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府兵制是西魏宇文泰創立、北周武帝承繼發展、隋唐兩代君主不斷改革完善、最終在唐玄宗天寶年間消亡的軍事制度。

公元543年,西魏權臣宇文泰大敗於邙山,西魏軍被東魏軍斬殺六萬餘人,可謂慘敗而歸。

正因爲當時,缺兵少人的西魏有被東魏舉國滅掉的巨大風險。

所以爲了保家衛國,防止被敵國所滅,宇文泰便迅速蒐集兵源組織壯士集結成軍,即大規模招募關中隴右的漢人豪強家族子弟來當國家的正規士兵,史稱其廣募關隴豪佑以增軍旅。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創建府兵制的宇文泰

一時間,爲了保家衛國這一共同目的,西魏的漢人和鮮卑人在宇文泰的統籌兼顧下,逐漸改變原來漢人種地、鮮卑人打仗的一貫做法,開始共同參軍保家衛國,胡漢交融的府兵制便由此而生。

宇文泰創建府兵制的具體措施是確立名爲八軍、實爲六軍的總體軍制,以暗合鮮卑的八部制和西周的六軍制,藉機廣收鮮卑人和漢人的人心。

西魏六軍的編制爲:最頂層設八個柱國,除總統軍權的宇文泰和充當擺設的元欣外,其餘六柱國,每柱國下轄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轄兩個開府,共二十四個軍;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四十八儀同。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第2張

府兵制的領導機構

就這樣,整個金字塔形的軍事領導機構便初步形成。

領導機構有了,還得有士兵給這些軍事領導管帶,府兵制創立初期,宇文泰編制的一個柱國大將軍領兵八千,一個大將軍領兵四千,一個開府領兵兩千,一個儀同領兵約千人,這樣算來,六柱國合計需要籌集精兵四萬八千人。

爲了選到真正能打仗、能保家衛國的士兵,宇文泰雖然將選兵範圍定得很廣泛(漢人、鮮卑人都可入選),但將選兵要求定得很嚴格。

入選府兵的第一個條件是家產富裕,有入選府兵資格的家庭,得身居六戶中等以上,得有經濟實力提供弓刀一具;第二個條件是家庭男性成員的人數得多,只有壯年男丁在三人以上時,該家庭中的男人才有資格被挑選爲府兵,男丁少的家庭得種地交賦稅服勞役,不得參軍;第三個條件是兵員能力得過關,當然這是指士兵得身強體壯。

宇文泰將要求定得嚴格,是因爲府兵待遇很好,這樣才能激勵士兵奮勇作戰。宇文泰規定:只要入選府兵,其全家免除苛捐雜稅,府兵本人在建功立業後還可按功勞受賞。

眼看待遇如此多利少弊,關隴豪佑便紛紛響應宇文泰號召入選府兵。

招收完府兵後,宇文泰規定,全體府兵,每月的上半個月要操練步伐、巡防之類的基本功;下半個月,則要在同州一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如此一來,府兵在士兵身強體壯的基礎上訓練,便熟能生巧得專業善戰起來,同時,府兵家屬可免除徭役賦稅,建立軍功後可升官發財,所以府兵接受訓練、領命作戰時自然可心無旁騖地熱情訓練、光宗耀祖地拼死奮戰。

憑藉創意滿滿的府兵制,本來大敗虧輸有亡國之危的宇文泰重新振作起來,他和他的侄子宇文護、兒子宇文邕,靠府兵制的巨大潛力和巨大威力,先後掃平巴蜀、攻下荊州、攻滅北齊。

而後,隋文帝楊堅憑藉府兵制攻滅南陳,完成了天下的統一。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第3張

將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在一起的隋文帝楊堅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隋煬帝對府兵制進行了改革,最主要的一點是將府兵制與均田制掛鉤,隋文帝規定,府兵除原有軍籍、隸屬軍府外,還要與其家屬一同列入州縣的戶籍,如此一來,府兵軍人及家屬與一般百姓一樣,也可以按照均田制獲得一份田地耕種。

隋文帝楊堅將府兵制向兵農合一(府兵制下的軍人,亦成爲均田制下的農民)方向發展,即規定府兵平時在家務農,發展經濟,遇到戰事時,就緊急集合,放下鋤頭,拿起武器,爲國家而戰。

此項改革,雖然解決了府兵的土地安置和國家的物資生產問題,但也爲府兵制的沒落和消亡留下了隱患。

到了唐代,府兵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其基本單位變爲折衝府,分爲上中下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折衝府的長官是折衝都尉,副長官爲果毅都尉。

全國折衝府分別隸屬於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十二衛指左右領軍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衛,東宮六率指左右司御率、左右衛率、左右清道率。

十二衛分別設置一位大將軍,並直接服從於皇帝;東宮六率則效命於太子。

府兵的選拔,每三年進行一次,徵選的原則是“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皆均,先取多丁”。

府兵一般21歲入軍,到60歲退役,在服役期間,府兵可免除賦稅徭役,但出戰時的軍資、衣裝、輕武器(弓箭、橫刀)和糧食、均需自備。此外,每十人還得共同準備供運輸的馬(或驢)六匹,即所謂“六馱馬”。

自備軍資對於府兵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府兵平時的職責是輪流到京城宿衛,號稱“番上”,遇到特殊情況,府兵會出徵或戍防外地。府兵在和平時期在各自的家鄉從事農業生產,到了冬季農閒時便集中參加軍事訓練,如此唐朝府兵便實現了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雙重目的,此舉既保證了府兵的安全生產和戰鬥力,也減少了國家的軍費開支。

從總體來看,唐朝府兵制的意圖也很明顯,府兵軍府較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府,可謂遍佈全國,總兵力60餘萬,可是關內道,竟設置了二百六十一府,佔全國軍府三分之一以上,至於其餘軍府,則依次設置在河東、河南、河北、隴右諸道,而其它諸道,則至多不過十府,少則只有二三府(如江南、嶺南)。

這種厚此薄彼的軍府佈局,體現了唐朝統治者居重馭輕,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的政治、軍事意圖,能夠保證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絕對控制。

最重要的是,府兵的調遣權是皇帝通過尚書省兵部牢牢掌控的,中央十二衛長官和地方的州縣長官均無權私自調兵。國家遭遇戰爭時,一般由皇帝臨時任命將軍統率府兵出征,打完戰爭後,將軍回到朝中任職,府兵迴歸各自軍府。一般情況下,將帥沒有統兵之權,在戰時,將帥會臨時與府兵們結合在一起,作戰完畢,將帥就得立刻將府兵們遣散回各自軍府,將兵符交還兵部。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第4張

府兵的調兵權由尚書省下轄的兵部管轄

總之,兵部調兵權和將帥臨時統兵權的嚴格分離,確保唐朝統治者對府兵能夠做到絕對控制,能夠強有力地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統一。

前面提到,隋文帝將府兵制下的軍人,改革成了均田制下的農民,府兵軍人便極爲依賴均田制,因爲他們的軍資需要自備,所以田地糧食產出便是他們的必要收入,用以購買軍資。

唐朝前期,國家施行的均田制還能確保官僚貴族和百姓均能分得田地耕種。

但是,由於官僚貴族可得到的土地很多,而百姓常常得不到充足的土地,特別是,永業田和口分田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買賣或轉讓,所以官僚等貴族的大規模土地兼併漸漸擡頭,因爲越來越多的百姓爲不時之需(婚喪嫁娶)或意外之患(瘟疫災害)而變賣各自的土地,這導致官僚貴族和富商、寺院爭相強買百姓的土地。

曹操曾認爲,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均田制就因爲官僚貴族、富商、寺院的強買式壯大而變得分田不均,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社會矛盾因此加劇。

所以均田制的崩壞,也導致府兵制度逐漸走向衰亡。

因爲一旦均田制下的田地被大貴族、大官僚、大商人壟斷了,大多數府兵便沒有田地生產糧食,沒有用以購買軍資的收入,就會自殘逃役、隨意逃跑;同時,府兵本來實行着三年輪換守邊的制度,但由於西方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不斷壯大,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統治下,唐朝邊防戰爭越來越頻繁,長期駐守邊疆的府兵數也越來越多,府兵的戍期也越來越長,甚至遠遠超過三年,邊疆將領也頻繁剋扣兵士的軍餉、掠奪兵士的軍資,駐守長安的府兵還被達官貴人隨意奴役,就這樣,依附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便因爲均田制的崩壞、統治者嚴令的延期戍守、邊關將領的剋扣掠奪、京城豪族的隨意奴役而消亡。

天寶八載(公元749年),鑑於軍府無兵可交,唐玄宗遂下令停止折衝府的徵發府兵,府兵制終於廢止。

府兵制因何而產生,如何發展,最終又因何消亡呢? 第5張

宣佈廢除府兵制、採納募兵制的李隆基

綜上所述,府兵制興於西魏危急存亡之際,後幫助宇文家族掃平了北方,幫助隋文帝掃平了南方,隋文帝鑑於軍府人數衆多後勤供應不足,便將府兵制與均田制聯繫起來,後經唐太宗李世民的發展壯大,府兵制極於全盛,可是由於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的隨意糟蹋,由於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和官僚、貴族對農民田地的強買式兼併,均田制逐漸遭到破壞,同時,依附於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便如無根之木般逐漸消亡,最終被募兵制取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