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驃人是今天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入主緬甸之前生活在緬甸境內的一個民族羣體,曾經建立過一個驃國。

在中南半島藏緬語民族中最大的民族緬族形成並發展成爲緬甸的主體民族之前,緬甸境內已有一些民族羣體,其中勢力較爲強大的一個羣體就是中國史籍中提到的“驃人”。“驃”是中國史書對這個族羣的稱謂,後來緬人把他們稱爲 Pvu 國人的稱呼叫的,因爲據史書記載,驃人自己叫“突羅朱”。緬甸的孟人把驃人稱爲“Tirsul”,當時來自西方的一些商人則把他們叫做Tashul。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中國史籍中很早就有了關於驃人的記載,早在漢代,永昌境內就有了驃人。驃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建立了國家,中國史書把他們建立的國家叫做“驃國”。根據緬甸考古材料,驃人出現在緬甸的歷史還要更早。早在公元前一千紀,驃人就已經出現在緬甸了,而且,在公元前2—1 世紀時候,他們就已經在農業經濟方面如灌溉系統方面有了很大的建樹。到中國唐代時,驃人建立的驃國國勢達到極盛。

關於驃國早期的情況,中國古籍雖有一些記載,但過於簡單。多虧緬甸考古工作者對毗溼奴城和漢林古城遺址的發掘,使我們能夠對驃國早期的情況有更爲清楚的認識。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緬甸就已經有了驃人。毗溼奴城時期,驃人已經建立了城市,毗溼奴城可能是東南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驃人盛行甕葬,人死後將屍體火化,骨灰裝入甕、罐中。在毗溼奴城發現了大量的骨灰甕、罐。毗溼奴城時期驃人的墓葬習俗,同後來漢林、室利差咀羅時期驃人的習俗,是完全相同的。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第2張

到汗林時期,驃國的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汗林遺址出土的鐵器更多,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鐵製工具,如鐵鑿子、扁斧、鉗子、刮刀、鐵鏟、鐵鏈和鐵釘等,另一類是武器,有刀、劍、矛頭、箭簇等。出土的銅器有銅鏡、銅匕首等。在漢林遺址很少發現金屬農具,也許當時金屬還較爲珍貴,還沒有廣泛地使用。相反,該遺址發掘出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石工具,其中有石斧、石環等。石器在當時的生產活動着還起着重要的作用。漢林時期的商業也比毗溼奴時期發達,主要反映在出土的貨幣較毗溼奴時期多。漢林周圍一帶,在耕田犁地時,也往往有驃國錢幣出土。出土的不僅有漢林當地的錢幣,還有來自室利差咀羅的。在室利差咀羅也多次發現漢林錢幣。這說明兩地有較爲密切的貿易往來。漢林時期驃文化分佈的範圍大致是:以漢林爲中心,東邊越過伊洛瓦底江到達新固、馬達牙一帶,西邊越過欽敦江到阿亞多鎮區,南邊到達伊洛瓦底江與模河匯流之處的敏巫鎮區。

漢林時期驃人肯定已開始使用文字。早在1904年,考古學者就在漢林古城牆外東南角發現一塊石碑,上面有兩種文字的碑文,一種是驃文,其文字與室利差咀羅石質骨灰罐上的驃文字母形狀相似,共有兩行。每行驃文文字的下面,都用梵文刻着幾個字。據考證,其年代爲公元4 世紀,這是最早的驃文之一。第二塊石碑是1929 年在第一塊石碑出土處的南面發掘到的,碑文共有8行。緬甸考古學者認爲,其年代爲公元7—8 世紀。在漢林也沒有發現能夠確鑿證明當地居民宗教信仰的出土文物。但出土的一塊石碑,上下兩端有浮雕人像,中間刻有驃文,上端雕刻的似乎是神像,很可能佛教或印度教已傳入。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第3張

驃國的都城移到了室利差怛羅。室利差咀羅這一名稱,始見於中國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10 世紀南詔軍隊侵入後,室利差咀羅便走向衰落。

從中國史籍的記載來看,至少到公元7 世紀時,驃國已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了。綜合中國史籍的有關記載,在其最強盛時期,驃國的疆域大致應是東起薩爾溫江流域,西接阿拉乾和今印度曼尼坡,北與南詔相鄰,南鄰孟加拉灣。但從緬甸的考古發掘來看,驃國的文化還傳播到了今天緬甸南部的丹那沙林和西部的阿拉乾地區。在這兩個地方都發現有驃文化的遺蹟,在阿拉幹還發現有驃文碑銘。室利差咀羅時期的驃國雖然幅員遼闊,但它似乎並不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而很可能是~個以室利差咀羅爲中心的,包括各個屬國和部落的較爲鬆散的聯盟。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第4張

關於驃人的政治制度,迄今爲止我們知道得還不多。但從中國史籍的記載來看,驃國的國家政治制度還是比較簡單和原始的。驃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在國王之下,按《舊唐書》的記載,有“國相”,名摩訶思那。公元7—9 世紀時的驃國似乎已有了明顯的階級分化。驃國也已有了刑法,驃國的刑法是較爲寬鬆的,除了殺人者處以死刑外,沒有其他太嚴酷的刑罰。驃國的經濟主要是熱帶農業經濟。此外,驃國也出產金、銀、銅、鉛、錫等礦產。驃國的手工業也較發達,最主要的是紡織業。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各地的商業貿易。驃人在交易時已使用金銀錢幣。

驃人也有信仰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但小乘佛教影響最大。驃人能歌善舞,音樂舞蹈藝術具有較高的水平。公元 802 年,驃國國王雍羌派遣王子難陀訪唐。隨使團一起來中國的還有一個龐大的歌舞團,僅伴奏的樂工就有35人,樂器多達22種,在長安演奏了12 首樂曲。樂隊在長安演出時,深受宮廷和文士的喜愛,許多詩人都賦詩以記。

驃人還創制了他們的文字驃文,但他們同時也使用印度的梵文。在漢林和室利差咀羅都發現刻有驃文的大磚、陶罐等器物,但上面的文字一般都是寥寥幾行。公元832 年,驃國遭到南詔的攻伐,史書記載說,南詔從驃國的都城擄掠了三千民衆拓東城(今昆明)。從此以後,驃國日趨衰落。到公元11 世紀緬人控制了今天緬甸本部地區以後,驃國漸淡出史籍。

歷史上的驃人和驃國去哪兒了?被緬人同化了嗎 第5張

隨着驃國的滅亡,古老的驃人竟然也逐漸在歷史上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堆需要我們去解開的謎團。一度雄據中南半島西部的驃人到底是屬於哪一個族系的民族呢?他們後來到底到哪裏去了呢?國內外許多學者一直在對這個問題進行着探索。曾經有學者認爲,驃人是我國古代百越族系中的一支。也有學者認爲,驃人就是我國史書中記載的“濮”人中的一支,“驃”字可能就是“濮”字的異寫。但是,隨着對驃人文字的解讀和對驃人語言研究的深入,目前大多數學者都認爲,驃人是一個操藏緬語的民族。驃人既不是今天的緬族,也不是今天的彝族,更不是今天的白族。驃人只是先於緬族到達今天緬甸的藏緬語民族的一支。如今已經消失了。更準確地說,是被後來的緬族等民族同化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