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守城門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古代的攻城戰中,一旦城門被攻破,整個城池就完了。既然城門是城池防禦中最薄弱的一環,爲何古人不將城門給封死了呢?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還是因爲我們不瞭解古人是怎麼守城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古代守城不將城門封死的原因。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一是在古代的守城之戰中,城門除了防禦的作用外,同時具備實施反擊的功能。在守城的時候,守城方除以弓箭、滾石檑木等守城器械防守外,還有一隊隊的反擊部隊在城門後待命,時刻準備着防守反擊,毀壞敵人的攻城器械,破壞敵人的攻城計劃。“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如果只是單純的防禦,不伺機殺出城的話,那隻能自討苦吃,很難能夠守城成功的。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第2張

對於缺乏反擊能力的守城方,攻城方至少有一萬種方法玩死他們。例如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騎兵攻城的時候,由於城池太高,久攻不下,他就命令騎兵用布袋裝土堆在城池下。由於守城方膽小,不敢出來將其搗毀,於是成吉思汗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土山,然後居高臨下,很輕鬆地攻下了城池。面對敵方利用土山攻城,一定要殺出去的。例如當年唐軍在攻打高句麗的安市城的時候,就堆起了土山,並且在上面建立了投石機。而高句麗人就是臣唐軍不備,從城中殺出,佔領了土山,令唐軍的攻城計劃功虧一簣。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第3張

二是城門是守城方應對突發情況的關鍵。在古代,攻城方總會想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方法去攻破城池,一旦攻城方改變攻城策略後,作爲守城方也有及時改變策略,絕非是坐以待斃。在古代,不乏存在堵塞河流,或者掘開大壩,放水灌城的戰例。假如發生這樣的事情,及時出城阻止敵人的淹城計劃,或者及時轉移都顯得尤爲重要,而城門就是實施這一切的關鍵。假如封死了城門,就真的成爲了甕中之鱉,只能坐以待斃了。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第4張

三、城門是守城方重要的生命通道,萬萬不可以將其封死。城門是守城方物資支援以及援兵的重要通道。當然,在真的無法守城時,也是守城方戰略轉移的關鍵。因此,城門不僅是守城方的死門,還是守城方的生門。

古代城門作爲城池最薄弱的一環 打仗時古人爲何不封死城門 第5張

綜上所述,古代守城並非是單純地嚴防死守,而是防守反擊,背城而戰。也只有這樣,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守城方纔有可能取得勝利。如果封死了城門,那就真的成爲了甕中之鱉,只能坐以待斃了,那就真的合了敵人的心意了。各位,你們說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