人變賣,交納量亦不按主人需求變動,但作爲奴隸他們的身家性命卻完全在“平等人公社”的掌握之中,斯巴達政府可以任意殺害希洛特,其受虐待迫害之殘酷,較之其他城邦的奴隸有過之無不及。

希洛特而外,庇裏阿西人構成斯巴達國家的第三階級,他們沒有公民權卻有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土地、作坊和店鋪,從事農工商業。由於國家規定斯巴達人不能經商做工,所以在斯巴達國內從事工商業的主要就是庇裏阿西人(其他工商業者則屬外邦僑民)。庇裏阿西人不得參與任何“平等人公社”的政治活動和政治會議,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卻需納稅和服兵役。由此可見,斯巴達國內的階級壓迫和階級矛盾是極其尖銳的,斯巴達的國家制度和生活習俗便始終以鎮壓希洛特爲首務。

政治制度

斯巴達的政治制度基本按來庫古改革確定的體制發展,雙王制和吉羅西亞會議繼續保持,監察官的權力則大爲加強。兩位國王分別由兩個王族家族世襲,權位均等,平時只能作爲貴族會議一員活動,戰時則由其一人統軍出征。當監察官權力擴大以後,國王出征時往往有監察官隨軍監督,他們還可以審判國王並在兩王族中決定王位繼承人。吉羅西亞會議作爲貴族會議總攬軍政大權,國家大事都由它討論決定,再交民衆會通過,它還是最高司法機關,並協助一些主要官員處理政務。監察官權力加強後,吉羅西亞會議也歸他們主持。民衆會——斯巴達的公民大會由所有年滿30歲的男性公民參加,名義上監察官和貴族會議成員都由它選出、決議也由它通過,但在歡呼表決法限制之下它實際上沒有任何權力,一切聽監察官和貴族會議操縱,也由監察官主持召開。由此可見,五位一年一選的監察官此時成了斯巴達國家的真正主宰,他們掌握了城邦的主要實權,不僅國王貴族都在其監督之下,對普通公民更可隨時以違犯風紀的罪名逮捕直至處死,而強化斯巴達那套特殊制度的重任也主要由他們承擔。

在社會風習方面,自稱“平等人”的斯巴達男性公民必須按國家要求終生過着嚴格的軍事生活,其全民皆兵、重武輕文的程度在世界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每個斯巴達男性公民從小就受嚴格到不近人情的體育和軍事訓練,甚至嬰兒出生時體質不合要求即被拋棄。少年時要歷經缺衣少食日夜操練等艱苦生活的考驗。成年後,則始終生活在軍營中,除了行軍作戰就是反覆操練,回家會見親人只能偷偷進行。精神上,也以培養絕對服從視死如歸的軍人氣質爲首義。這樣,直到60歲才能卸甲歸田過平民生活。由於這套制度執行得非常徹底,斯巴達的公民社會確實有如軍營,歷史上流傳不少形容少年軍訓執法如山、斯巴達戰士赴湯蹈火的佳話。這樣一來,確實使斯巴達擁有一支希臘世界實力最強、紀律最嚴的軍隊。但其他文化建設則完全被忽視了,以至於在輝煌的希臘古典文明中,所有重大文化創建皆與斯巴達人無緣。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第4張

另一方面,斯巴達人對希洛特的殘酷迫害,卻始終在古代歷史上保持着最高記錄。不論有無過失,希洛特每人每年都要按時捱打,爲的是要他們“牢記”自己的奴隸身份。斯巴達政府常令青年公民組成小隊到希洛特居住的村莊明查暗訪,白天探查尋覓希洛特中壯實勇敢或露不滿反抗者,夜晚就突然襲擊把他們活活打死。每年新當選的監察官上任,首先必履行一個向希洛特“宣戰”的儀式,既經宣戰希洛特便成爲法定的公敵,任意屠殺都合理合法並不受宗教忌諱約束。嚴酷的軍訓制度和對希洛特的無情鎮壓充分反映了斯巴達社會的階級實質,它不僅是一個奴隸社會,而且是一個貴族專權的奴隸社會。斯巴達公民內部仍有貴賤之分,監察官、王族和貴族不僅壟斷官職、指揮一切,還擁有遠較普通公民爲多的土地、希洛特奴隸和個人財產。因此,連古希臘人也承認,斯巴達實行的是最爲徹底的貴族寡頭統治的政體。

同盟

在國際關係方面,斯巴達憑靠其號稱無敵的陸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也以霸主自居。原來可和斯巴達分庭抗禮的伯羅奔尼撒大邦只有阿哥斯。它在斐冬僭主統治時一度強大,但斐冬之後無以爲繼,逐漸降爲二流城邦,雖與斯巴達有仇卻無力挑戰。科林斯和西息溫等在僭主統治時強盛起來的多利亞城邦,僭主政治結束後也落入斯巴達的控制。到公元前6世紀後期,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各個城邦,除阿哥斯和西北部阿卡亞少數小邦外,都被斯巴達糾集起來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所謂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實際應稱斯巴達同盟,是由斯巴達分別與盟邦簽訂雙邊盟約組成,因此斯巴達是同盟當然的核心和領袖。

古風時代期間的代表的城邦是哪一座 城邦和同盟的關係如何 第5張

斯巴達利用伯羅奔尼撒同盟作爲控制入盟各邦的工具。同盟是軍事性質的,決策依斯巴達利害爲準。斯巴達的軍隊佔絕對優勢,召集會議之權也歸斯巴達,所以入盟各邦實際上皆聽斯巴達指揮。一般而言,入盟城邦仍保持自己的獨立,只在外交、軍事問題上按同盟決議一致行動,若個別盟邦自行作戰,不經斯巴達同意便得不到同盟的支持。盟約還特別規定,若斯巴達國內希洛特起義,入盟各邦就必須派兵援助斯巴達並受其指揮,充分體現了這個同盟的奴隸制國家同盟的階級實質。有了這個同盟,斯巴達不僅可以稱霸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在整個希臘世界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斯巴達還利用同盟影響各邦的發展,使它們也建立和斯巴達類似的貴族寡頭的統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